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小万工|懒人的躺赢人生——我的被动成功学

【作者按】本文是小万工上周六,受邀在楚儿的家做线上分享的讲稿整理,听过的都说这是价值千万的人生经验:)

小万工|懒人的躺赢人生——我的被动成功学

配图名:路在何方 来自程远 清华大学教授,已获得授权使用。

大家晚上好,

很开心今晚可以和楚儿的家朋友们分享。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可能很多朋友已经从我的公众号、纪录片、书、了解到关于我的许多标签,比如名校名企、教会司琴、写作出书等等,会误以为我像郭大小姐(楚儿的家创始人)一样是一个非常自律,勤奋、自带鸡血的人。

但我想介绍的自己,完全不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很懒很懒很懒的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依靠高度自律来完成的话,我几乎100%会失败。

为了加强自己懒人的人设,此处我必须举几个自己失败的例子。

比如说,大学的时候我想出国,报名了托福和GRE,需要自学复习,最后我都没去考。

本科毕业我没有推荐上本校的研究生,但我压根就没打算没有考研,因为我知道自己考不上,坚持不了复习。

比如说,工作之后我报名过注册建筑师,考过最简单的三门我就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我根本就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复习,所以我至今都是未注册建筑师:)

比如说,我在某篇文章里面说过,我很想当个小说家,但是在我写出一部小说之前,其实我写了很多个小说的开头,然后就再也没有往下写,自封小说开头家。

还有假期,我如果一个人在家的假期,最有可能的状态就是抱着手机葛优躺在沙发上,一日三餐靠外卖。

孩子跑过来让我陪她玩,我就会说我能不能躺着陪你玩,比如我们玩医生游戏,我当病人。

——这些就是我的真实状态。

我之所以把这个状态分享出来,是因为我觉得,其实我观察到大部分人的自然状态都是像我这样很懒的。

你可能听过很多的经验分享,告诉你自律使人自由啊什么的什么的,但我想说那些建议对你我这种懒人通通没用。

所以我们经常自嘲:你懂得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是因为大部分人依靠自己的毅力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自律!

圣经里面有一句话描述得很贴切,叫: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

意思是我们都想成为一个好人,但臣妾做不到哇。

所以如果你像我一样懒得话,下面我分享的经验才对你来说就很有意义。

直接说结论,我的秘诀就叫做:变主动成功为被动成功,变自律为他律。

此处声明“被动成功”是我发明的词啊,仿冒必究。

所谓被动成功,有点像现在特别流行的一个词——“躺赢”。

躺赢可能吗?

一般来说不可能,就像信小呆当选微博锦鲤,完全是小概率事件,所谓小概率,在数学上就等于不可能。

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小概率会变成大概率事件,就是“躺对地方”。

比如你要去北京。

如果今晚你躺在家里,明天你还是在家里,如果在北京,只可能是发生了小概率的地壳运动。

但是你今晚躺在了“汉口-北京“的高铁上,恭喜你,你稳赢。

所以要躺赢,其实上对车、躺对地方有决定性作用,这是变主动成功为被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当然在这个逻辑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你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你要做三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是做决定,就是买票。

二是进站,很挤,没那么舒服。

三是不能中途掉队,不能因为躺在车上没有躺在家里舒服就弃疗。

回想我的成长生涯,我的大部分成功都可以归功于上对了车。

比如上了重点初中,上重点高中就是大概率事件。

上了重点高中,上好大学就是大概率事件。

上了好大学,进名企就是大概率事件。

进了名企,我放眼一看,不是特别差,能兢兢业业工作十年,大概率都是我现在这个职位。

很多人都会觉得学霸高山仰止,都应该是非常勤奋非常自律的人,但我观察,其实不一定。

因为中国的重点中学,好大学、好企业,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他律氛围,就是周围的人,在强烈的竞争氛围下会推着你往前走。

有点像一个上了跑步机的人,他会不自觉地迈腿,不一定是因为他本身有多么勤奋。

这就是我为什么可以考上清华但考不过注册建筑师的原因,不是因为考注册建筑师比考清华更难,而是因为我已经脱离了那个他律的氛围。

作为一个懒人我没有办法仅仅依靠自律完成一件哪怕看起来更简单的事。

但是如果把我放在一个群体里,强制规定只有考过注册建筑师才能嫁给理老师,那么我肯定能考过。

对于懒人而言,“躺赢”的关键是躺对地方,把自律型成功,变为他律型成功。

由此推论,作为一个不自律的人,你如果想做成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他律的氛围。

那么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创造他律的氛围呢。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讲一下我学钢琴的故事

有孩子学琴的都知道,学钢琴是一件非常需要刻意练习的事情,如果不自律的话根本就做不到。

我是和理老师结婚之后才开始学钢琴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完全出于兴趣,不像小时候要考级,有父母逼迫。

所以还没有开始学琴,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就知道,如果单单凭自己的毅力和兴趣,我100%坚持不下来。

但我为什么学下来了呢?我作对了三件事。

一是买琴,而且我不是自己买的,是公司同事凑钱给我买的。

当时我结婚,部门的同事说要随份子,我说不用啊,你们一起给我买一台电钢琴吧,那时候卡西欧最低端的电钢大概3800块左右。

他们很惊奇,说你会弹琴么。

我说我现在不会,但是我要学。

这样我就给了自己一个压力,就是全部门的同事都知道我在学钢琴了,还送了我一个琴,要是没学会多丢人啊。

这是第一重的他律,告诉大家你要做这件事,请大家监督你。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报了一个钢琴班,注意我报的不是通常的单人班,我报的是一个夫妻班。

我拉上了理老师一起学琴。

理老师大学学过吉他,所以他的音准很好,老是笑话我唱歌跑调。

所以我就在学钢琴上给了自己第二重压力,就是我要比理老师学得好。

这是第二重的他律,找跟你有同样目标的伙伴,和他彼此监督。

双保险够了吗?

不够,因为我的学习伙伴不给力,他上完五次课就完全跟不上了。

但这双重的压力已经足够支撑我上完报的十二次课。

这时候我的钢琴水平大概就是能认识五线谱,能弹拜厄的水平。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我开始去教会司琴。

很多非基督徒可能对教会不太了解,我简单介绍一下。

基督徒(这里我指的是基督教新教徒)每个周日会做礼拜,周日为什么叫礼拜天,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礼拜天的时候我们会做什么呢?大概就是唱赞美、祷告、讲道。

唱赞美诗是合唱,需要钢琴来做伴奏。

教会司琴就是用钢琴弹伴奏的人。

那时候刚好我们教会的司琴要出国,他听说我在学钢琴就找到我,说,你要不要试试司琴。

我当时觉得不可能啊,自己刚刚入门,才弹到拜厄。

他说,没关系,拜厄够了,我先给你个曲子你先练着。

我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司琴之路。

到他出国的时候,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大概练会弹两个曲子,一个是礼拜开始的《以马内利》,一个是礼拜结束的《爱使我们相聚一起》。

一个月之后我们教会的司琴出国,我就开始独立司琴。

我在司琴的第一年,完全是疲于奔命的状态,每周大概四首新曲子,需要占据我除了上班之后的所有业余时间。

因为我知道这是上帝要用我,所以我会全力以赴。

而且教会那么多人看着呢,练不好蛮丢人。

但也就是这样让我迅速地从菜鸟状态,达到熟练地即兴伴奏状态。

下面容我晒一晒司琴7年后,我挑战过的难度最高的伴奏曲。

小万工|懒人的躺赢人生——我的被动成功学

再对照一下我刚开始司琴时的拜厄。

小万工|懒人的躺赢人生——我的被动成功学

所以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只要你会一点,就迅速找一个环境,开始稳定输出。

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出丑,在输出的过程中不停地成长。

只要你开始稳定输出,你就上了“躺赢”的车。

很多人觉得自己一定要到什么什么程度才能开始输出,一鸣惊人,不是这样的。

就像学英语一样,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说,哪怕只会几个词,就要找个环境开始输出,在输出中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你开始稳定输出,你就像坐上了高铁,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可以实现“躺赢”。

最后总结一下,懒人成功的秘诀:变主动成功为被动成功,变自律为他律。

创造他律氛围的三原则:

一是告诉身边的人你要做什么事,请他们来监督你。

二是找和你有同样目标的群体,加入他们,互相监督。

三是入门之后就迅速找机会,开始稳定输出。

我工作之余做成的很多事情,都是按照这个逻辑来完成的。

比如我最近出了一本散文集《拿你所有的,换你想要的》,这本书收录了我的二十多篇文章,大概十万字。很多同事很惊讶,说看我工作那么忙,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写文章。

当时我已经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我先告诉我的粉丝,我每周日清晨会更新,这就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外部压力。

然后我又签约了文通天下,告诉他我的散文集10月会交稿,这就有了一个合作伙伴。

我就以这种方式逼着自己上了每周稳定输出的车,看起来十万字很多,但分解出来的小目标就是每周要写一篇2500字左右的散文。

那段时间我经常早上4:00钟爬起来写文章,就是因为他律,要是靠自律,完成一本书对我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我的小说也是如此,先在公众号上开个头,同时承诺每周六更新。然后签了丹飞,确定要出版。又逼着自己上了每周稳定输出的车,就这样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

他律并不意味着被迫,我确实是想学琴、想出书、想写小说,只不过依靠我自己的自律我没办法完成。

所以我才主动把自己放在“他律”的压力之中。

我的被动成功学说到这儿其实已经可以结束了。这是一套对我很有用的方法,至于对你有没有用,不妨试一下。

最后我想聊一个题外话。

我之所以发明一套所谓“被动成功学”的歪理邪说,其实是基于我的自我认知

我发现没有人看着我的情况下,和有人督促我的情况下,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前者是勤奋的,后者是懒惰的。

哪个才是真实的我?

对于人性,其实自古以来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儒家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另一种是,人的心恶到极处。

儒释道,其实都是基于人心向善的“自律“文化,觉得人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自我努力,是可以提升悟道到”至善“的圣人之境的。所以在这种文化之下发展出的政治制度,容易导向精英治理和圣人崇拜。相信人民通过教化,可以达到路不拾遗的大同世界。

基督教,则是基于人性本恶的“他律“文化,假设人性没有外部约束,其恶深不见底,不可能自我救赎。以此为前提发展出的政治制度,就是把权力装进笼子,不相信任何当权者有能力自我约束。

基于我自己的自我认知,我相信人性本恶,如果将我放在一个无限权力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我的恶将没有底限。

就像1974年,著名的《韵律0》的行为艺术一样。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把自己打了麻药,绑住不能动弹,面前是72件器具包括鞭子、铁链和枪,并允许人们用这些工具随意对待自己的身体。

起初人们只是在她身上画画,后来有人用剪刀剪掉把她的衣服,有人用刀子在她身上划,还有人把玫瑰花的刺刺进她的身体。有一个观众甚至把手枪对准了她的嘴巴。

此时她充满了恐惧,但是身体却不能动。六个小时过后,她的身体终于慢慢的恢复了知觉,她含着眼泪走向观众,观众一下像做了坏事一样纷纷逃离。

所以我的思考题是,你的人性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是善是恶。

|全文完|


答疑时间

1 如何分配精力?

2 在持续输出的时候如何做到持续自信,不抛弃不放弃?

想听答疑和原版课程音频,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到课程链接。

购买小万工新书请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

所属主题
小万工
小万工
有信有望有爱 公号名:小万工 (xwglovegod)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