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十年磨一剑柄 | 新媒体

十周年回顾系列二


在你的印象里,有没有一次铭记的彻夜未眠?十年前的今天,我大学室友的电脑上,逛着别人的QQ空间,收罗着一段段文字,寻找他们的信仰足迹,汇集在一个ppt上,我称之为《随文宣》,“发布”于我的人生长河,开启了文字侍奉之旅。


02  新媒体


普世佳音与海外校园在去年联合推出了《网络宣教神学》课程,为新媒体时代的文字事工抛下了一个重要的奠基石。可以说,我的侍奉也赶上了新媒体从变迁到蓬勃发展的过程。

 

当时我们选择了最易操作的电子刊物,但确切地讲应该是电子相册,我们从2008年底开始做时,还不是主流的趋势,记得两三年后,《青年文摘》等纸媒也开始使用这种方式制作。

 

最初用的是“Zmark”这个软件,不过,它的导出文档太大、提供的模板太少,没多久便改为“iebook”这个软件。不论是Zmark还是iebook,它们是电脑与阅读的新尝试,音乐、Flash以及动态效果,这些有别于传统纸媒以及静态网页阅读的体验,确实让许多人对它产生喜爱。

 

但iebook的储存文档依然在10至20M左右,并且喜爱阅读的部分读者不太喜欢花里胡哨的设计。我们随后用office的Word软件排版传统图文杂志,以导成pdf的方式,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十年磨一剑柄 | 新媒体
电刊杂志封面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为媒体的内容提供多元的呈现方式,它也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方式。2009年初,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推出的博客功能,已成为大众网络阅读与传播的热门平台,我们也在7月底开启了新浪博客事工,将杂志的下载链接以及部分文章发布于网络。之后,又考虑到这种方式的互动性与时效性更强,便专门设计了专栏,例如“闻点”、“抄抄写写的日子”等栏目,由老同工带领、新同工参与的形式了博客事工。

但据我的观察,博客没有在学生群体中在广泛使用,他们更喜欢人人网等专门针对校园的网络社交平台,而且新浪微博的出现,吸引了大批的大学生,我们也开始参与这种“快”、“短”与“图文”的碎片化阅读时代。而随着大众普及化的智能触屏手机,以及移动通讯网络的逐步升级,人们进入了移动的电子阅读时代,人们对媒介的需求从文字逐渐被图文与视频取代。

我在13年初,与一位做编程的弟兄探讨设计阅读杂志的app,不过他正直研究生的课业中,因此项目进展很慢。等到成品初成,另一个媒体形式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它就是微信推出的公众号功能。

 

考虑到运作成本与传播渠道,我们放弃了继续开发app,选择申请公众号。同时,我们选择性放弃了博客与微博,将大部分的力量放在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上。

这是我过去几年,认识、学习与熟悉新媒体的过程,而其中有三个深刻的体会。第一,团队稳定的重要,文字事工并不是一项短期能够见果效的事,需要一个有共同异象且并愿意彼此扶持、共同成长的团队;第二,选择合适的时机转型,新媒体的冲击之大是社会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手机颠覆了整个阅读方式与媒体形态。然而,过度地追求跟上媒体变化的形式,并不利于形成群体性的阅读群体,更无法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时候不转型、合适的转型比盲目地转型更明智;第三,看重内容重于形式,看重文字的所传递的信息要比以怎样的形式传递信息重要,看重培育正确传递信息的人比开发一个项目更重要。 

 


| 全文阅读 |

01 初上路

所属主题
金马可 谦言
金马可 谦言
在充满问号的时代,言说有答案的文字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