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这个人没有虚假、枯燥、乏味的虔诚” | 橡树书屋荐书:《改教家路德》

“这个人没有虚假、枯燥、乏味的虔诚” | 橡树书屋荐书:《改教家路德》


有人说马丁·路德是近代“被谈论最多,被了解最少的人物”,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虽然马丁·路德在普通中学生那里就几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名字,但要说到对他生平与思想较深入整全的认识和理解,恐怕无论在教界还是学术界都是非常欠缺的,路德的著作及有关他的作品在简体中文书的书架中占据的空间事实上是极少的。


就算在徒中,我们对他的了解不仅不全面,而且常有很多的误解甚至歪曲。我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塑造路德的形象,不过,就像《路德的人生智慧》作者楚门所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把别人按照我们的形象重新塑造,我们永远不会真正面对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带来的挑战。”


作为非专业的普通读者,我们实在需要借助优秀的路德传记来较深入地了解认识这个人,“如果我们不理解路德本人的生活,就无法理解路德对徒生活的看法”,楚门这样说,


“他自己的生活就是富有戏剧性的徒生活。人们对神学家的研究常常是把神学家当作一堆抽象概念的简单汇集。可路德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儿子、神父、牧师、传道人、政治家、辩论家、教授、丈夫、父亲、酒友、幽默大师、抑郁者;他是一个不止一次站在自己心爱的孩子墓前的男人;他为婴儿施洗,操办婚事,听人忏悔,主持葬礼。所有这一切都形塑了他的神学。实际上,他是站在一个浸泡在日常生活现实泥潭之中的人的角度来写作神学。”


“这个人没有虚假、枯燥、乏味的虔诚。他活出的徒生活绝对是鲜活而充满热情的一生。”


《改教家路德》正是为了向我们忠实展现路德精彩一生的全貌而写的。


之前简体中文的路德传记有一部罗伦·培登所著《这是我的立场》(译林出版社,1992;上海三联书店,2013),颇受读者欢迎,该书成功地刻画了年轻路德的信仰和人格性情,作者才华横溢的想象、洞见和文字令人叹服。但它也有明显的局限。


首先《这是我的立场》毕竟是20世纪40年代的著作,在它之后,有关路德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培登无法得知和使用之后有关路德研究的丰硕成果,所以《立场》一书对路德后半生的描述较少,对其早期成长的描述也颇多想象的成分;其次,在培登写作《立场》的时代,普世运动刚刚开始,所以《立场》一书有明显站在路德一边为他辩护的味道;《立场》并未叙述路德整个的人生历程,其关注点集中在他的“宗教改革之路”,展示给读者的主要是改教家路德的一面。


与《立场》一样,《改教家路德》针对的亦是非路德研究专家且无意陷于专业争论的普通读者。但《改教家路德》撷取了有关路德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极大的准确性追溯了这位改教家的根源。


这本传记的作者詹姆斯·基特尔森(James Kittleson)是美国历史学家、宗教改革运动研究专家,曾任美国路德神学院教会历史教授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教授,他的其他著作包括《沃夫冈·卡皮托:从人文主义者到宗教改革家》,《走向建制教会:1500年至17世纪初斯特拉斯堡的宗教改革》等。


在《改教家路德》这本书中,作者不单单关注正式的路德神学,亦描述了他受教于其中的神学和宗教传统,他所属时代真实的宗教习俗和日常生活情况等,更加清晰地给读者展现了路德其人及他完整人生历程的图景,使读者可以在这幅图景中对他的思想、言行有较为全面、清楚、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说,这本书以适度等量的篇幅叙述了路德一生的各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展现了他具有多面性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个改教家,他也是一个牧师、神学家、教授,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友的路德。


《改教家路德》强调路德既拥有超越其自身时代并在今天仍具吸引力的公众生涯,也是一个具平常人性,生活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人,是一个可以被理解的历史伟人。


作者的文风活泼,手法灵巧,让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马丁·路德跃然纸上。


此外,本书还配有六十多幅珍贵的相关插图,使得这幅路德人生图景更加地生动;书后还附有作者精心汇总的参考书目,对有兴趣进一步了解路德及其时代的读者会很有帮助。


有读者这样评价说:“这本书使得非历史学家的普通读者可以轻松地了解路德的生平和神学。基特尔森在行文中不时提到路德的思想和著作,让读者可以感受路德的一些话所言为何。他真能帮助读者了解路德的个性如何。他没有将路德描写为一个纯思想国度里的神学头脑,而是在我们的脑海中绘出一幅路德其人的真实肖像。”


愿你也能通过这本书更加了解这位“应该被理解”的人。



“这个人没有虚假、枯燥、乏味的虔诚” | 橡树书屋荐书:《改教家路德》

点击封面 ↑ 即可购买

“这个人没有虚假、枯燥、乏味的虔诚” | 橡树书屋荐书:《改教家路德》


《改教家路德》目录


第一部分 年轻时代思想之形成

1农民之子

2忧伤之子

3神学生


第二部分 改教家的产生

4臻于成熟之教授

5大爆炸

6划清界限

7公共辩论家


第三部分 逃犯的工作

8逃犯

9流亡

10回到争辩中


第四部分 真教会

11“假弟兄”

12牧者和教师

13被谴责的罗马

14建立教会


第五部分 成熟的路德

15信仰的谈判者

16信仰的捍卫者

17最后的岁月

18“我们都是乞丐”



为什么还需要再有一部路德的传记?




“在多数大型图书馆里,除了有关拿撒勒人耶稣的著作之外,马丁·路德的著作及有关他的作品占据了最多的书架空间。”这句话出自1982年——即马丁·路德诞生五百周年的前一年——的一本路德传。接下来的1983年又涌现出大量展览、评论、演讲、庆祝活动、文章以及更多的新书。……这显出了改教家路德历久不衰的重要性。


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特别关注可以追溯到大约五百年之前。甚至在他自己那个时代,路德就是一个“媒体人物”,是西方历史三千年来的第一人。“我们成了一道奇观”,他曾经这样论到自己及其同仁。有人称他和他的跟随者为“顺服的反叛者”。还有人称他为七头魔。不过至少他最亲密的一个同事坚持认为他是一个先知——可能甚至就是以利亚,是帝亲自差来的。一如现在,他在当时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就路德的问题,人们依然发现自己在表明立场。无论他本人事实上说过什么,或者做过什么,人人均可从其浩瀚著作(现代四开本超过100卷册)的大量内容中受益。因此,各色各样的知名人士,从16、17世纪的正统派及敬虔的路德宗神学家到卫斯理兄弟、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亨德尔(Handel)、巴赫(Bach),包括约瑟夫·戈贝尔(Josef Goebbels)这样鼓吹纳粹的人士以及在法西斯主义手下遇难的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等,都称他是自己人。


持续不断纪念路德的活动,事实上可以说就是20世纪所谓的“路德复兴”,有关他的著作充塞着世界各地的研究图书馆。结果,路德已是如此广为人知,以至于读者会很正常地质疑:为什么还需要再有一部他的传记?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向非路德研究专家且无意陷于专业争论中的读者讲述马丁·路德的故事。该书尝试撷取学术讨论的研究成果,让普通读者受益。


坊间已经有专门针对此类读者的马丁·路德传记问世。其中最著名的是罗伦·培登(Roland Bainton)写的《这是我的立场》(Here I Stand)一书,该书深受读者喜爱已有三十多年之久。但这本书本身就使我们有理由再写一部路德的传记。


◆ 首先,在过去几十年来,有关路德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培登教授对路德年轻时代的关切及信念所持的洞见虽然仍令人惊叹,但在他写《这是我的立场》一书时,近来论路德早期成长的大量著述几乎尚未出现。如今,一代人的研究使我们有可能超越培登教授才华横溢的猜想,并以极大的准确性追溯路德这位改教家的产生。……


◆ 此外,培登在20世纪40年代末撰写他的传记时,普世运动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他及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作者研究路德时都喜欢偏袒路德。他们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强调他对他们所认为真信仰的忠实守卫,也觉得有义务去为他的所作所为进行辩护。相比之下,近来英国天主教学者约翰·托德(John Todd)写了一部路德早年的传记,得出了和新教徒培登十分相同的结论。巴黎的丹尼尔·奥利弗( Daniel Olivier)神父近期的两部作品也是如此。


◆ 之前路德传记的另一个局限在于,没有一部传记叙述他整个的人生历程。绝大多数作品,如培登、托德、鲁普(E.G.Rupp)、马丁·布莱希特(Martin Brecht)以及海因里希·伯马(Heinrich Boehmer)的著作(列举的只是少数几例),关注点和洞见都集中在路德的——引用一个常见的副标题——“宗教改革之路”上。但他们这样做,实际上使得路德的人生历程终止于1521年的沃尔姆斯(Worms)大冲突,或者农民战争、与伊拉斯谟之辩、他在1525年的婚姻,再或1530年的奥格斯堡会议。


有些传记作家在附录部分简要介绍了路德后来的公共和个人生活。成熟时期的路德被普遍忽视,乃至有几个学者开始单单专注于他生平的这个阶段。甚至路德的“中年时期”(1521—1531)也鲜为人知,以致已故的资深路德学家海因里希·博恩卡姆(Heinrich Bornkamm)用整卷书(他离世后出版)专门介绍路德的中年。此外,海勒(H.G.Haile)和爱德华(Mark U.Edward)近期的杰出研究也试图将路德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展示在读者面前。


但不幸的是,这种分阶段论述路德生平的做法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这位改教家只有短暂的一生,或者把它分割成两个,甚至可能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


事实上,马丁·路德拥有的是具有多面性的一生,它不仅因其成就也因其借以展开的内在逻辑而引人注目。


本传记尝试在一本书中向当今时代的读者展现他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本书尽量使用学者对路德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以适度等量的篇幅来论述他的整个生平。首要的是,本书力求尽可能忠实地向读者展现他的全貌。


传记——或任何历史作品——不仅仅是关于叙述对象的“事实”汇总。至少,作者挑选陈述这信息,是为了借古说今。另外,这类解读较简单地判定路德戴的是一顶白帽子还是黑帽子要微妙得多。这需要精确地描述他的生平密切地关注他的性情对他所处的世界以及这些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近来,由于对这些问题不够敏感,出现了一些古怪的研究结果。


◆ 绝大多数学者(特别是许多科班神学家出身的路德专家)几乎将他描述为一个浮在空中对他生活的时代毫不关心的神学头脑。许多著述对他生平的介绍截止到1521年或1525年,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几乎只关注他的神学。因为到1521年或1525年,他的神学发展从根本上说已经完成,所以他们如此介绍路德的生平,仿佛他的一生到此已结束。在少数纯教义的研究,如哥哈德·艾伯林(Gerhard Ebeling)或保罗·阿尔托依兹(Paul Althaus)的著作中,路德似乎是生活在纯思想国度里脱离现实的超凡天才。


◆ 同时,颇具影响力的少数学者将心理学,有时甚至是心理分析的深刻见解应用在自己的研究中,努力想穿透路德的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进入他的人格结构中。……一位历史人物消失了,路德不过成了一个古怪的精神变态者。


◆ 另一派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暗示他的心灵遭到了扭曲,但却采取了不同的进路。这些历史学家基本上放弃了对个体的研究,却寻求对西方历史中社会、经济、人口学、学术、神学以及政治等方面的长期发展动向有所发现。……这些研究成果的优点是,它们使人们头一次看到,路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所处时代的经济、社会、宗教、政治以及神学环境的影响。同样,它们对森林的过分关注使它们忽略了其中的那棵巨橡。路德被视为不过是调查研究中那段普通历史时期的一个要素而已。它们认为,他是被客观历史变化的潮流淹没了。


看待路德的这三种方法均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第一种方法忽视了路德的人性,使他变成了一个神学体系。第二种方法回避了他是一个神学家和牧师的事实,将他描述为一个受到社会或精神刺激的人。第三种方法则全然无视他的重要性。这三种方法均没有正视他全人的实际。


路德的一生呈现出两个特点,为其作传的人必须都描述到。首先,这个人拥有超越其自身时代并在今天仍具吸引力的公众生涯。其次,路德是具平常人性的一个人;他是生活在一个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人。


在这些方面,路德是传记作家在事实上可以书写的历史第一人。一方面,有关他的公众生涯,虽然需要不断澄清,但我们已经获悉大量信息。另一方面,即使仅仅因为他喜欢写自己、谈自己,也让我们对他的个性有所了解。他的著作、行为,甚至桌边的谈话(如他的学生所记录的)都表现出他对自己、对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有深切的意识。


因此,关于路德,我们有可能仔细考察这个人及使他闻名遐迩的改教生涯。这样研究他的整个一生表明,路德其人及其生涯是互为诠释的。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这位伟人事实上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他也应该被理解。


[上文摘编自《改教家路德》序言,标题另拟]


“这个人没有虚假、枯燥、乏味的虔诚” | 橡树书屋荐书:《改教家路德》

更多人物传记 ↓ 点击下图购买

“这个人没有虚假、枯燥、乏味的虔诚” | 橡树书屋荐书:《改教家路德》

     ↙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书

所属主题
橡果阅读空间
橡果阅读空间
好书齐分享,生命共成长!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