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11 月, 2024
spot_img

“三艺”与科学(一些补充)

我校科学课高老师今天在教师群里发了一些感想,对此我也有感而发,记录在下面,作为对《重返正道——逻各斯学科指南(下)》(点击链接查看)中“科学课”部分的补充。

“三艺”与科学(一些补充)高老师:我在美国时孩子学校的一次science fair 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内容可以很简单,但是科学方法论一点都不含糊,小到学前班,大到六年级,展板加实物,每个步骤都齐全,研究生毕业论文有很多还达不到这么全面呢,确实看出中西教育的差别,我们小时候所学的更注重知识,而他们更注重方法,可能更接近学艺吧?

高老师: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每年有一个science fair,科学节,展示孩子们自己的科学研究?昨天有四个孩子完成了实验作业,做了实验的都挺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做了什么,可以看出有些孩子对这个方法已经有初步的掌握,有些还不明白,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继续强化这种方法的应用,使之成为他们自然而然的思考方式。

高老师:我现在上这门课,等于自己也在学一遍,有些方法自己以前也用,但是不知道自己在用,不系统,没条理,但是bju的课本中从一年级就把这些方法很清楚地教给孩子了,让孩子一开始就掌握从提问到解决问题的步骤,孩子可以自己做科研了。

郭暮云:对比美国成熟的科学教材(BJU的《Science》),哪怕是一年级的,才开始明白我们欠缺的是治学方法和学习态度,也就是学艺,精力太多耗费在具体内容上了。其实考察温度也罢湿度也好,都是为了用“观察归纳猜想验证总结”等“方法”去训练“套路”,明白“变量”等概念而不是(至少不止是)具体的“温度”。

郭暮云:“黑布比白布更吸热”,这个实验结果只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甚至只通过经验也应该能知道,但经验主义的认知和科学方法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只满足于经验主义的“知道”,知识体系必然浅薄化和碎片化,真的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方法重于结果,程序正义重于实体正义,渔重于鱼,听命胜于献祭,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正确地做事情,比做正确的事情更重要。

郭暮云:学艺(无论在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套路”,的确比较深,需要更用心。中国的传统太功利,太重结果(鱼)而非过程(渔)。我们都中毒太深,需要常常彼此提醒,勿忘初心。

郭暮云:教会学校的科学教育,一样可以并且应该以三艺为纲。如果举办科技节,让学生设计实验,那么评估方式也应该参考三艺:至少百分之八十要看他的准备是否充分(文法),过程是否清晰(逻辑),设计思路是否精巧(修辞)。实验结果倒在其次。

“三艺”与科学(一些补充)

郭暮云的半导体

“三艺”与科学(一些补充)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所属主题
暮云的半导体
暮云的半导体
本公众号的内容是我的讲章、评论、诗歌、译文等。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