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萧三匝:一嗓子能不能喊来同道

萧三匝:一嗓子能不能喊来同道


我做了近20年传媒,常常招聘记者,现在又开始招记者。什么奇葩应聘者都见过,总是苦于招不到合适的。这几年,这种感觉尤其强烈。我不明白,中国这么多大学有新闻学院或新闻系,为什么招到合适的记者就这么难。

 

我不想吐槽那些我见过的奇葩应聘者,这里只想说说我到底想招什么样的记者:

 

1. 要有文字天赋,要热爱写作,热爱传媒。

 

年龄越大,我越相信天赋比什么都重要,老天爷不赏你这碗饭,再怎么努力都没用。写文章这事儿,说起来玄之又玄。比如语感的细微差别,就不是言语能说清的。有天赋的,多读经典文章,自然就明白了。没天赋,再怎么手把手教,最多也只能文通字顺而已。但要做记者,仅仅文通字顺当然不行。所以,首先要有天赋。

 

有没有天赋,自己知道。即便自己不知道,但“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别人都能看出来”。所以不妨问问你身边的朋友,你有没有文字天赋。如果没有,建议你干脆打消干这行的念头。况且,干这一行,肯定发不了大财。

 

有的人有写作天赋,但未必喜欢写。或者太字斟句酌,总是希望长时间憋,憋出一部《红楼梦》来。这都不行,记者是职业写作,哪个媒体都会考核发文数量,所以你必须热爱写作,而且动作要快,最好是倚马可待。

 

2. 要有思想框架,脑子里有一把尺子。


很多人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认识是错的,以为“记者”不就是记录者嘛。如果记者只是记录者,那与秘书、速记员有什么区别?记者确实也是记录者,但社会上每天发生的事情无数,你记录什么呢?你只能记录一部分。这就是说,记录什么、不记录什么、从哪个角度记录,你必然有所选择。

 

接下来的问题自然就是:你用什么标准选择?

 

这就涉及到思想框架的问题了。换言之,你脑子里得有把尺子,用这把尺子来衡量刚刚发生的这一堆事儿哪个值得写,从哪个角度写才有意思。你不能脑子里空空如也,或者脑子里一团乱麻。脑子不清爽,结果必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让人看笑话。

 

所以记者本质上是思想者、提问者、议题设置者,记者是站在受众角度提出受众关心的问题,并通过采访回答了问题的人。媒体是干什么的?设置议题,报道事实的。

 

如何建立思想框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但有两点逃不过:1.多读经典著作;2.多思考。我不相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建立完善的思想框架,也不相信一个热衷于读《故事会》的人能有什么思想深度。要建立思想框架,总得读上百本经典著作吧。遗憾的是,我所见过的应聘者,大多数都没怎么读过除了教科书之外的经典著作,这是真正要命的事。

 

我曾出过一个面试题,百试不爽,任何面试者都没法不懂装懂。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面试者有几斤几两昭然若揭。当然,我不会在此公布这个题目。

 

对于一个财经记者来说,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框架,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储备是必须读的:1.中国通史;2.中国思想史;3.中国近现代史;4.改革开放史;5.西方通史;6.西方思想史;7.人类科技史;8.中西哲学;9.经济学;10.政治学(含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11.法学;12.金融学。

 

为什么要有这些知识储备?因为你必须对中国和西方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其中分别有那些经验和教训,现代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及如何有效运转的等方面有充分的认识,才谈得上建立完善的思想框架。当然,任何列举都难免挂一漏万。

 

3. 敢想敢干,腿脚勤,能交际,脸皮厚。


光有思想还不行,做记者,还要有结合实际的创新想法。记者首先要过选题关,没想法的人根本过不了选题关。你要是习惯于听命令,不喜欢独立思想的,那真不适合干记者。

 

记者与作家都是写文章的,但二者有相当大的不同:作家可以独坐书斋思接万里、下笔千言,记者写的是非虚构作品,写的内容必须通过采访获得。所以记者腿脚一定要勤快,要经常往外跑,坐在家里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往外跑是为了采访,必须接触人。记者的工作之一就是主动接触人、认识人,要能快速和陌生人交上朋友,让对方愿意敞开跟你聊。所以我常说,好的媒体人一定是社会活动家、交际家,与什么类型的人都可以交流。有些人不太好打交道,记者就要想办法让他接受你的采访。办法很多,比如深入研究被访人的兴趣点、社会关系等等,不过这还不够,记者还必须脸皮厚,要敢于死缠烂打。性格过于内向、腼腆、羞羞答答的,绝对不适合干记者。做记者,情商要高。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交际能力强的人,比较容易油滑,所以有些人干记者时间长了,就成了老油条,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趟平。这是不自知。记者不是掮客,好记者必须做到“外圆内方”,“外圆”只是方法,“内方”才是职业精神。上面说过“记者本质上是思想者、提问者、议题设置者”,瓤子里不“方”,没有操守,是做不到的。记者要成为“思想者、提问者、议题设置者”,不仅要“方”,而且必须学会平视一切人。太多记者喜欢仰视了,见到个头衔带“长”字的、带“总”字的,就满脸谄笑,恨不得跪下去,丢不丢人呐。

 

说到这里,基本上就说完了。于是插播一条广告:

 

《企业观察报》招聘记者,条件:
1. 有文字天赋,热爱写作,热爱传媒。
2. 有思想框架,脑子里有一把尺子。
3. 敢想敢干,腿脚勤,能交际,脸皮厚。
4. 30岁以下,有在市场化财经媒体工作两年以上经验,会写故事。
工作地:北京。待遇面议。有意者请留言,并提供代表作。
非诚勿扰!

 

前三条不用说了,为什么加第四条呢?因为:

 

1. 年龄太大了跑不动,设置一个年龄界限是必要的。

 

2. 商业财经记者有一定的专业门槛,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干的。既然是财经媒体招人,有经验就免了初级培训阶段及相关成本,我们也可以根据你以前的作品判断你的水平。

 

3. 记者是写事实的,不是讲道理的,必须能把故事讲好。更准确地说,记者是通过讲真实的故事自然呈现道理的。之所以强调讲故事,是因为现实中很多记者只会讲官话、空话、套话,不会讲故事。

 

如果你仔细看上述要求,你会发现,我们不看重的是你的学历、专业、性别、籍贯、家庭出身……

 

如果你认为自己符合上述条件,欢迎你加盟。在这里,你将得到:

 

1. 大型企业采访资源
2.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看中国的视野。
3. 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文化熏陶,同事之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
4. 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更重要的是,共享收益的平台。

 

一句话,我们想把你、也有能力把你打造成名记。说句俗话,你若真的有才,尽管放马过来!我愿意为你牵马坠蹬

 

写到这里,情绪来了,照抄一篇曹操的《短歌行》表达心情: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通过我公号来应聘者,本都是我朋友。如果你最终入职本报,咱们的关系就不仅是朋友了。换言之,工作中,咱们该严格要求还得严格要求,咱们首先得讲法治,得尊重制度。这一点,还是事先说好比较好,因为我在这方面有教训。

 

本文就是一篇招兵买马的广告文案,没想到写得有点清奇,连我自己都醉了。嘿嘿。如果你也醉了,可以赞赏的噻。哈哈。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