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19, 2024
spot_img

《碎瓷片》 | 少年小说的另一读法




(英文版和中文版封面对照)

《碎瓷片》这本书我家有好几本,起因是去年我们学校四年级学生在做“市场”探究结题展——“跳蚤市场”,我从当时热热闹闹的校园集市的摊位间来回奔走,把所有孩子们打算卖掉的共读书给全包了下来。别的我不清楚,但我们学校语文学科的共读书目绝对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令我这个乡下来的老师大开眼界。除了自己留下几本以外,我大部分都送给了河南老家的孩子。

在我保存的书里,有一本《碎瓷片》,我当时并不怎么喜欢,觉得封面太丑了,没有任何的阅读期待,翻了几页,但还是读不下去。但我有一个阅读上的直觉,那些一开始读就让自己反感的书,很有可能是因为知识结构过于陌生,作者所要处理的主题和材料我从未接触导致的,也许过一段时间,我会等来喜欢这本书的时候。
 
今年过了寒假,因为疫情,学校加大了孩子们在家的阅读力度。共读书就派上了很大用处。所以我就有机会重新接触这本《碎瓷片》。巧的是,我的同事回江西老家,一路上,火车颠簸,她居然目不转睛地把这本小说读完了,来了之后,我们聊起工作上的事情,第一件事就说起了碎瓷片。南大中文系毕业的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碎瓷片》太好看了!你一定要读哦!
 
再加上我的妻子怀孕期间,也陆陆续续地跟我分享她读这本书的收获。因为我手上事情多,但每次只要跟我谈起这本书,我都会放下手上的事情,听她的分享。这也算是对这本书打下了一点阅读的前奏吧!人要是憎恶一本好书,似乎不需要什么理由,可人要是正儿八经喜欢、认同一本书,那可真是要花废一番功夫。

《碎瓷片》就是这样一本让我不得不写点什么的书,尽管没有人催我写读书笔记,我还是很乐意在我读完全书后写下一点我的收获和未来进一步的阅读兴趣。




01

 作者系何人?


我们先来一张作者的照片。你瞧,如果我们只看中译本的封面和书后面的作者介绍,我们只能想当然地以为,作者是一位美国女士,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和高挺的鼻梁,个子也会偏高一些。但谁知道,作者居然是不折不扣的黄种人,看照片多么和蔼可亲!
 
原来, 作者琳达·休·帕克,1960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乌尔班纳市,她在芝加哥的边上长大。琳达的父母都是二战后移民美国的第一批韩裔美国人,她的父亲是一位计算机分析员,她的母亲是一名老师。和不少第一代亚裔的父母关注的一样,为了尽量融入美国社会,琳达的父母从不提过去的事,在家里甚至都不说一句韩语。
 
琳达从小就聪明懂事,喜欢读书,也会写一点小,甚至有一首还曾经发表拿到了一张一美元的稿费支票。但是她的初高中时代,似乎并没有多少迹象显示,她决心要成为一名作家。后来她在斯坦福大学主修英语文学,在大学毕业后,她就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找到了一份文案工作。
 
工作期间,琳达结识了本·多宾,他是爱尔兰人,职业是一名记者。1983年,本准备返回爱尔兰,坠入爱河的琳达决定辞职,与他同去。回到爱尔兰之后,他们住在都柏林,琳达进入圣三一学院,学习文学。1984年,他们结婚,之后搬到伦敦,进入伦敦大学的伯克贝克学院,1988年取得硕士学位。
 
在伦敦期间,琳达已经快30岁了。除上学之外,她需要照顾两个孩子,为了生活,她还要去大学教英文,还要为广告公司工作和担任杂志社的美食记者。她总是忙个不停。她依然从没有想过要写童书。
 
1990年,琳达随丈夫工作调动重回美国。她还是从事一些英语教学的工作,但就在那段时间,她开始研究韩国历史,准备探索自己的根在哪里,并希望有机会与祖父母取得联系。因此,手上的这本《碎瓷片》之所以将故事的背景放在韩国,但又没具体到哪个年代,就说得通了。
 
我发现,不少作家都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开始动笔写作。就好像时候到了,一个人必须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完成的工作。我在浏览琳达的个人网站时,更加确信,这个作家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因为我们都喜欢凯瑟琳.佩特森,喜欢她那一份对工作的耐心和发自内心的对边缘孩子的爱;我们也都对《记忆传授人》的作者路易斯.劳里的写作技艺赞不绝口。
 

02

这本书好在哪里?

 
网上有有一些读书会都针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了梳理,我观察到,几乎每个带领阅读的老师或者图书管理员,都不怎么留意这本少年小说的主题,换句话说,对于“文体”意识不怎么敏感。这也就直接影响了阅读的导向。
 
假如你把《碎瓷片》误读成一本成长小说,是为了让读者感受书中各等人物身上的品格,比如勇气,比如严厉,比如爱心,那就失去了一本历史小说它的指涉和意图。我认为,这关系到一本书的创作意图:为什么一位美国作家要写一个故事背景在古代(12世纪?书的末尾有一点文字暗示,P163)韩国?为什么要出手写一个专业性很强,必须要经过认真的研究才可以动笔写的瓷器制作上面?
 
如果我们不了解作者身为亚裔的后代,身在一个多元主义文化盛行的文化熔炉,她心中对“根”的那份渴望,我觉得就无法进入作者真正想要藉着写作所要达成的目标,或者我们还不能进入到作者的问题和困惑中。她的身份困惑,或者“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的追溯,难道不正是一般青少年都会迷惘,以至于随着人到中年,不断加深的一个问题吗?当然,我们从书中各色人物身上获得道德的启发,并联系孩子的生活进行讨论:你有过遇到挫折的时刻吗?你是如何克服的?这样的问题看似和孩子息息相关,却离全书的主题和志趣远了一些。
 
历史的面目本来就模糊不清,试问现代人,有谁还记得自己祖上的根在哪里?在过去的时代,几乎每一个家族,若是要延续下去,一定会和某种手工艺绝活或者营生手段相连在一起。比如说,我只是听爷爷讲,我的家族以前是开油坊的,家里养了好多大牲口;我的妻子家,爷爷是专门做空心面、酿醋的。这些手艺不仅是家族生活的保障,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我是谁谁谁的后代,跟我是个做醋的,其实是一回事儿。那时候的人,他们的工作就是他们的生活,两者没有分离,不像我们现代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儿女们更无从知道父母的工作到底和生活有什么关联,只知道父亲坐在电脑前,妈妈抱着手机做微商。
 
从这点,我觉得作者抓住“瓷器”这个易碎的、珍贵的、吸引人想象的东西,把其中的制作工艺,一步步,按照章节的顺序,救赎故事发展的顺序,和书里主角树耳的遭遇巧妙结合在一起,就显得异常出色。当树耳掌握制陶艺术,当他运用自如,他也就可以回家了,名正言顺地回家,找到了自己的根。
 

03

作者如何看待写作这件事?


 
我觉得这一点并非题外话。就像《碎瓷片》里的各位师傅,明师傅从来不偷偷摸摸地琢磨制作工艺,生怕别人偷走学会后抢了自己的饭碗。琳达大方地分享她在写作中的信念和她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换言之,写作是一个公开的奥秘。这是在我们中国作家身上特别罕见的品格。我们讨厌别人说我们模仿了谁,我们更忌讳别人拿到自己不常见的材料,我们也不会敞开心扉传授写作心法,甚至我们的作家都是把写作弄得很神秘,高不可攀,非要有什么非同凡响的才华才可以创作。
 
但琳达不是这样,写作《出事的那一天》的鲍尔不是这样,凯瑟琳.佩特森更不是这样,那么她们都说了哪些公开的秘密呢?
 
就是读、读、读!哈哈,如果你想动笔写历史小说,请你把这个主题的小说读上至少1000本,你再考虑写你的书。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但确实是这样,没有什么所谓的独创性,一定要熟悉故事的内在规律,没有人可以忽略。
 
琳达说,写作是一项高度个人化、具备鲜明特质的工作。对一个人有益的写作建议对另一个人就要做适当变通。但即便如此作者强调两点。首先是写作者的自律。即便是这两点建议,也是得自他处。琳达从作家凯瑟琳·帕特森那里发现了“自律”这个技巧。帕特森女士解释说,她的方法是每天写两页。而琳达呢,则几乎每天都写。每天写大约500个字,对她来说很不错。当然,其他人可能会发现页数或时间量更有用。
 
另外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小说的结构。养成小说写作的结构意识:故事的人物、障碍、人物抉择、环境、结局、人物性格变化,样样不能少。有了这样的意识,当你手上的材料预备充分,你已经有了充分的自由可以信笔写了。
 
所以,当无数的记忆层层叠叠交织在你的脑海里,意味着你要动笔写了,你的根在哪里?你是谁?你为何要写作?这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问题。




参考资料

1.作者小传
https://www.readingrockets.org/books/interviews/park#bio
2.琳达个人网站
https://lindasuepark.com/
3.人物访谈
http://www.adlit.org/authors/Park/4641/



除了《碎瓷片》以外,国内引进出版的琳达的著作还包括了一本传记作品《漫漫求水路》(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13010.html)和她与人合著的一本《十四张奇画的十四个故事》短篇故事集(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64271.html);除此之外,琳达还是一位绘本作家和3部文集的作者。



行走教育 Walking Eduaction





探索新道路,

实践真教育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