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下的石门坎
論文簡介
柏苗/编写
袁振傑
錢俊希
朱竑
Abstract
(摘要內容及關鍵字的中文省略)
——来源:《地理學報》第七十期:47-67 (2013)
筆者個人特別喜歡這篇論文,作者通過“石門檻苗文”在我們這個時代下的命運,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鄉村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的“邊緣性”,造成這種“邊緣性”的原因很多。如果要追溯歷史問題,我們可以追溯到石門檻苗文的創制階段,因為它與西方人息息相關。作者闡述了石門檻苗文在新時期裏的遭遇,阿卯的“苗文保護運動”、民族文字認同、民族文化認同與大時代下的文化之間的張力與摩擦,至今思來,仍然沒有過去,將來一段時間也不會過去,且會處於更加被動與危險的一個時間。想要說的很多,但不再贅述,最後說幾句話就可。
石門檻苗文,其生命深深紮根於阿卯社會中,這種阿卯最先擁有的文字體系,自有其深厚的民族土壤。這種由中外人士,不同民族人士共同研發的文字,生命裏依然旺盛,並不會落後這個時代!
注: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分享更多有关此文章的内容,如果有人想要阅读这篇文章,可以通过公号,私信笔者!
作者簡介:
袁振傑,2018年畢業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獲哲學博士學位;本科就讀於中山大學,專業為人文地理學,碩士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人文地理學碩士畢業),師從朱竑。研究方向為社會、文化地理學(教育地理學,宗教地理學和安全地理學方向)、城鄉關係和中國社會轉型研究旅遊背景下的“人-地”關係研究、混合研究方法及研究倫理。2018年12至今,任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華南人文地理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錢俊希,1987年11月生,2013年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獲得地理學博士學位,現任香港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城市公共空間研究、城市地理、社會文化地理、文化經濟地理。本科就讀於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導師為朱竑教授、Werner Breitung教授。2013年9月,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theLived Environment, School of GeoSciences,博士,導師為Jane M Jacobs 教授、Tom Slater 博士,Eric Laurier 博士。
朱竑,1999年獲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現任廣州大學華南人文地理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供職於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兼任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地理學會理事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衡陽分中心第一屆科委會主席、澳門科技大學客座教授、廣東省本科高校地理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等學術職務,《地理科學進展》副主編、《地理科學》、《旅遊學刊》、《人文地理》等雜誌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