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信仰的改变
伍阳:当代新儒学大师成中英先生临终前改信基督教,引起广泛争议。在此之前,新儒家的另一位代表郑家栋先生也改信了基督。对此您怎么看?
萧三匝:成中英先生临终前皈依这事儿,深可玩味。一方面,此事说明儒家不能满足他的灵魂需求,尤其是对彼岸世界的盼望,所以他归信了基督。另一方面,我相信他不是到临终前才从内心里改变信仰的,那么为什么临终前才从行为上归信基督呢?可能是有太多顾虑吧,比如顾虑其他儒家同道不理解之类。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他临终前到底是如何反思他毕生的学术工作的?他后悔了吗?我更感兴趣的是,其他所谓“儒家大师”怎么看这件事,他们的内心受到触动了吗?你了解这方面情况吗?
伍阳:新儒家的学者们关于成先生皈依基督教的看法,我了解的不多。但仅从能够看到的言论而言,大多还是偏向于指责他背弃了儒学信仰,说是他为儒家做了不好的表率。对此您怎么看?
萧三匝:哈哈哈。信仰之间是个竞争关系,至少在成先生这里,基督信仰征服了他。如果儒家能就此反思自己的心灵,岂不更好?现代人应该开放自己的心灵,不宜封闭,这样我们才能看见以前看不见的,才能理解以前不能理解的人和事。
伍阳: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爱”,那么二者所说的“爱”有什么区别?
萧三匝:基督教之爱与儒家之爱存在巨大差别。简单来说,存在两大不同:1.来源不同。前者源于神,神爱人,所以人应该爱同样是被神创造的人,这是一个爱的传递过程;后者源于人自己。2.目的不同。基督徒爱人是为了荣耀神,也就是说是为了彰显神的荣光,而不是因为别人的言语行为;儒家爱人可能出于种种目的,比如利益交换、情感回馈、彰显自己道德高尚等。总之,前者的爱有一个强大的动力源,后者的爱动力不足,很可能出于种种利害考量而衰减。
伍阳:墨家提倡的兼爱,与基督教的爱人如己、爱邻人甚至爱仇敌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可为什么墨家的兼爱在中国难以生根,基督教的爱却可以蔚然成林?
萧三匝:墨子虽然称扬主宰之天,但这个主宰之天基本上是他的理论建构,不是活生生的位格性存在,也是不向人间明白言说的。而且墨子对兼爱的论证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更关键的是,他的理论里天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什么?这是从理论的角度说墨子的问题。至于现实层面,秦统一中国后,墨子的不少主张,如非攻、尚同等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现实土壤,他的其他不少主张如兼爱、天志等也成了专制皇权打压的对象。所以,作为一个学派,墨家在战国后期就逐渐消亡了,更别说秦帝国之后。当然,墨家的个别思想后来也融入了中国民间社会,但这是另一件事了。基督教的爱之所以生命力旺盛,我在前面对比基督之爱与儒家之爱的不同时已经说过了。
伍阳:旧约的律法中,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规定,但是新约中却强调“被打了左脸,右脸也要给他打”,如何理解这之间的冲突?
萧三匝:新约是对旧约的成全,而不是要废掉旧约。新约看似要求少了,其实标准更高了。所谓成全,就是更聚焦上帝旨意的本质,而非具体的规条。所以耶稣说,要爱神爱人,简单一句话就概括了旧约的实质。但真要做到石心换成肉心,真要做到爱神爱人,行出来的层次当然就更高了。打个比方,旧约是上帝对幼年时代的人类立的规矩,就如同父亲教育小孩时,会给小孩立不少规矩,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但当小孩长大以后,他已经明白应该怎样做人了,就不用再强调“不要手摸电门,那样会电死人”了,只需要强调要他做个好人就行了。新约就是上帝给成年的人类说的话。
萧三匝:比喻有助于说清楚说不清的事情,尤其是抽象、超验的事情。
伍阳:我发现现代人写理论性的文章,很少会用到比喻的方法了,因为好像比喻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说理方式,很难和逻辑沟通。对此您怎么看?
萧三匝:这是画地为牢的愚蠢做法。通往真理的路径不仅有逻辑推理,而且还有直觉感悟等,看不起比喻的本质是迷信逻辑推理。
伍阳:所以我觉得,无论是比喻修辞也好,还是逻辑推理也罢,都只是说理的手段罢了,而且各有所长。不可否认,比喻确实有它独到的优势,就比如刚才那个新旧约对比的问题,如果要写成纯理论的文章,可能需要洋洋洒洒几万甚至几十万字,都还不一定能说清楚;但您一个比喻,就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当然不排除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所以比喻可能没有逻辑推理上的严谨性,但并不意味着它无法达到说理的效果。关键在于用的人该怎么去用,有的人用起来确实有牵强附会的感觉。但是现在的学术文章,基本上都是一板一眼的,完全杜绝了修辞的方式,我觉得是很可惜的。
萧三匝:还有个原因,当今学者文章水平不过关,太缺乏文法训练。我见过太多文章不通顺的学者文章了,没几个修辞高手。你在文法上有天赋,可千万别为了所谓学术把文章写得面目可憎。学术是个很低的手艺,尤其是与智慧相比。不要以为学术有多了不得。我的新书为什么偶用对话体、诗偈体?为什么也用比喻?还是希望便于读者理解嘛!轴心突破时代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的著作,按当今学术文章标准来衡量,几乎没有一篇合格,但人家奠定了所有学术的基础。
伍阳:在老师即将出版的新书中,您认为禅宗发展到最后逐渐表现出蔑视佛家经典和贬斥佛教教义的倾向,这是佛教徒对佛教的背离。但是此前老师在解释新约与旧约的冲突时也说,重要的是聚焦于上帝旨意的本质,而非具体的规条。事实也是如此,从旧约到新约,从天主教到新教,基督徒也表现出了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及与上帝的直接对话,而忽视各种宗教规条的倾向,这似乎与佛教徒的倾向是很相似的,但老师却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萧三匝:信仰是宗教的内核,宗教是信仰的形式。没有内核,则没有价值;但完全没有形式,信仰会飘荡无存。新教也并非没有形式,因为新教各派也有教会。旧约和新约的关系,不能用天主教和新教的关系来对比,因为无论旧约新约,都不是形式,而是神意。
伍阳:按照您的意思,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佛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它没有信仰的内核,空有信仰的形式。然禅宗发展到后期,也逐渐抛弃了形式。但是基督教无论怎么变,始终都是保有信仰内核的,只不过形式可能有些不同。
萧三匝:也不能说佛教没有信仰内核,这涉及到如何定义宗教。佛教是典型的无神论宗教,信佛就是信自己,而不是信神。
萧三匝:儒家有宗教性,但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我们说“儒教”,指的是“文教”,就是人文教化。儒释道都是信自己:儒家说靠自己修可成圣,佛教说靠自己修可成佛,道教说靠自己修可成仙。按我说,这都太自以为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