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 1 月, 2025
spot_img

赦免他们

    甘地曾说:“我喜欢基督,但我不喜欢基督徒。” 耶稣在受难之前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他们不晓得”,“晓得”原文是完成但仍然持续再做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他们对自己已经完成做的事不知道,而现在他们仍然持续在做他们不知道的事”。因此,就出现了兵丁拈阄分他的衣服、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府的人嗤笑他、甚至和他同钉十字架的一个犯人也讥笑他,而这些人都包括在“他们”之中,耶稣就是要我们赦免这些人。
   兵丁代表的是执行者,他们应该属于真不晓得者,按照我们的思维模式叫“不知者不怪罪”,但他们却犯了羞辱耶稣之罪。或许对兵定来说,既然被判十字架,那么肯定“罪有应得”,与其说是羞辱耶稣,还不如说是伸张“正义”,但耶稣说“赦免他们”,不论他们之前或者继续干什么?
    看一下站在那里观看的百姓,从人数比例上看应该占大多数,他们中大多数之前都无奈地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并且大声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彼拉多这才照他们所求的定案。但耶稣依然教导他的门徒“赦免他们”。不论是百姓无知,还是他们可能盲目地起哄,或许他们也可能是为了维护所谓的“正义”,毕竟这个人说了“亵渎”的话,但耶稣依然选择“赦免”。
    相比兵丁与百姓,官府里的人最有可能属于“知晓者”。他们嗤笑说:“他救了别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
   “嗤笑”这个词语在新约中只有路加使用过两次,第一次是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十四节“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因此,“嗤笑”实际上就是公开讽刺挖苦的意思。
    那么,官府里的人他们之前干了什么?他们竟然如此讽刺耶稣呢?路加福音也有交代,“在从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就是这样一类人,耶稣依然选择“赦免他们”。
    最后一个罪该钉十字架的犯人也在讥笑耶稣,耶稣依然教导“赦免”他们。
    那么,基督徒是不是就变成了无原则之人呢?不论对方曾经做什么?或者现在仍然在做。基督徒也不用考虑他们是否有意,还是无意?基督徒唯一能做的就是“赦免”他们呢?因为我们有一种思维,一味地“赦免”恶人,自己不就是在纵容恶吗?
    “赦免”这个词语在新约中一共出现133次,其中启示录第二章二十节“容让”和“赦免”是同一个词语。“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容让那自称是先知的妇人耶洗别教导我的仆人,引诱他们行奸淫,吃祭偶像之物。”
    在这里,我们将“容让”换成“赦免”,为的是帮组我们更好地理解“赦免”。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赦免”,结果却是遭到老约翰的责备。因此,圣经并不是说不论发生什么,基督徒都要赦免。但我们可以站在老约翰的角度来看“赦免”,这节经文是老约翰对推雅推喇教会说的,接着他说“我曾给她悔改的机会,她却不肯悔改她的淫行。”
    谈到这里就比较明显了,耶洗别曾经引诱他们行奸淫,并且老约翰给她悔改的机会,但她就是不肯悔改。所以,这样的人不要“赦免”,因为她除了明知故犯,还死不悔改,关键是死不悔改。
    耶稣教导他的门徒们要“赦免他们”,他看重的是他们愿不愿意悔改?他们之所以“不晓得”,乃是不晓得救恩。既然如此,基督徒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在这群“不晓得”的人中传讲福音,而非责备他们“不晓得”,甚至包括官府里面真“晓得”的人。
    圣经说“福音本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我们的有限在于我们都在时空之内,或许我们责备的人,将来还是我们的弟兄姊妹,这也是为什么“赦免”如此重要?何况犯人当中有一个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
   而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这所成的事都捶着胸回去了,甚至负责管理兵丁的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与神,说:“这真是个义人!”
   基督徒之所以是基督徒是因为基督亲自做成了这件事,原本没有什么可夸口的,所以面对“不晓得人”,就请多一点“赦免”吧!因为基督徒也曾经被“赦免”过,“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所属主题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