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细语如斯】对事,也对人

lumuxipan
lumuxipan

对事,也对人

2021.10.19

作者 / 如斯

管理二字,管是规则,理是方法;管是硬指标,理是软实力。管,针对事;理,针对人。常说“对事不对人”,这话是经不起推敲的,往往是说话者想表明自己客观的态度而已。实质上,事与人永远不能泾渭分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血肉相连。

lumuxipan

常识与共识

1

最近,学校在进行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说到“常规”这个词,因为常用,熟到不能再熟,往往容易不求甚解以为解。一般行业都有职业常规要求,这是职业发展多年沿袭下来的必要规则,是基础性和规范性的要求,是职业稳定性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知名的英国BBC电视台制订了一个厚厚的工作手册,是一套标准行为规范,它不吝篇章,不惜笔墨,就是为了使工作放置于标准之下,从而保证质量。

学校针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要求,与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有关。教育行业曾经有一项评比——教学五认真,就是从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评价学生五个方面,全面评价教师工作。

五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备课。备课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因此,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认真备课要做到深钻教材,研究教法,制定教学计划,教案课时准备充分,使课堂教学不打无准备之仗。

常规工作检查中,针对备课可查的,除了推门课,就是教案。推门课带有随机性,普遍性不强;教案检查就比较方便,覆盖面也全。不过,一部分老师对教案,存在错误的认知,因而产生一些不合教学常规的行为。

错误认知之一:教案应学校教学工作检查而存在。于是部分教师对写教案,存在敷衍的态度,教案潦草、粗放、质量差;或者,从网上下载充量。

错误认知之二:教案对课堂教学没用。于是部分教师把教案与上课的关系处理的是分裂的,案是案,课是课。

那么,教案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写教案呢?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两个角度考虑,都需要全体教师达成一些共识。

教案,仅是备课工作的部分呈现,是教师备课工作执行的提纲,是教师对一堂课思考、处置的有形体现。类似记者的采访提纲、厨师的操作流程单、导演的拍摄脚本……

教案使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有效结合,使之具体化;教案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使之科学化、效率化;教案促进教师个人成长……

lumuxipan

好教案

2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是好教案呢?

首先,好教案的基础是规范。教案基本要素齐备:周次、节次和上课时间标明,教学过程完整等等。

其次,好教案一定有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教案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书面呈现,无需面面俱到,只要提纲挈领、环环相扣。

教学过程有六个基本环节:准备、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评价。我们学校要求的必备环节是:课前温习、新知导学、课堂小结和当堂反馈。基本把六个基本环节包含在内了。

第三,好教案要有高质量的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言简意赅,揭示本质。就个人而言,常常反思的人,是不断成长的人。一个人,如果不懂的反思,认知固化,遇事外归因,必定难以提高。

最近在看柴静的书《看见》,感触颇深。这是一部记录柴静个人成长的书,事件有看头,文字有嚼头,字里行间透着作者的诚意和恳切。

lumuxipan

书的序言第一行提到一个人,书的第一章开篇又说他,最后一章单独为他,这个就是:陈虻。他在央视新闻部如史般存在,是被柴静、崔永元等优秀主持人视为导师的人物

关于个人成长,他有几句真知灼见:

我们相信教育学的一个原理:自我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胜于他人枯燥乏味的说教。

这(总结)不是交给领导,也不是交给父母的,也不是拿来给大家念的,就是自己给自己的总结。

反思,就是一种自我教育;反思,就是一种回望后的总结。人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提升点,并为之寻找解决之道,想不成长都难。

lumuxipan

教师反思

3

教师是传统行业,工作琐碎平凡,日复一日,节复一节,重复性强。有句话说:“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专家 。”如果这个重复是复制的话,只会是低端重复,毫无成为“专家”的可能。老师们如果日复一日,重复低效课堂,即使到青丝挂霜,在工作成绩上,也难逃碌碌终生的命运。所以,简单的事仅仅重复做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做。通过反思后提升再做,才能成为专家和赢家。

作家王鼎钧说:“学而时习之,催人成熟,防人衰老。”每位愿意成长的老师,都要抓好“反思”这把金钥匙,“教而常思之,助人成长,防人愚妄”。

常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就是失败,只有失败后的反思和改变,才能获得成功。光失败,不思考原因,注定失败永远还是失败,不能成为成功。

学校对教案的要求,重点强调“反思”,其目的,除了注重教师个人成长,还通过抓教师上课后的反思,倒逼教师反思目标确定的合理性、教学环节的可行性、作业设置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因此,教师的反思,可以从总结成功经验、思考本节课提升点两方面入手。其中,思考提升点是重点。通过对目标、教法、学情、环节和作业等的聚焦,思考解决之道,为今后课堂的提质,做了很好的自我修正与提高。同时,反思不必面面俱到,力争切实有效。

关于目标的反思。

目标,是课堂的标杆,是指向。每节课的目标,每节课的指标。写下来的目标背后,体现着心里面的理念。

一节课的知识,可获得点很多,教师对这些知识可获得点的选择很关键。如果什么都想获得,最后什么都得不到。选择这节课的可获得点,体现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零敲碎打能力,体现教师对学科考试研究的驾驭能力,体现教师对学情的掌握情况……所以,通过当堂反馈,去反思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非常有利于后面课节的效率提升。

lumuxipan

对事,更是对人

4

其实,我们不是在修改一个教学动作,要改的,是自己这个人。

如果通过指出教学行为的错误,告诉老师正确的东西是什么,找到修改的路径,那么老师自己想改的,就不仅仅是教学行为,改的是思维方法,改的是认知体系。

如果你觉得上课前费心,你能够上好一堂课。

如果你觉得上课后费心,你能够成为一个好补丁手。

如果上课前不费心,上课后也不费心,你该离开了。

如果你上课前也费心,上课后也费心,你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

心先对,课才对。因此,说“对事不对人”是不对的。要想事对,首先人得对。说“文如其人”,对教师而言,应该是“课如其人”。既然课如其人,首先人得对,课才能对。

在不少人的认知体系里,对指出其错误这事儿,会认为是“挑毛病”或“针对我”。如果你这么想,就错谬了。你的认知体系和思维模式需要调整了。这样的人,仅仅改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用,需要从认知深处动手术。

从学校工作来看,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质量。质量从何而来?依托于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日复一日的教学,就像十指捧水,如果每个指缝间都往下漏,捧起来就会两手空空。同样,我们如果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抓紧,有一个基本的质量追求,那些好思路才有可能成功。这样,学校当然要从管理入手,从规范入手了。对存在问题的教学行为,提出调整意见和要求,就是所谓的“挑毛病”。

双减之下,质量不减,需要老师们把抓紧每个环节如何做?

请学校的领导们和组长们充满诚意的、逻辑条理清晰准确的、极富建设性的“挑毛病”。领导应该是善于发现问题、给出建议的人。

双减对老师的冲击很大,老师如何适应和调整呢?

依然要从教学行为去推想教学理念,就是你脑子深层的东西。应试教育之下,才会产生题海战术和耗时训练的教学行为。“双减”之下,标准有变,教学理念要调整。首先打消教师无所适从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带出的教学行为是凌乱的。我们需要在自己里面植入对新政策的理解,然后教学行为就会渐入有序。在这样的变革中,我的建议是,大家先从最基本工作做起,规范为先,保温过渡,观察前行。

另外,从听推门课过程中发现,课堂上个别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教育方式生硬,效果较差。我们在纠正学生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端出平静的态度,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带着细节的事实呈现,用为人师者的期待力量,用无可辩驳的是非观,综合归正学生。

总之,客观真实,主观真诚。

lumuxipan

成长,要有承受被挑毛病的基本耐力。

人对了,事就对了。

双减不减质,老师在路上!


 lumuxipan

君着一抹凝视

还您一份宁静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号

lumuxipan
所属主题
如斯 鹿慕溪畔
如斯 鹿慕溪畔
愿您能读出诚意和真心、爱和真理……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