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为什么我要开始读《宗教情感》?

为什么我要开始读《宗教情感》?



今天开始阅读爱德华兹的《宗教情感》,因为我觉得自己在情感方面很缺乏,而若没有纵向面的与上帝的正确的情感联结(宗教情感),就不可能有横向面的与人之间的正确情感。


我对信仰,虽然一开始确实是被上帝的爱所吸引,但信主之后,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或道德/律法上的服从,甚于享受与上帝的爱的关系。而这种责任或服从,则更多地出于想成为一个更好/更属灵的人/基督徒,甚于因着感受到上帝的爱和自己对祂的爱而甘心乐意地顺服——因为祂快乐,所以我快乐。而想成为一个更好/更属灵的人/基督徒的目标,则更多地可能是出于骄傲(与别人或之前的我比较),甚于因着被基督耶稣的美善所吸引而爱慕、渴慕而想要更像祂。


情感产生于关系当中,但我已经习惯于认为我不需要关系——实际上并非真正不需要,而是一种自欺而产生的惯性,或者说这种逃避关系的惯性行为又反过来加强了我的自欺——“我真的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


那为什么我很难去想要建立、经营及享受关系和情感呢?这种不依赖/觉得不需要关系的习惯背后的动因可能有:


1. 惧怕


害怕在关系中被伤害。这种害怕,首先是来自知识/理性上的:从小我对人性就持负面看法,我赞同荀子的“人性本恶”。也像鲁迅一样,我向来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信主之后,更知道罪人越接近,彼此的罪发动的射程就越短,威力就越大,杀伤性就越强。所谓“来吧=互相伤害吧!”


其次,是来自自己的亲身体验:我之所以可以用最坏的恶意揣测人,是因为我自己内心本来就有这样的恶意。当我诚实地观看我的内心世界,我就是那人。


另外,我也亲身经历过在关系中被伤害的痛苦,那就是让人体会到“生不如死”这个词的涵义。当然,我也将这样的痛苦加给了身边的人,看到他们痛苦万分或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内心除了涌起那种惩罚和报复的快感,也惊讶于罪的威力。


同时,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或近或远、无数相爱相杀、爱极生恨、眼泪、仇恨、苦毒、怒气交织的故事,而两情相悦、琴瑟和谐且持久不变的爱的关系只是在童话中才有的故事,又或者有,但我没亲眼看到过,有或者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也不相信这样极小概率的事件会这么幸运地落到我头上。


2. 骄傲


我觉得我不需要关系。理性和冷静是好的,感性/情感/情绪是不好的。如果需要让自己快乐,不需要藉着风险极高的“关系”这一工具也可以。我靠自己就可以,或者靠自己找到的某些鸡汤就可以在情感上自给自足。甚至我一度认为不需要“soul mate”,因为我就是我自己的“soul mate”,一个多重人格、雌雄同体、并自以为独立强大的怪物。:)


3. 功利心


我缺乏情感或者说逃避情感/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目的性太强。关系只是我达到目的的工具,如与上帝的关系是“我能够变得更好”这一目的的工具。虽然与上帝的关系越好,自然近朱者赤,且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之下,想变不好都难,但一旦本末倒置,好的东西在我心目中就变成了超过上帝位置的偶像,而我就被它所捆绑、所辖制、所操控了,而值得努力追求的、真正的好东西反而被我轻看、忽略了,就如买椟还珠,你说是不是真傻?


而且目的性太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失去了过程中的享受。就如DIY的乐趣就是在于动手的过程,而不是做成的成品关系与其说是一种追求达到的状态,不如说是追求本身这个过程。如果登上山顶是我的唯一目的,一路上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各种美丽风景就一定会错过。即使达到目的后我可以一览众山小,那相对于我错失的无数风景,这一幅风景又有多大的价值呢?


4. 怕麻烦


在这个短平快的时代,关系是一件耗时耗力、劳心劳力、代价极大且风险极高的事。何况现在关系的仿制品和替代物层出不穷,虽然没有一件或多件叠加就能够达到好的关系会带给人的满足和愉悦感,但某件或某些仿制品或替代品也许能更快捷、更便宜、更轻松地让我尝到一些甜头,而我会觉得它们的“性价比”会更高。所以,每当我想到要付出那么多代价、牺牲那么多自我去建立、追求、经营一段我还无法控制结果的关系,有价值吗?有意义吗?值得吗?于是我就又去实践我的座右铭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


以上四点是我的反思,也让我看到我和上帝的关系也是如此:不远不近、不冷不热、因着基督徒的责任和守律法的压力,我会使用一些管道与祂亲近,但不是如痴如醉地享受、也不会如饥似渴地慕求。在这段关系中,我情绪稳定、客观冷静。凡事第一反应还是先想到自己,受到良心责备后再想到祂;遇到难题,也是先靠自己,实在不行再来求祂。


我和上帝的关系也反映在我和人的关系上:不远不近、不冷不热,我不要太投入,你也不要太依赖。因着基督徒的责任和守律法的压力,我会试着去爱人,但总是有三分保留,总是先为自己想好退路。在关系中,我希望我情绪稳定、客观冷静。凡事第一反应还是自我中心,圣灵光照后才/也会认罪悔改;遇到困难,先靠自己,求人是最后一步,更多的仍然是实践我的座右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然而,就关系中的惧怕而言,实际上是惧怕付出爱而受伤害,C.S路易斯是这样说的:


“爱,真的是一件会受伤的事。不论爱什么,你的心势必绞痛乃至破碎。假若你想要保有一颗原封不动的心,你就不应把它交给任何人,连动物也不行……不愿选择爱或者冒险去爱的话,就是选择了地狱。在天堂之外唯一能让人彻底安全而免除一切爱所带来的危险与不安之处的就只有地狱了。”

的确,在这罪的世界里去爱,就是一件一定会受伤的事。但既然如此,我就会生出两点疑问:

1. 上帝之子耶稣却明知而为之,道成肉身到这个世界来爱我这个罪人,于是受伤、受苦、受难、受死。这值得吗?有意义吗?


2. 祂又呼召我也来爱罪人,似乎也定意要我受伤、受苦。如果祂爱我,为什么又要我重走祂的爱而受伤之路?祂自己经历了爱而受伤,也明知道我去爱也会受伤,为什么祂还是要命令我去进入关系、去爱人?


我也尝试着去回答自己的问题,对自己说话——这是自我辅导的一个重要环节:保罗.区普说:你不要光听自己说话,你要对自己说话。在你的生命中,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有影响力,因为没有人比你自己说更多的话。而你对自己所说的,形成了你的生活方式。


我想,既然“上帝就是爱”,爱是祂的本性,祂不能不去爱。祂的爱充充足足地、丰丰满满地流淌出来,这本性自然地带动着祂去爱祂的创造物,哪怕是悖逆祂、与祂为敌的罪人,祂也“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而且,祂很清楚,“爱是永不止息/永不失败”(Love never fails. NKJV & NIV)。即使过程中会受苦、受伤、甚至受死,但爱永不会失败,祂必定成功救赎祂的选民。所以,“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是一定要发生的,也是一定会成功的,而且对于爱而言,爱的救赎是无价的,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而既然基督因着爱,已经成功地救赎了祂的子民,打破了罪的权势,并战胜了罪的后果——死亡;既然祂已经为我赢得了这场胜利,那么祂呼召我去清理战场,重建爱的家园这一工作就不是把我置于险地,不是定意要让我受伤、受苦,而是让我去享受这爱的胜利的果实。


为什么我要开始读《宗教情感》?

                                                                                     (图 by 小兵姊妹)


巴克斯特说:“爱,是工作,也是工价”。上帝创造的关系本来是极美好的事物——就像三位一体的上帝,圣父、圣子、圣灵之间那完美合一、甜蜜美好的爱的关系——上帝也想让祂所爱的人类享受这一美好的爱的关系,所以祂创造我们也在关系当中。上帝起初把关系赐给人的时候是出于上帝爱人的美好心意,是为了让我们来享受的,只是因着罪的缘故,原本爱的关系被破坏了,所以罪藉着关系发出它的毒气,放出它的利箭,伤害到在关系当中的人。


既然耶稣基督已经在十字架上战胜了罪,也包括关系当中的罪,那么我与上帝的关系已经没有罪的隔绝、是畅通无阻的了,上帝的爱可以在我这管道中自由地流动、流淌,那么,自然而然,祂的爱就要流淌到我身边的人,流淌到我与人的关系当中。所以,现在我爱他们,实际上,并不是我的爱,而是上帝的爱在爱他们,只不过藉着我这个管道而已。因为上帝的爱大有能力,“爱是永不失败”,所以我还担心什么呢?上帝的爱包裹着我,谁还能伤害我呢?上帝的爱在爱他们,他们的回应是对上帝的回应,并不是针对我的,又怎么能够伤害到我呢?


所以,上帝呼召我去爱,绝不是因为不爱我,绝不是想让我受伤、受苦。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上帝给我钱去下注,说:输了算祂的,赢了算我的(当然,祂也不会输)。祂想让我去享受不再受罪掌权的关系中美好与甜蜜,并保护我免受罪的伤害——只要我把眼目定睛在祂身上,知道我去爱的动机是回应祂的爱,知道我去爱的源泉和力量来自祂的爱。


我本来就一无所有,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我的一切都是上帝所赐的,包括我可以去爱的意愿、能力和资源,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除了地狱,都是恩典,我还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


我愿有这“敬虔的爱的情感”(自译,Religous Affections);我愿每天都渴望与主亲近;我愿每天的读经、查经、祷告都是为爱吸引并驱使的主动渴慕,而不是因着责任或道德/律法压力而不得不去做的被动、重复的惯性形式;我愿这爱的情感总是让我迫不及待、积极主动、察言观色;我愿这敬虔的激情让我不再惧怕、全心投入、享受过程、预尝完美;我愿“爱杯满溢”,愿我这爱的管道中没有堵塞,上帝的爱可以自由流淌,而我在其中更加经历且享受那源源不断的神圣之爱!哦,想想看,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感受!那么,以上帝为乐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吗?

最后,我愿能好好地读完这本书。:)


为什么我要开始读《宗教情感》?


你们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1:8)

所属主题
姊妹辅导姊妹
姊妹辅导姊妹
姊妹的个人分享,体裁不限,原创为主。欢迎投稿。要求内容及情感真实,合乎圣经教导,不违背基要真理,可以彼此安慰、鼓励、劝戒、造就。“老年妇人......用善道教训人......指教少年妇人。"(提多书2:3-4) 公号:姊妹辅导姊妹 微信号:MakeBacaASpring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