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9月 16, 2024
spot_img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2021年8月,林世钰在新泽西公园。(摄影:梁佳忆)



按:旅美作家林世钰的新书《新冠之殇:美国华人疫情口述史》于7月出版后,国内一位关心此书及美国华人故事的媒体人对其进行访谈,并由她本人整理文稿如下。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文 | 柳岸


林世钰早年在国内媒体供职,旅美这些年,她开始致力于书写海外华人口述史,记录下华裔移民、华人留学生等群体在美国社会里的挣扎与迷茫。2020年4月7日,林世钰写下第一篇疫情口述史《2020,我的大江大海》,记录自己经历的中国疫情,以及正要严阵以待的美国疫情。


当时,也是美国华人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期,林世钰心中不是滋味,于是从2020年到2021年,她又陆续走访了19位在美国亲历了疫情的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华人,将20篇口述史整理成《新冠之殇:美国华人疫情口述史》,并于今年7月在美国出版。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林世钰新书及部分目录。


这些华人中,有被病毒击中的人,有的一家三口感染新冠,有人亲人被病毒侵入大脑离世;有投身抗击疫情的人,有在一线医院工作的护士,有积极组织口罩防护服捐赠的热心人;还有被改变了人生轨迹的人,有本打算留美工作却因疫情回国的留学生,还有早已分手、却在危急疫情下又走到了一起的情侣……


林世钰坐在美国的家里,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她的家布置得古色古香,墙上挂着几幅国画山水。现在距离她写下第一篇口述史已经两年了,林世钰也有两年没有回过国,思乡之情日复一日。


林世钰给《新冠之殇》的自序《拒绝遗忘》写于今年2月,引用了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Ashish K.Jha博士的话:“如果你在两年前疫情刚开始时告诉大多数美国人,未来几年将有90万美国人死亡,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如今成为现实了。”而截至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05万。如今,尽管奥密克戎BA.5正在肆虐,林世钰所在的新泽西州也不再有任何强制防疫措施。


林世钰在文中引用了鲁迅的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她想要在官方的宏大叙事之外,通过个人口述史来铭记下美国华人个体在疫情中的悲伤与挣扎,奋斗与团结,“将来如果有人要研究这场百年不遇的疫情,或许我的文字可以起到一点资料性的作用。”


以下是她的讲述:



01 与病毒抗争



最初我是受到《纽约时间》的邀请,主持“疫情口述史”专栏。2020年,我采访了14个人,每人一万字的故事,这一项目在当年7月结束。后来我想,何不再采访5个人,写满20万字出一本书呢,于是在2021年又采访了5个人。


我住新泽西,选择采访对象时总是找身边的人容易一些,因此这部口述史主角基本来自我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但我会力求找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使故事更有广泛性。


故事的叙述者中有经历了感染的人,像《同染新冠,我和父母住进了同一个病房》的刘强,他是一个卖电器的小企业主,开了一家小公司。疫情刚爆发的3月还在给客户送货,7日他发了38度高烧,他爸妈随后也出现了症状,三个人被安排在了同一个病房。后来他父亲气喘得厉害,血氧含量低,严重到转进了ICU,经历了一个月才挺过来。这个一家人都中招的故事很特殊,那会儿我身边的人感染的还不太多,所以我很快就采访到他了。文章发出后,阅读量达到了10万+。


还有《妈妈得新冠25天后,在昏睡中离世》里的刘星,她的父母都在3月感染了。她妈妈很特殊,进医院以后血氧一直上不来,一段时间以后开始记不清自己在哪、认不清人,当时医生说是缺氧造成的短暂性失忆,后来才知道,是病毒侵入脑部引起的脑中风。但当时美国刚开始疫情,医生没有经验,对她妈妈的治疗有很多遗憾的地方,像她妈妈身体很虚弱了,医生怕吃东西会呛着,连续三天没有安排进食,但根据后来的经验,她应该吃东西才能提高免疫力。最终她妈妈在4月去世了,才60多岁,是一个非常让人心碎的故事。所以我觉得写出来对别人也是一种经验和教训。


还有一些特殊职业的华人,《用影像记录疫情,任何环境都与我有关》的口述者郑连杰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是个艺术家,几乎每天和夫人一起去扫街拍摄与疫情有关的照片和视频。3、4月疫情最严重时,他们在纽约拍下了空空荡荡的中央火车站、联合国入口暂时关闭公共服务的告示牌、时代广场支援纽约的医护人员合影等,记录这座城市在特殊时期停摆的现场。


留学生回国也是很典型的故事。《上哥大半年后,疫情改变了我的人生规划》中的苗欣阳,2019年到哥大读研究生,她当时的人生规划是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但上了半年学以后,疫情就来了,她妈妈本来想让她留在美国,但看到疫情严重就让她赶快回国,她就放弃了已经拿到的实习offer。她很艰难地抢到回国的机票。回国后,一边在国内的实验室实习,一边继续没有完成的网课。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她萌生了想回美国读博的想法,现在正在申请中。疫情把她的人生规划打乱了,但她毕竟还年轻,还可以往前走,但也有人离开了从此就不再回来了,生活被无可奈何地改变了很多。


总之在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书写的故事,包括我自己。我书里也写到了我公公在2020年4月6日去世,我先生回不去,无法给他爸爸送别的故事。这是疫情之下很多华人的状态,我身边有好几个华人朋友,老人在国内去世了回不去,他们有的还是独生子女,最后葬礼是朋友帮忙操办。我的父母、哥哥和弟弟都在国内,在2020年之前我们每年夏天都会回国,但2020年我妈生病我回去滞留的那一次之后,至今再没有回去过。前年9月,我先生回国工作了,今年年初,我爸又动了个大手术,妈妈6月份脑梗住院,我也没办法回国照顾他们,这种貌似没有尽头的分离让人心碎。


我听他们讲述了很多悲情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是蛮难受的,疫情之下,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所以我觉得这种记录还是蛮有意义的,它是历史的一个横断面,我们刚好碰上了,就应该把它记录下来。


我在序言里写“官方的宏大叙事已经够多了,我要做的是,在宏大叙事之外找到另一种可能——记录具体个人在这场疫情中的命运。”因为宏大叙事是一个模糊的面,里面没有清晰的点,没有个人的声音,但对每个人具体而微的记录才是真实、活泼的历史。


我所住的新泽西小镇的报纸在2020年开设了一个栏目,鼓励人们投稿,讲述自己在疫情中的经历。我当时把我的个人口述文章翻译成了英文,给报纸投稿。编辑是个美国老太太,她很喜欢我的故事,说我的故事太感人了,让她对中国的疫情有更深的了解。编辑把一万多字的原文改到七千多,然后用近两个版面登了出来。他们从来没有为一个华人登过那么大的版面。报纸上刊登了我的照片,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还被一个美国人认了出来,他说我读过你的故事,非常感人。


我的英语老师是犹太人,他非常鼓励我把这些疫情故事用英文写出来,因为很多人想了解华人在这场疫情中的经历。下一步,也许可以考虑把这本书译成英文。


做口述史并不容易,像我这次采访时间最长的一个人用了七个多小时,他们的故事会讲得很凌乱,很分散,要从海量的叙述当中提取出所需要的东西,比自己写小说、散文难多了。算下来,整理他们的故事,每一篇基本要花三天时间。


这种书注定不可能成为畅销书籍,也没有什么经济上的价值,但我认为它很有社会价值。有时候我安慰自己,我是为未来而写作的。若干年后,等疫情结束了,再回头看,这些记录就可以为研究疫情的人们提供参考资料,让后来者知道这场疫情真实发生了什么,当时每个人的命运又是如何。这正是口述史的社会价值所在。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2020年4月,林世钰所在小镇的商场关门了。(林世钰 摄)



02 疫情下,华人的双重困境



最近美国奥密克戎BA.5变异多了起来,每天的病例数又上去了,总体说来,美国华人整体对疫情还是比其他族裔谨慎。比如我自己,还是比较注意防护,去超市这样人多的地方还是会戴口罩。


我女儿的高中在5月底开了一个十一年级的舞会,她说那天晚上学生们基本都没戴口罩,后来一半孩子都感染了。我女儿也中招了,过了两天嗓子开始痛,但没有发烧。刚好遇上公共假日,她就在家休息了一周,之后学校说你可以回来上课,但一周内不可以在室内和别人一起用餐,所以我就每天给她送饭,两周以后她就没事了。最近她在纽约大学上夏校,有时候还去百老汇听音乐剧,她比较小心,每次都戴口罩。她昨天还跟我说,隔壁一栋宿舍楼已经很多人是阳性了。


我现在白天在幼儿园做兼职,想通过这个窗口观察美国的幼儿教育,下午回来写作读书。这个幼儿园里,我和另一个华人老师从头到尾都戴口罩。园长、副园长都是美国人,她们有时会强调,家长很在意老师是否戴口罩,所以你们要戴口罩,但自己很少戴。有一个美国老师前段日子还查出阳性,她的教室那一周就关闭了。


虽说华人普遍还是比较小心,但比起2020年,那根弦也松了。就戴口罩来说,华人总体比美国人戴的多,但也比过去少了。我们镇上有很多华人,我在微信群里发现,有些人已经全国甚至全世界旅行了。


美国本地人的价值观真的和我们非常不一样,很多美国人不在乎病毒,不觉得染病或者死亡是件可怕的事情,觉得每天都要自由快乐地活着。不自由,毋宁死。2020年的3、4月份,中国已经知道了这个疫情的可怕,美国也正是新增最厉害的时候,但我的西班牙邻居夜夜笙歌,招呼很多朋友来开party,音乐响到凌晨一两点。有一天我忍不住报警了,警察驱走了他们,但是第二天又开始了,没办法。很多地方还有反口罩的抗议活动,我记得在得克萨斯州,学校让孩子戴口罩,居然有父母就带着孩子在街头把口罩烧掉,非常不可理喻!


回想在这个过程中,华人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在这个疫情当中的困境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病毒本身带来的难处,另一方面是是政治上的歧视,特朗普信口说的“中国病毒”后来加重了对亚裔的歧视。


那段时间很胆战心惊,顶着亚裔的面孔,会感觉到别人看你的眼神没有以前那么友好了。我本来是胆子很大的人,以前一个人来来去去纽约根本不害怕,那段时间我变得胆小了,只能减少去纽约的次数。特别是纽约的地铁,亚裔被推下轨道、车厢里被袭击的事情经常发生,已经变成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地方了。那段时间感觉日常生活都有危险,出门都要左顾右盼,不敢大意。当时我觉得,来美国干啥啊,他们对华裔这个样子,所以我们本镇和邻镇的反亚裔歧视的活动我都去参加。


一直到现在,当时留下的敌意,还没有完全散去,亚裔被无故袭击的事情还经常发生。疫情后的美国,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这种变化让我很失望,也很感慨。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2020年7月,林世钰居家三个多月后第一次出门游玩。



03 华人习惯守着“一亩三分地”



美国这些年社会分裂很厉害,特别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这种变化很明显,挺特朗普跟反特朗普的,支持堕胎跟反堕胎的,控枪的跟反对控枪的,这些话题只要一出来就分裂得一塌糊涂,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有的在一个家庭里都是。


我是2013年来美国,以十年为期的话,我觉得前五年跟后五年很不一样。前五年我去纽约时,偶尔会去第五大道的那些奢侈品商店溜一圈,当时店里有很多中国来的顾客,商店特意招聘一些会讲中文的服务员。当时的世界是流动性的,你觉得可以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去生活、旅行和购物,人的精神状态比较松弛。但是后五年气氛越来越紧张,有很多不确定性,流动的世界似乎凝固了。特别是夹在中美不确定关系中间的华人,不知道何去何从。


我是学文科出身的,比较关注人文方面的东西,经常会忧心忡忡地去思考这些问题。但据我观察,我接触的多数华人比较少去想这些。这可能和他们多是理工科的背景有关。


之前美国大选的时候,我们镇的华人微信群里有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只要有人说他支持拜登,那些“川粉”就群起而攻之。我个人觉得,可能因为很多华人已经是中产阶级了,他们的孩子出生在美国,会觉得我已经融入了这里,我就是美国人。特朗普说会为美国人做事,比如减税、阻止非法移民,所以就支持他。这些华人大部分是现实主义者,觉得特朗普迎合了他们的需要。


整体上,大多数华人更看重眼前的生活,只想着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好,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就够了。他们平时在微信群主要讨论吃喝玩乐,比如哪个餐馆开业了,哪个旅游景点好玩,自己家里种什么花什么蔬菜,还有像买房、炒股这些能产生实际利益的事情,他们很感兴趣。去年12月,我把我组织的为高耀洁先生庆祝95岁生日活动的poster(海报)发到一个华人微信群里,立刻有人跳出来说,你这是政治议题,我们的群只聊生活,不关心这个。说真的,我当时对他们特别失望!


再有就是华人非常关心对子女的教育。在很多华人父母眼中,只有法律、医学、IT、金融是好专业,别的专业,像我女儿喜欢艺术,在他们看来是不务正业,没出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想学历史,爸妈忧心忡忡的,试图制止他,跟他讲学历史如何没饭吃、找不到工作。最后这个孩子还是向父母妥协了,去读了经济。


我住的小镇是新泽西很好的学区,很多华人父母眼里就只有几所藤校和Top30名校。我刚搬到这个小镇的时候,跟一些华人妈妈吃饭,她们基本都在聊怎么爬藤,因为她们的孩子不是普林斯顿大学就是耶鲁大学。虽然我自认为是有定力、不焦虑的妈妈,但被她们搞得也有点心慌,后来我就不再跟她们有什么交集了。


与之相对的,是华人整体对社区事务和公共参与的意识比较弱。我们镇的亚裔大概占到总人口的20%,大部分是华裔,其次是印度裔。印度人比华人活跃,会办一些像世界瑜伽日这样的活动,不少人参加。再比如说镇上要开大麻店了,镇政府开会让民众表态,印度人去的很多,华人相对较少。但这些年总算慢慢开始有华人去了,以前几乎没人去。可以说,华人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逐渐加强,但总体还是不够的。


不过这次疫情,实际上也是华人最团结的一次,让整个美国社会看到了华人社区动员的力量。我记得纽约时报还写了一篇文章《在偏见和歧视中做贡献:美国华人为医护人员采购物资》,赞扬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美国华人社区即使面对种族歧视、人身攻击,还是积极行动起来,为医护人员跨国采购物资。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2020年4月,林世钰去镇上邮局捐赠口罩。


我采访的新泽西Livingston华人协会前董事长沈小乐先生,就在2020年2月组织在美国买口罩捐回国内,3月又从中国买口罩捐赠美国社区医院。他当时说“华人比较务实,平时都是干得多,说得少,而且对政治没有太多野心,不急功近利,不知道从何入手,所以给别的族裔不关心公共事务的印象。”


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华人社区就展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赢得了其它族裔的赞赏。我希望这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04 口述史广袤可写



这些年我很喜欢做口述历史,安静地听一个人叙述他的故事,然后记录下来,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


2016年,我曾在纽约做过一年记者,当时我去华人社区采访时,被一些华人移民的经历触动,就想写写他们的故事。我采访了15个人,2016年在国内出版了第一本口述史《美国岁月:华裔移民口述实录》。因为人在海外,当初这本书没有怎么做过推广,但现在六年过去了,这本书还一直再版,目前国内外都在卖,我个人公号的一些读者向我提起他们看过这本书,这让我感到很惊奇。


其实,不单是在疫情中,整体华人在美国的现状都是一种in the middle(在中间)的状态,两边不靠,在其中又不属于其中。像我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自身携带的中国文化的基因跟现在生活的这个国家差异很大,差异就形成了张力,这种张力又会在不同的华人华裔身上有不同的呈现。


我是2013年来美国的,当时我先生被派到这边工作,为期七年。那时我女儿才八岁,我不想我们一家分开这么久,就把工作辞了过来。一开始只想过来看看再说,从来没有想过要在美国生活这么长时间,但人生就是这样安排,不自觉成为了所谓“新移民”中的一员。


我现在依然非常依恋中国文化。我是在福建乡村里出生长大的,对乡土有着发自内心的眷恋,特别喜欢住在老家的老宅子里,穿着亚麻衣服,弹着古琴喝着茶,听雨滴下来落在天井里的声音。即便知道家乡早已今非昔比,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让乡村成了“空心村”,但是那种美好会一直刻在心里。有时候我跟我的犹太人老师聊天,我总说你的国家如何如何,他就不爱听这个。他说,你在美国生活了这么久,也应该把它当成你的国家。我就坦率对他说,对不起,我做不到。


在中国生活和在美国生活的感觉完全不同。中国的族裔构成是相对单一的,但美国是个移民社会,族裔非常复杂,有时候迎面走过来一个人盯着你,我会拿不准对方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在美国,哪怕是生活了九年多了,这么多年来我睡觉还不是很踏实;但当我回到老家,听着门前那条小河哗啦啦地流过,爸爸妈妈在外屋轻声聊天,我就能很踏实地睡着。没办法,文化的基因是先天的,一直流淌在血液里头。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林世钰的家乡,闽东一个山城。


我计划明年女儿上大学以后回国,到时会花更多时间待在中国,去观察我阔别十年的这块土地,如果可能,为它做些实事。年轻的时候,人的眼睛是向外看的,总想去远方,但是到了中年以后,是向内看的,会想着回归。我现在写的基本都是美国华人的故事,但我还有为自己国家土地上的人们写作的心愿。美国现在已经是相对比较稳定的社会,华裔今天碰到的种族歧视等问题也是百年前他们的前辈碰到过的,《排华法案》就是一个历史明证;中国社会完全不同,它处在急速的变化当中,日新月异,可以记录的题材非常广泛丰富,像女性、青年、农民等等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都值得记录。这些记录若干年后回看,就是活生生的历史。


比如女性问题,我大学本科时的毕业论文关注的就是女性在不同朝代命运的演变,比如王昭君,一开始就是被视为一个工具前去和亲的,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需要被尊重的女人。我在国内的一些女性朋友文化程度很高,收入也很不错,是优秀的职场女性,但从她们的言谈中会发现,她们依然很迎合男性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比如女性先天要顾家,要温柔贤慧,如果做不到,她们会自责。在职场上,她们会遭遇来自男上司和男性客户的性骚扰,即便感到不舒服,为了生存,不得不向男权社会低头。我本身是女性,养的又是女儿,会比较关注这方面的议题。如果将来回国,或许可以做些这方面的公益活动,让女性意识到发出自己的声音、活出自我很重要。


这次疫情口述史的采访中,我还发现,有些人经历疫情后,对生命的态度和生活的态度会发生转变。像我采访的一个朋友,我和她认识很多年,觉得她变化蛮大的。她家族很多人都是做生意的,所以她为人处世比较精明,疫情后,整个人活得松弛了很多,对工作的态度、世界的看法都改变了,就觉得人更要活在当下,喜欢的茶壶以前舍不得用,现在赶紧拿出来用;也更善待身边的生灵,吃完面包以后会把面包屑喂给鸟儿吃,因为餐馆不开门,鸟儿都没有剩菜吃了,她说她以前都不会想到这些。她对人也更真诚善良了,在社区举办了很多公益活动。


这样挺好的,可以很随性地活着,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很多人生计划其实是没有意义的。随遇而安,也是我目前的生活态度,碰上什么就是什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就像美国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说的那样,“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打开盒子,去品尝它就好了。


(林世钰新书购书网址:https://www.blurb.com/b/11219564)



本文作者:柳岸,北京某知名杂志媒体人,曾留学于英国。


旅美作家林世钰:书写美国华人的“新冠之殇”



——End——


林世钰简介】:媒体人,作家。曾出版《美国岁月:华裔移民口述实录》《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美丽与哀愁:一个中国媒体人眼中的美国日常》《潮平两岸阔:15位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实录》《新冠之殇:美国华人疫情口述史》等书籍。其中《烟雨任平生》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9年度十大中文好书(非虚构类)”。喜欢旅行、摄影、收集民间手工艺品,目前旅居美国新泽西州。

所属主题
一苇杭之渡彼岸
一苇杭之渡彼岸
用媒体人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用妈妈的心肠分享教育心得,用旅行者的心情体验旅途趣味。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