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听见内心的声音,在有文化习惯和规则的世间行走,碰撞出不一样的生活。而不是跟随世间的规则,形成内心的声音,催逼着自己行走,塑造成千篇一律的万紫千红。
电影《抓娃娃》讲的是一个富豪家庭,父母为了让儿子考上名校,从小就给他营造一个励志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除了父母是真的以外,出现在儿子视野里的其他人都是邀请的演员演的。最后,儿子发现真相,故意高考失利,去追求自己的爱好,成为了一名长跑运动员。
这个剧情似曾相识,其实就是高考版的《楚门的世界》,为了抓住暑期档高考填自愿的热点,再加上各种麻花式喜剧元素的堆砌,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但整个剧的情感转折非常不自然,我一直挺喜欢沈腾马丽组合,但因为此剧情感上的生硬,为搞笑而搞笑,喜剧味道显得相形见绌。这就是为何《楚门的世界》成为经典,而这部电影则沦为高票房烂片。也说明,喜剧并非单纯的搞笑,电影里的喜剧一定要符合人物情感逻辑,文学里的喜剧则有其文学逻辑。在这点上,强烈推荐去年的《年会不能停》,它是我见过的国内喜剧巅峰,没有之一。
然而,这部剧的题材则信息量极大,甚至打到了教育和生活的七寸。
影片虽然用喜剧的夸张,构建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但却揭露出了高考和应试教育真正的问题:面对的是一个虚假的世界。
中国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差吗?都是高分低能?有大量的事实说明,并非如此。以高考为中心应试教育,可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对于一个人十分重要。比如我的数理化底子就是通过高考打下的。在此基础上,大学才能更好的学。高考也并没有辖制创造力想象力。
高考真正的问题是,它让所有学生都以为高考是人生终点,考上名校,这辈子就飞黄腾达,所以我在读书时,也像电影里的男主角一样,以为所有人都在为高考而活,高考是已过之事的实底,是未来之事的确据。考得差,那高考之前的人生就是失败的。考得好,那未来的人生必将成功。反之亦然。
每个人所看见的,都是被他认为的终极价值所决定。用这个最高价值去审视看待世界,就形成了价值棱镜。
比如:一个老人,把老有所依,儿孙满堂当作这辈子所有人努力的终点的话,他就会拿这个尺度去衡量周边的人,多大程度达到,就是成功的人生。
所以高考这个唯一的应试教育终点,将把很多学生的视野锁定在高考上,并以此为最高的价值,去审视这个世界,这让我们的孩子变得人生格局狭窄。由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我们的视野首先就卷了。竞争激烈,让国人的嫉妒心里尤其强烈。
在单一目标的背后,国人的生活也过于单一。就算是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在多姿多样的背后,大多数人也是单一的价值追求。每个人说着有个性,但说个性时的神态都是那么相似。在县镇乡,这种单一更加凸显,那里除了吃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只剩下打牌(麻将)和性生活。
我也经历过高考,但上大学后,发现世界并非之前想象的那样,就像《抓娃娃》里的男主角,发现周围全是父母布置的真相后,恍然大悟,也豁然开朗的过程。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关键是要找到真实的自己。
所以,我大学时喜欢上旅行,辩论,阅读,电影等,我觉得这些可以让我寻找我是谁,而不是别人用他们的视野给我营造的世界。这些爱好也一直滋养着我。但这些爱好又形成了另一种价值棱镜,在这个价值棱镜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活得洒脱的,就是人生赢家。凡是被戒律,被规定,被文化习惯所束缚的,哪怕有钱有地位,也是输家。
然而,这样看到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虚假和扭曲。那些戒律,规定,文化习惯里,也隐含着自由的基因,而那些随心所欲,万卷书万里路的途中,也有虚空的影子。
最后发现,无论我以任何价值棱镜来做评判,钱,权,快乐,家庭,健康·····一旦成为终极的价值,那都将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会让实现这一价值的人上天堂,无法实现的人下地狱。如果这个最高价值是真的,那么天堂的路一定很卷,发现这个最高价值的人越多,就越卷,为了让自己上天堂,就只能尽量少去告诉别人,自己悄悄实现。如果天堂是通过竞争卷上岗的话,谦让舍己等美德,不是装,就是傻。
经历越多,越发现每个人都有可怜的一面,哪怕“别人家的孩子”也有夜深人静时,舔犊伤口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残存的尊严、良知。杀人犯可能是个孝子,平庸的人也曾追求努力过。
那些美好的价值,如勇敢,事业,善良,家庭,自由等,都是好的,但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拥有,也没有一个人完全不向往。此时,价值棱镜就不再是封闭的,以终极价值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叹息每个人的叹息,感动每个人的感动。这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尽人间无数的真正意义。
就像《抓娃娃》结尾时,男主角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员一样,他听到了内心的声音。每个人都能听见内心的声音,在有文化习惯和规则的世间行走,碰撞出不一样的生活。而不是跟随世间的规则,形成内心的声音,催逼着自己行走,塑造成千篇一律的万紫千红。
END
欢迎转发本文给你关心的他/她
传递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