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是因为现代教育的成本太昂贵,因此人们不得以才掉进教育必须有产出的怪圈当中。我们认为一个人花一辈子推广可乐抢占市场属于很自然的事情,但却不能接纳一个人一辈子专注于写诗。
大学教育的投资,迫使大多数人不得不毕业后暂时求稳妥,只是没想到暂时有可能是一辈子。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背负的重担太大,他们上大学后多少都会顾及父母的含辛茹苦,因此这群人的理想只能是镜水明月。
“职业”一词的拉丁语为“呼召”,极具神圣性,而一个人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就无法听到真正的呼召,甚至连自己内心的想法也不清楚,而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有可能扮演束缚他人和自己的网。在这样的时代中,能安于生活朴素是一种幸福,相比依赖自身家庭优越背景的人去追求理想,他们反成了凤毛麟角者。
中国经济的发展让年轻人早已失去过简单朴素生活的能力,“啃老”在美国经历过二零零八年经济危机后,也渐渐变成了一种趋势。我们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好像必须拥有金钱才能拥有一切,殊不知富足也可以没有金钱。
现代人对金钱的依赖程度远胜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教育不仅没有遏制这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而且还在推波助澜。现代大学最典型的标志就是负债累累,其背后是非常奢华的高楼大厦。它只是在暗示大学的生活质量,而非培养人才。
“服务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被严重地误解,不再是从前平等的回报他人,而是高高在上,所谓的慈善更像是羞辱。我们不知道这种心态如何注入到社会当中,但教育尤其大学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你不是在培养人的理想,而是整日帮助学生计算成本核算。
看似现代大学的专业更专业,实际上它是牺牲了人一生的梦想为代价。相比软实力,人的硬实力其实非常简单,何况我们现在所学的硬实力,在未来十年淘汰的机会非常大,但软实力则需要从小精心培养。
一位有理想的学生所表达的观点值得现代所有人思考,“正是因为我每天被迫思考人类历史上最难的问题,因此我才有可能掌握最有效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实际上,任何专业都离不开这样的能力。据《华尔街日报》统计,九成以上的公司雇主一致认为,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比求职者本身的专业背景更重要。虽然我们未来从事的工作必定是专业的,但我们思考的方式却不受任何专业限制。
现代教育更不能只给予人信息,真正懂得我们自己的是故事,而不是公式。理想是在人文教育中被熏陶出来的,经典文学的作者有时候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他提供的不是某一专业的信息,而是阐述生命。
现代大学还有一种误区,人们以为具有科研成果的教授越多,大学就越优秀,而且国家资源也特别鼓励大学教师搞科研,反而那些重视教学的教授成了异类,不仅受到轻视,而且还被怀疑从事学术研究的态度。以至于他们虽然在学生中极受欢迎,但却十分被排挤。这就是当前大学的事实,而仔细一想原来现代的大学从来就不是为学生考虑。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客户的选择正好中了大学的圈套而不知道,还庆幸自喜。
在大学如果还没有遇到过良师,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现代大学几乎没有人能遇到良师,他们大多数都在埋头苦干搞科研,关键是很多人连科研也不搞,这才是大学最大的悲哀。
不论任何阶段的教育,首先是培养人,小学和初中能指望高中,高中指望大学,但大学之后学生就没有任何指望了,因此大学若还不培养人,整个一代人将失去指望了。
尽管如此,很多家长仍然被迫投资大学。因此SAT考试表面上看是为了区分学生的能力,但它更多指向的则是学生的家庭收入。好在现代家庭支付大学生昂贵费用的人数不多,否则父母累死也没用。
作为大学生如果接受这样的代价,那么就更应该小心使用这笔投资,倒不一定非要对得起父母,毕竟这属于你自己要往前走的一段路,只是希望经历过这样的教育之后,自己将来能走的更踏实。终归到底,钱花了别没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