星期五, 22 11 月, 2024
spot_img

【书评】上帝沉默到何时?——读远藤周作《沉默》


lumuxipan
 lumuxipan

上帝沉默到何时?

——读远藤周作《沉默》

作者/如斯




《沉默》这本书,是在三个月前就拿到了,一直拖到最近才看。谁知一旦开卷,就不忍释手。直到看完后,几天都沉浸其中,心如同沉到海底,起初有难言的窒息,继而为求生奋力向上——思绪不断高涨之中,于是写下一些零零散散的感受。

lumuxipan



书的封面有一句话:“雨,未曾有过片刻的间歇,不断地落在海上。海杀死他们之后,也一味地沉默不语。”再配合着封面那深海一样看不见底的黑色,那个风雨如晦的沉闷感就罩过来。或者,这深海一样的颜色是天色呢?因为,还有北斗七星熠熠发光。只是,苍茫的天幕,遥远的星斗,离苦难的地面太远太远了。地上听不到星子的呼唤,感受不到星子的光和热,只有天的沉默,星的沉默,一切的沉默……

那么,写出这样作品的作者远藤周作何许人?


lumuxipan

我第一次读他的书,不甚了解。百度一下,知道他是日本享誉文坛的作家,得过日本众多文学创作奖。尤其是《沉默》获得谷崎润一郎文学奖后,更是在日本文坛名声赫赫。我更感兴趣的是他的天主教徒身份,有介绍说他是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作品大多思想深刻,充满对宗教、哲学、民族性、东西方关系的思考。

通过阅读《沉默》,我非常认同对他作品“思想深刻”这一评价。

我们处于一个肤浅喧嚣的时代,人们追欢逐乐,绕开深刻和庄严的话题,痴迷于获取欢声笑语,钟情于短暂而空虚的事物上。但是,肤浅的快乐无法解决人心深处的空虚和孤独。人心需要深刻的真理,这是当前这个肤浅时代无法回避的真实。

在抖音遍地的当下,实在需要《沉默》这样硬核深刻的书,推荐您拿起来读一读吧。


lumuxipan



这本书讲述了17世纪的耶稣会会士洛特里哥听闻日本幕府对在日天主教徒的残酷迫害,以及恩师费雷拉神甫的弃教,决心前往日本一探究竟。得到教会准许后,他和同伴千辛万苦抵达日本,却因信徒告密被捕。后来,为拯救无辜信徒,他选择践踏圣像弃教。在整个过程中,洛特里哥经历了在欧洲所无法想象的艰难和逼迫,促使他重新深入思考信仰,最终做出背叛与救赎的选择。
这是全书梗概,接着我们了解一下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话说16-17世纪,由于航海技术的提高,世界进入一个地理黄金大发现时期,葡萄牙航海家发现日本列岛后,使日本从以前的封闭状态,进入到与世界的交流和碰撞中。于是,物资、文化、教育、艺术、科技、宗教、思想等,都有彼此的分享和进入,随之带来的冲击渐渐显出问题。彼时的日本,处于幕府时期后期(日本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各地统领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常常处于混战状态。

lumuxipan

此岸日本混战不断,彼岸欧洲宗教改革如火如荼,势头席卷整个欧洲,罗马天主教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动摇,后来喊出一句“到东方去,收获灵魂”的口号。于是,无数神职人员前赴后继踏上东方的宣教之路。他们想象着自己是牧人,遥远的东方有众多流离的小羊,带着基督之爱,他们从家乡起航,沿着非洲西岸,绕过好望角,穿越印度洋,经由南亚次大陆,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远东。
天主教于1549年登陆日本后,发展迅猛,信徒人数逐年增加,1570年时尚不足3万人,而到了1600年,已高达30万人。最初,日本统治阶层采取默许的态度。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完成统一大业,形成新的幕府统治。因担忧天主教的传播对幕府统治不利,德川幕府于1612年和1616年两次颁布禁教令,毁坏教堂,逮捕教徒。1633年起,幕府的五道锁国令加剧了对天主教的镇压,日本的天主教徒人数急剧下降。在幕府残酷的高压政策之下,1638年九州岛上爆发了岛原之乱。这场天主教徒的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也象征了天主教在日本中世史上的悲壮落幕。
《沉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事件的翌年。

lumuxipan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洛特里哥的书信,以第一人称描述所见所闻所思;后半部分是客观叙述,以第三人称呈现洛特里哥为日本天主教徒的悲惨遭遇和上帝的沉默而涌动的痛苦之情。
我们重点分析一下洛特里哥这个人物的独特性。
如果从洛特里哥的心态变化来看,他经历了听闻老师弃教后的震惊,继而勇毅前往日本,此时他是一位有着坚定信仰心志、单纯热情的司祭。

lumuxipan

等到目睹茂吉三人受水磔酷刑、缓慢消磨而死,洛特里哥心里的悲悯之情占据了起初的勇毅。如书中所说,洛特里哥“被对那些人的怜悯拖拽着,毫无办法”。他把这些行动看为“殉教”,只是与他原以为的《圣人传》记录的殉教不同:殉教者的灵魂归天,天空充满光辉,天使奏乐,那般轰轰烈烈。现实中,“海面黑冷的色彩转浓”,“雨,未曾有过片刻的间歇,不断地落在海上。海杀死他们之后,也一味地沉默不语。”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一片死寂。这令洛特里哥开始面对自己里面的不是荣耀,而是“悲哀”,而且那么真实。

lumuxipan

再之后,健壮的裘旺被活活斩死;奉行所把三个日本教民捆成袋子虫,其中之一是给他香瓜的摩妮卡,要求卡尔倍只要弃教,就放了他们时,司祭的心开始动摇和纠结:
“弃教吧!弃教吧!”
“弃教吧!不!不!不可以弃教!”
我要弃教,要弃教!这话都已冲到喉咙。他咬紧牙关,不让这句话从口中喊出来。
他目睹施于百姓身上的酷刑,目睹死亡瞬间发生,胆怯和恐惧是作为一个人的本能反应,这使他处于软弱、忧伤、哀恸之中。于是,洛特里哥的内心常常浮现“那个人”的画面,他的淌血的脸,他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他对犹大的痛斥……在这样的想象中,洛特里哥会备受安慰,似乎所走的路,是基督走过的路,所受的背叛,是基督也受的背叛,所要面临的死亡,是基督的死。似乎一切朝着一条殉道之路奔去。但是,当他发现自己陷入一片沼泽——救人不得、殉道不遂的无奈之中时,对信仰的深度拷问也在进行着:
  • 为什么上帝允许迫害加在这些早已饱受磨难的日本百姓身上?

  • 为什么远在欧洲等地教友同僚们得以享受温暖舒适的生活,而自己却深陷远东的泥沼之中?

  • 为什么上帝没有像《圣经》记录的那样,展现他的拯救大能,却对受苦的人沉默不语?

  • ……

lumuxipan

这些问题,不是坐在穹顶和彩色玻璃的教堂里,那样轻巧回答的。在风雨如晦的宗教大逼迫下,教堂里的标准答案,不足以说服洛特里哥。整个过程中,洛特里哥多次揣测耶稣的容貌:来的路上,山中流浪时,牢房中;晚祷时思想祂祷告的面孔, 孤独时想起祂祝福的脸,被捕时想起祂背负十字架的表情,被吉次郎出卖时揣测祂面对犹大时的情绪……耶稣的面容,已经深深烙刻在他的灵魂深处,变成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高贵的东西。
直到见到费雷拉神甫!

lumuxipan

贯穿本书的一个悬念是:神甫费雷拉是不是真的弃教了?
这也是洛特里哥的悬念,也是他万里波涛、九死一生前来的原因之一。要知道,这个费雷拉神甫神学造诣颇深,被誉为稀世之才,并且在日本定居二十多年,深入日本民众,颇受教民敬重。在他的母会,对费雷拉的信仰立场之坚定是确信的。他们认为,费雷拉神甫,即使受任何拷问,也不会放弃神和教会而向异教徒屈服。
然而,罗马教会接到一份报告,指出:费雷拉神甫遭受“穴吊”后已宣誓弃教。这令罗马教会很是震惊。如果是真,那不仅是费雷拉一个人的挫折,而是整个欧洲信仰的耻辱和失败。于是,他们同意几位想一探究竟的神甫的请求:潜入日本,探求真相,继续传教。其中就有洛特里哥,他是费雷拉神甫的学生。这些是小说开头交代的。

lumuxipan

洛特里哥多么希望这是一个误会!
然而,不是!
或者,也是!
《沉默》的第七章,记录了两个人的相见和相谈。弃教后的神甫费雷拉眼含羞耻,这令洛特里哥心里五味杂陈。整个经历了日本的黑暗,洛特里哥已经不像刚上岸时那么“贲张”,他心在呐喊:“我并非为了责备你而来,我不是优越者。”
这一场见面,费雷拉使洛特里哥认识了日本这个沼泽之国:
“这个国家是比想象中更可怕的沼泽地。无论哪一种苗,只要种在这沼泽,根就开始腐烂,叶变黄而枯萎。我们在这沼泽地种植了名为天主教的树苗。”
“我们的神,在日本就和挂在蜘蛛网上的蝶一模一样,只有外形和形式像神,其实已是无实体的尸骸。”
“天主教之所以灭亡,并不是你们认为的是因为受到禁止或迫害的缘故,这个国家存在着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天主教的某种东西。”


lumuxipan

他以二十年在日本的传教实战做出这样的分析,认真评价了天主教在日本民众心中的实质,可以说,揭示出了罗马教徒们对日本天主教发展情况的一个大误解。
因费雷拉言说时的笃定,令洛特里哥离开后,陷入深思,面对以前对日本及此地信仰状况的认知是否是个误解,思考自己以及教会所作的一切是否正在丧失意义。
这是一个很痛的转折点。
那么,费雷拉的弃教是真的吗?从一般认知层面说,是真的。但从对信仰实质的深度思考,他没有背叛。
这一对师生,有这样一场对话:
“基督会为人们弃教吧?”
“基督会弃教的!为了爱,即使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
“你要做的是至今没有人做过的最大的爱德行为。教会的神职人员会裁判你,如裁判我一样,你也会被他们赶出去。可是比起教会、传教,还有更重要的事,你现在要做的是……”

lumuxipan

当年的费雷拉和现在的洛特里哥,都面对一个两难情境:弃教与救赎。如果他们选择坚持信仰,不去践踏圣像,那么,无辜的信徒就会因此丧命;如果他们选择救下百姓,那就意味着不得不弃教。
这场对话,如同钉在十字架上的钉子,字字带血。
这时的洛特里哥,内心生出了此前一直没有触及的东西——爱。为了坚持信仰而让三名信徒殉葬,成全了自己,却违离了爱。弃教不再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是为了拯救他人的性命,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最终,他选择做出牺牲个人荣辱、换回无辜生命的举动,以自我的牺牲换来爱的成全。
第八章是全书的高潮,结尾有这样两段:
“司祭抬起脚,感到脚沉重而疼痛。那并不是形式而已。现在他要踏下去的,是在自己的生涯中认为最美丽的东西,相信是最圣洁的东西,是充满着人类的理想和美梦的东西!我的脚好疼呀。这时,铜版上的那个人对司祭说:踏下去吧!踏下去吧!你脚上的疼痛我最清楚了。踏下去吧!我就是为了要让你们践踏才来到这世上,为了分担你们的痛苦才背负十字架的。
就这样,司祭把脚践踏到圣像时,黎明来临,远处传来鸡啼。”
读到此处,我泪湿眼眶,心如刀绞。洛特里哥做了一个选择:不再是一个宗教徒,而是一个真门徒。
lumuxipan



坚持不弃教,就是一个好教徒吗?这是本书的思想深邃所在。或者说,何为救赎?何为坚守?如何看待软弱者和弃教者?
以前读经中读到保罗的泣血誓言:“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马书 9:1-3 )
我无法理解保罗的情愿“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沉默》给了这几节经文一个很好的注解。

lumuxipan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个“尽”,是极限啊!
何为极限呢?洛特里哥经历了太多极限,在其中,他哀声祈求上帝,上帝沉默不语。逐渐,洛特里哥的无助哀求,与撕裂后的气愤,交织成一句歇斯底里的话:你要沉默到何时?
言书说:鼎为炼银,炉为炼金;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
高温锻造,炼尽渣滓;极限之下,熬炼出的,才是真金白银!为了熬炼,于是上帝沉默。我们希望祂像云柱火柱一样烁烁,希望像红海开出干地一样震撼,希望祂调遣火车火马环绕祂的战士……总之,我们希望上帝是这般轰轰烈烈,而上帝却是“被骂不还口”的沉默,即使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承受缓慢的死亡过程时,祂也是沉默如深海……上帝的沉默中,让我们更深思考人性,更多看到有限与无限的云泥之隔。
极限之痛,极限之爱!
什么是舍己?什么是爱?你能为爱的缘故,承受整个教会的误解和嘲讽、唾弃和攻击吗?要知道,耶稣不仅受鞭刑和死刑,还承受门徒的背叛、百姓的侮辱、宗教界的攻击……
后来的洛特里哥,连街巷里的孩子都可以羞辱他,叫他“弃教的保罗”——日复一日,直到见主!
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因为神已称他为义了。

lumuxipan

书中那个多次背叛、多次悔改的吉次郎,曾令洛特里哥心生鄙视。背叛并未让吉次郎获得平安,身子未死,灵魂却在山中流浪。像出了埃及的以色列民,抱怨从未让他们获得饱足,以致于一直在旷野流浪。所以,书中借洛特里哥说:“谁又能断言弱者一定不比强者痛苦?”吉次郎哀嚎说:“我天生就是个软弱的人啊,我无法像个殉教的烈士那样死去!”但他的信仰没有麻木,仍然承受着良心的责备。恐惧感,使他弃绝信仰。罪恶感,促他寻求回归。最终,洛特里哥选择饶恕吉次郎。因为他明白:“要不是因为司祭的自尊和义务的观念,或许我也跟吉次郎一样践踏了圣像。”

lumuxipan

主啊,你教我们祷告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可是,这样的“试探”和“凶恶”我们遇到了,怎么办?我不敢想象自己面对“试探”和“凶恶”,会是怎样的软弱,但知道我没有任何资格嘲笑别人的软弱。
在远藤周作的《沉默》中,对软弱者充满同情和悲悯,对行为背后的动机做了深海式的挖掘。读后,面对自己曾经的肤浅,我沉默无语。
希望《沉默》读完,不止于沉默,还有沉思……

lumuxipan





lumuxipan

END

lumuxipan
lumuxipan
lumuxipan

君着一抹凝视

还您一片宁静

———————————-

 主编 / 如斯

所属主题
如斯 鹿慕溪畔
如斯 鹿慕溪畔
愿您能读出诚意和真心、爱和真理……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