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将有君自尔出
牧我以色列民矣

《以利亚在巴力先知面前献祭》
多米尼克·费蒂
图片收集自网络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总有人以有色眼镜来看待那些身处体制内的信徒。认为他们对信仰不够专诚,对自己的信仰过于低调,甚至认为他们不敢公开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是某种拒绝口里承认的背叛行为。
对于这些论断,我个人一向都不以为然。一是因为,我深知那些貌似对信仰高调的人,一旦真的遇到危机与逼迫,未必真的会持守真理不动摇。
亦是因为我知道,在漫长的救恩历史上,有太多身处体制内的上帝儿女,曾用自己默默的隐忍与坚守,做出过许多并不惊天动地,但仔细想来又无比非凡的成就!
比如,《列王纪上》第十八章里的这一位——
亚哈将他的家宰俄巴底召了来。俄巴底甚是敬畏耶和华。
耶洗别杀耶和华众先知的时候,俄巴底将一百个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个洞里,拿饼和水供养他们。
相信阅读过这一章经文的人,肯定都会被以利亚先知的经历所吸引。他勇敢谴责君王的罪恶,真诚呼吁百姓悔改,更以大无畏的精神单挑四百五十位巴力先知,将耶和华上帝的大能彰显无疑,实在是值得后世钦佩和向往!
但是,在以利亚的辉煌背后,我们不应该忘记另一个同样了不起的人。他,就是俄巴底!
作为亚哈王的臣子,他是一个标准的体制内人士,或许没有指责君王的勇气;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只能忙碌于每天的各种事务中,当然也没有先知以利亚那行神迹的恩赐。
然而平凡的俄巴底,却同样做出了一些非凡的事,那就是他凭着一己之力,竟然保护了上百位忠心的耶和华先知!
可以想象,这件事到底会有多大的风险。只要稍微做事不秘,走漏风声,俄巴底九成九得脑袋搬家。但即便这样,俄巴底仍然如此做了。不是因为他很傻很天真,更不是有利可图,而是因为他本就是个隐忍的勇士,因为他甚是敬畏耶和华!
是的,从那时直到今天,我总觉得无论一个世代变得怎样抵挡神,但只要还能看到像以利亚和俄巴底那样的人,就依然可以看到满满的希望,因为神依旧为祂自己的名留下了义人,留下了甚是敬畏祂的人!
当我们以为自己非常孤独,以为只有自己还在傻乎乎的坚守某些信念时,或许自己的身边早已出现了一些以利亚,更隐藏着一些俄巴底,在和我们坚守着同样的信念,在以不同的方式敬畏着同一位上帝。
要记得,德不孤必有邻。要记得,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既然如此,就算自己成不了以利亚,那就让自己做一个俄巴底吧。以自己内心的敬畏和默默地付出,为其他人保留一份希望!
经文:
亚哈将他的家宰俄巴底召了来。俄巴底甚是敬畏耶和华。耶洗别杀耶和华众先知的时候,俄巴底将一百个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个洞里,拿饼和水供养他们。(列王纪上 18:3-4 和合本)

~END~

本公号所有文章均为作者原创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长按二维码赞赏支持原创
关注即同行 留言即交流
赞赏即支持 转发即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