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7 1 月, 2025
spot_img

二鱼:从《罗刹海市》看各种骂的姿势——你到底要怎样骂


讽刺是一种艺术,自嘲是真正的谦卑

昨天,美国的张老师把他写的《罗刹海市》“随想曲”发给我,我才知道有这首歌,怎么影响力已经大到海外华人圈了,一看网上也才知道这首歌火得一塌糊涂,大概的爆点是刀郎报仇十年不晚,这首歌是对那几个人的回击。《罗刹海市》来源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说的是中国向西两万六千里,有一个罗刹国,这个国里是非善恶美丑都是颠倒过来的,以丑为美,以美为丑。我看网上已经有很多解读,这里面就不赘述,着重提一下:“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想特别说一下勾栏,勾栏是宋元时期的娱乐场所,而不是网上说的妓院,当然古代的艺人很多也叫艺妓,卖艺不卖身,身份低微,这句话的意思是下九流的戏子也来扮高雅,太监也好威名,也有是非颠倒之意。“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马骥是《罗刹海市》里的男主角,本来英俊,但在这个颠倒的国度里成为最丑之人,只能以墨涂面。后遇到龙宫三太子,与龙女为婚,才有幸回。“生儿维特根斯坦”这句话就有点意思了,怎么把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带上了呢?为什么不说叔本华,不说加缪,就算是为了押韵也可以说海德格尔啊,为何偏偏说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主要的哲学见解是:语言的边界就是人类认识的边界,所以这个世界的所谓真相,只不过是人类语言所能表达的而已,也许根本就没有真相。所以最后一句“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把这首歌推到了哲学高度。


此歌用爬山调来唱,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原生态民歌调性。但它之所以轰动网络,乃至引起海外华人圈都热烈讨论,还是因为那英等人十年前的讥讽,而刀郎骂不带脏字还颇有文化味道的还击, 很具有戏剧的张力,再加上讽刺的是娱乐圈,那就更有看点了,一下子就冲上了热搜。其实不仅是娱乐圈,很多圈子都已经形成了酱缸,他们成为“导师”,背后更多不是能力的体现,反而让后来者出头变得困难和不透明。


在这一点上,学术圈,职场圈,慈善圈等也并不比娱乐圈更干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是娱乐圈时常被关注而已。


每个人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委屈,遇到负面情绪,有些是自己原因,有些是他人的原因,或者皆而有之。负面情绪需要疏导,所以才有骂,今天想着重说说,几种骂的境界


先说两种很LOW的骂人姿势:


1.愤怒:自恋式暴怒。


像街边大娘吵架一样,甚至问候母亲。现实中,很多人没有胆量或面子当面开骂,所以选择网暴的方式,其实这是同一种。这种愤怒的骂人,到最后你会有很强的虚空感就像一个巨婴,当发现你的愤怒,暴怒后,世界空无一人


2.义怒:唯我独尊。


我前几天和郭教授去看一个项目,这个教授带着他的三众公司刚开始还很顺利,后面因为收款不顺利,导致这个教授一路上都在发脾气,但他找的理由又不是因为收款,而是说其他人没有听他专业的建议,他关爱社会,却唯我独醒。最后把自己都感动了。这样的“义怒”比第一种自恋式暴怒更可怕,因为他把自己抬高到了神圣的姿势,这样的义怒会让他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只看到镜中扭曲的巨人。


这两种骂人姿势都是负面情绪的宣泄,宣泄完了以后,除了发泄后的生理快感,内心会留下苦毒,长此以往,会越来越愈发严重很多人年轻时脾气还好,越老越像一个犟老头,就是因为这样的情绪积累经年日久,再加上光阴不多,人会在这样的负面情绪中加速衰老。


接下来的两种骂人姿势,就是都这种负面情绪的消解。


3.讽刺:让骂人成为艺术


刀郎的这首歌就属于这一类,现在刀郎还没有官方回应。如果有人问刀郎,《罗刹海市》是不是讽刺那英等人,或讽刺娱乐圈,我想刀郎一定会否认。如果讽刺是针对一个人几个人,就降低了讽刺的格调了。他讽刺的是一种现象,一种人性。是普世拥有的浑浊,用一种幽默或比喻的方式一笑而过,在讽刺的那一刻,你会发现所有的高高在上,所有的假教师都被解构,都成了“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讽刺就是把颠倒的世界揭露出来,就像把罗刹国骂得体无完肤,还不带一个脏字。张坦老师说“风者讽也”(本文后会附上张坦全文),讽刺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不信你看看郭德纲是怎样讽刺主流相声界的。


这首歌很多人只分析了歌词,却忘了他的音调,这种带有西北原生态民歌风味的爬山调是最适合讽刺的,笑骂由人,包括陕北民歌,宁夏花儿等很多都是底层百姓千百年来对命运的讽刺,极有生命力,这才是原生态艺术最迷人的地方,它不歌颂,而是让心底的苦,笑着流出来。


和前两者骂人姿势不同,讽刺是把负面情绪消解了。不针对任何人,正眼看那些人一眼,你就输了。这才叫释然。


4.自嘲:真正的谦卑


讽刺毕竟还有主客体,自己是讽刺的主体,他者是讽刺的客体。而自嘲是把自己也拉入了讽刺的对象。我和别人一样,都是不值得一提的,但又都是幸运的。


有一次,台湾金马奖获得者凌峰被问到为何那么多男生这么喜欢自己,他说因为自己的长相收到男生的热烈欢迎,但却使女生达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


这是真正的自信。因为他说自己就像在说别人一样。真正的谦卑不是低看自己,而是不看自己。你就会发现,苦毒并不存在,因为你只是一个器皿,让光流淌进来,所有阴暗的角落都照亮了。


附录:

《罗刹海市》“随想曲”(张 坦)

这些天罗刹海市里十分热闹,十年磨一“刀”的某郞投下一枚“集束炸弹”,炸得音乐圈人仰马翻,引得老夫也要瞧个“豁皮”。

实话实说,这"靠山调"并不“悦耳”,但抓住了罗刹国音乐传统的精髓--风者讽也。所谓“采风”,并非只是收集民歌曲调,而是听取民间呼声。《易。观》卦象语义为“风行地上”,推衍为观民设教,因俗教化。所以 让一些人听着“刺耳”也就够了;如果能刺破一两个文化泡沫,甚至引发一场音乐革命(注:非“颜色革命”,千万不要上纲上线),那么,它就可以华丽地从“流行”转身到“经典”了。

罗刹海市雅称"文明古国",从来讲究"文化自信"。这"自信"两字真是画龙点晴--自己相信就行了,哪管它是否是客观真理。于是,文化圈就有了称为“X国特色”的“码头文化”现象。

“码头文化”是由“大一统”的“帝王文化”引申出来的。X国有一种现象,凡事不是最懂的那位说了算,而是地位最高的那位说了算,叫做“位高权重”。各行各业就是一个个“码头”,“码头”的“掌门”称为“舵爷”,“码头”内的事由“舵爷”说了算。音乐界自然未能免俗,“舵爷”宣布你的音乐不是音乐,那么你这个音乐人就被判了死刑——在“码头”内永无出头之日。这样,X国音乐界的高度,实际上就取决于“舵爷”理解音乐的高度和他性格的宽容度。

“码头文化”严格来说也不是“舵爷”一个人说了算。“舵爷”是大伙捧上去的,“舵爷”也就需要拉圈子找打手。圈子里面的“文人相亲”,圈子之外的“文人相轻”。于是,“混圈”就是那些不着调的“音乐家”们的努力方向;“亲们”唯“舵爷”马首是瞻, “亲们”打压“轻们”也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老夫不懂音乐,又想附庸"风""雅",虽不能如夫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然《罗刹》一曲余音绕梁,也让人感叹几句三字经:

靠山调,不着调;罗刹国,无杂音。

蝉位高,声鸹噪;风雅颂,郑夺雅。

红黄歌,随喜乐;听不惯,塞耳朵!

愿说的比唱的好听,也愿唱的比说的好听!

二鱼:从《罗刹海市》看各种骂的姿势——你到底要怎样骂


所属主题
二鱼剧场
二鱼剧场
讲述每个微小个体心底最真实的声音,那里有我们的伤痛、眼泪、温暖、喜乐和盼望。“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圣经·诗篇》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