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7, 2024
spot_img

我想活出真正的人生——观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SUMMER


看完宫崎骏最新的作品,看到了他想要表达的很多内容,却不知如何总结,如何较为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于是我酝酿了近一个月,先是读了吉野源三郎的原作,看了许多人对这部电影的解释。终于意识到,这次宫崎骏想要表达的,不再是一个单一主题故事。看似是主角的少年奇幻漂流,他进入了一个独属于他,充满了不被解释的内容的“纳尼亚”世界,但这只是其中一个主题的体现和解释罢了。


到我做完这一切工作,二刷电影时,我试着将这部电影和原作中所体现出不矛盾的内容总结为四个字: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在许多时候会被人看作是一根筋,就像宫崎骏,永远在对战争做出反思,不论是在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他不给战争国家好脸色,对中国怀以愧疚。


但他明白世界的恶意,且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个体性,即使对中国有着好感,同样会因为某些中国人的贪婪而拒绝再来这里。



宫崎骏的作品从不是要谁遵照他的方式去过自己的人生,不然他也不会接着影片说出“学我者死”这样的话。这是一种对先辈恶意的拒绝,也是对人性的客观认识。


若我们活着是在学习一个拥有恶意的先辈,倒不如不学习什么,自己在时代的泥潭里重新摸索自己的道路。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已然看到作者利用其中角色的各样隐喻:


如鹈鹕是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不满这个世界,却不得不跟从世界的规矩,最终变成炮灰。


鹦鹉是有文明,有职责,有生活,有礼貌。用崇高的理由做残忍事情的人。不是骗人就是被骗,最大的骗子,最残酷的那位,同样是将自己骗了的人,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凑过去,却发现做不到,并毁灭了一切。



舅公是一个生活十分透彻的人,他清楚世界的规则是如何,也深知自己建造的世界充满了怎样的恶意,因此对于鹦鹉的突然现身并自己世界的崩塌,从未表现出意外,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或者,这个世界的规律,他人的背叛,自己生命的终结,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面对这一切早已坦然,于是一步步引导着自己的后代来到自己面前,想让真人选择是否选择自己的衣钵。他在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满智慧,全知全能的神,但唯独面对终结时显得无奈。他不是对世界无能为力,而是对自己的改变无能为力。


因为世界的积木是凭着自己搭建的,因此即使不稳当也不能再更改了。就像死亡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所爱的人是无法改变的,向往的生活无法实现的那一刻是无法改变的。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无能为力,当许多事情失去掌控时,我们灵魂中年轻的那部分总会不理解,情绪可能会崩溃。


宫崎骏在创作这部作品过程中,其实多次陷入过崩溃的边缘,当他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状况时,当他抓不住灵感脑袋空空时。



舅公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世界如此干脆利落地毁灭时,他十分坦然地接受和面对这一切带来的后果。只在催促真人和火美逃离时显得急切,因为这是他所知道可以改变的对象。


就像他想让自己的后代来接替自己,便是同样的道理。不过这种想法有时会变成父母将自己做不到的期待,强加到儿女身上。


作为后代,要如何回应这样的期待呢?若是被情绪左右,只有叛逆和逃离,然而宫崎骏很明白这一点,他让已经叛逆过的牧真人反思了这一情况,于是他十分冷静地拒绝了舅公。


舅公也向宫崎骏一样,虽然内心有急切,但也坦然地接受了。


事实上很多事情只要处境不同,即使行为的底层逻辑完全一样,显示出来的,被人解读出来的也会完全不同。人生就是这样,不只要考虑处境而已,还要去剖析我们行事背后抱有的心态和底层逻辑。


两个人做同样一件事,同样是追寻自己人生的意义,如果底层逻辑只有一些小小的差别,可能表现出来的结果也会大有不同。当然也有很多行为产生的效果或结果看起来是一样的,但背后的底层逻辑又有着很大的差别。


处境在其中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常常会将自己心态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导致的问题归结于处境,以此来逃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但这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遇到滚烫或是拔凉的事物,我们就是会产生条件反射来躲避这一切。


若我们全凭着条件反射,凭着本能去面对处境和现实时,我们就变成了鹈鹕和鹦鹉,他们只是因着幸运和不幸被分为了两个阶层,产生了两种生活方式,体现为两个物种,却同样跟随本能吃喝掠夺。


只是一个看来野蛮而无理,一个看来彬彬有礼,看似无理的那群家伙又显得可怜,而礼仪之邦背后体现出来的残忍,更加让人发怵。


在宫崎骏的故事里,只有两种人是无理的,一种是还未成长的主角和可怜的正派角色,他们因为还需长大和学习而无法理解身边的事物;一种则是反派,他们自以为理解一切,实际上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死命研究自己错误的真理。


终有一刻,需要成长的孩子会明白世界的真相,接受身边的不公,理解反派的无助,选择活出自己真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原本是一本出版于1937年的书籍,那时正值日本军国主义最为鼎盛的年代。按照这本书的主题,与那时日本人的语境显得格格不入。


那时日本人的主流思想,大抵都是些属于他们的民族主义,以至于他们立志在列国中出人头地。思想、技术上急功近利地学习,资源和领土上则是不择手段地获取。不过这种行为在那个追求进步的时代,并不算什么异类,反而是一种先见之明,也因如此,日本成了当时亚洲数一数二的先进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还是民国,那时我们在思想和技术上都难以与日本匹敌,他们更加趋于现代化,甚至在学术上都开始有了一定的见地。这个情形在这本书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小哥白尼的舅舅就是一个吸收了西方现代化教育后,知识储备非常庞大的一个代表。


反过来看这本书的作者吉野源三郎,同样是那个年代的一股清流,这是一位身处军国主义的和平主义者。谁能想到这本书最后的内容竟是:我想做一个好人,我想将来世界上所有人都能成为朋友。


这样的结论并非天真烂漫,不知道人间险恶的白痴般的理想主义。而是一个认识到了世界之庞大,富足贫穷,战争与和平,目睹了暴力,甚至“背叛”过好友,却被重新接纳的一个少年最终所提出的愿景。



我们习惯于主题明确、解释明确、答案明确的内容输出,于是我们会对于不被解释的事物表现出抗拒。就像一个朋友抱怨自己的生活时,我们看到他对自己谈论的内容有许多盲区时,想要帮他指出来,想着,不理解生活一定是他抱怨的缘由。


可真是如此吗?


有多少情绪是我们明知事情的正确路径,问题的正确答案本应如何,却依旧充满了不满。陷入情绪中的我们,明知答案是什么,甚至是听过,自己说过成千上百回,但依旧不愿接受。


因为我们对生活中的许多不完美不愿接受,就像读者不愿接受一本侦探小说最终的真相,竟是依据碰巧或是略显牵强的设计一般。


可宫崎骏已然是一个不得不面对死亡的老人,他比许多人身上的死亡气息都重得太多,因为他已经在十分切实地触摸它,贴着它睡觉、起床、泡澡,观赏夕阳。


当下的他所秉持的理想主义,是一个看过摸过时间真相的人所展示出来的,他这次讲述故事的方式,像是将人生本身用这场动画表达出来。人生本就是多个主题的,这次宫崎骏的故事就像是一本散文故事集,不过是以牧真人的单一视角去展现。


事实上,我们只需看主角的看见,感受主角的情绪,理解他的行为,便已是非常好的理解方式了。



“我想活出真正的人生”作为一个青年,这可能是对这个名字所提出的问题最正确和笼统的一个答案了,但对于即将长大的我们来说,也是最真切的。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将自己拖了一个月的想法向大家表达,希望我们在面对同样的无助时,看看这个老人给他孙子写的这封信,就像看我们祖父写给各位自己的一样。



2024.5.4







撰文 / 金克

排版 / 金克
配图 / Pinterest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金克
金克
金克的自媒体,会有诗歌、小记等不定期发出。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