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
一、起初,是时间的开始。
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创 1:21、25)
“好的(good)”,希伯来语的读音是“towb”,中文的内涵很丰富:(感官上)令人愉悦的、可喜的,卓越的、丰富的、有价值的、美的、合宜的、快乐的、(才智上)成功的、聪明的、仁慈的、良好的…….(资料来源:《微读圣经》原文字注释)
中国的疆土历史上有很多变化,但核心地区称之为“中原”:即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又叫“华夏”。中国与中东、乃至于西方打交道最有名的政权或王朝,是中国西部的秦朝,故英语称呼中国为“China”,中国人出口最多的产品是瓷器,这英语名字的小写也是“瓷器、陶瓷”的意思。
古代希伯来人到现在的以色列人,到称呼我们这个东亚地区的人为“Sini”(西尼),英语的Sino也是来自这个词根。圣经上记录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起源(当然,这是推测的):
“迦南生长子西顿,又生赫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创 10:15)
“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秦,原文作希尼)”(赛 49:12)
这群西尼人如何来到中国呢?现在的古代环境学家考证,说是最少公元1000年以前,地球的气温比较高,古代西尼人,其实绝大多数挪亚的后裔,都是从事采集工作,每天工作时间14小时以上,自然而然地穿越蒙古高原,来到了黄河流域,他们看上了这片土地,就定居下来,惊喜地自称为“华夏”人:
“华(華)”荣也,最早无“艸(艹)”字头。西周金文像花朵的形状,就是“花”的本字:上部像花瓣,中部两横画像花萼和花托,下部像茎和根。即花开得最满的时候,即又大又美的花。
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为“雄武的中国人”
二、华夏这片土地
华夏民族的始祖领袖:“黄帝”,原名叫“黄地”,即黄色的土地,到了商代,人们觉得“黄地”名字不雅不贵,就换成了“黄帝”的称呼,如果“黄土”不好,怎么会给自己取名“黄地”呢?
当时的“黄土非常肥沃,在雨后土壤里的毛细管作用下,营养物质能源源不断地输送。而在地下水位非常之低,几乎没有哪种树木能生长出发达根系进而枝繁叶茂,于是,在黄土之上形成了草地,而非林地。”(《中国环境史》42页)
古代中国人焚草开荒,种“稷”,这种作物,头一年的收成不多,但第二年、第三年收成就好了,而作物的躯体也容易化作土地的肥料……
故现在的人还称呼国家为“江山社稷”——吃饭的地方,生存生活的所在。我们知道古代埃及,之所以瞧不起希伯来人,因为埃及是种地的,希伯来人是放牧的。采集、放牧民族的人,需要工作14小时以上才能生存,而农业是安居乐业的,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母亲河,使得一般远古的埃及人只在农忙的时候,白天工作,也有余粮生活。
古代中国人,也经历过采集、放牧生活,到农耕、狩猎生活的转变,我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间,但知道,也是一条河,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提供了这种农业文明的根基。如果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484年–公元前425年)说“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礼物”,那么华夏文明是黄河的礼物。
外面的游牧民族羡慕中原的华夏人生活:“吃的是油、穿的是绸、住的是楼”——虽有夸张成分,但农业社会的安居乐业是真的,用不着东奔西走,找吃的,可以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了。当然也很骄傲,瞧不起周围的放牧民族,即称呼四方为“夷、蛮、戎、狄”。
中国人很喜悦这片土地,对北方的草原没有半点兴趣,所以,才修长城,企图挡住少数民族弯刀战马的侵略。
这片土地到底有多好呢?我们看一个汉字“为”的甲骨文:
为(為),会意字。早期的图形文字“为”,像一只形状毕肖、躯体备全的“象”正驯顺地站在地上,象头之上有一只控象的“手”,表示牵象去干活,役象以代劳。因为是“干活”,所以“为”字本来便是“做”“干”的意思。直至今天,在“大有作为”、“事在人为”、“好自为之”、“为人”等等词语中,“干、做”的原义依然不变。(资料来源:百度汉字)
你能想象华夏土地上有多少大象吗?注意是中原地区,不是云南边区!中国是全世界12个物种最丰富的国家当中的一个,今天还生活着3万多个种的植物,6300种脊椎动物,占全世界总量的14%,当然,现在至少有400个物种濒临灭绝中。
过去肯定更好,那么,这些好东西,如何消失的呢?我们看汉字“农业”的“农”:
为何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好河山,没有理想中的那么美呢?说来话长——即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人们就开始放火清除森林:
孟子曾追述这种情形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中国。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孟子·滕文公上》)
北魏贾思勰编写《齐民要术》,告诉人们如何种地,说:“凡开荒,山泽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干即放火,至春而开垦。其林木大者,(罃旁刂)刈之,叶死不扇,便任耕种。三岁后,根枯茎朽,以火烧之。”也就是说:最初先不急于将树木完全焚去,而是先割断树皮,使树木干死,这时已可开始耕种,三年以后,树木完全枯朽,再最后焚尽。
这种粗放式的农业耕种,使得森林让位于农田,大概在2000年左右,中国人开始使用牛耕技术,扩大毁林工作,到公元202-220年,中国人开始使用马拉、铁犁、挽具等,华北平原的森林就砍伐殆尽——2000年左右,我第一次坐火车经过的华北平原,正是秋收之后的萧杀,满目凄凉,无以言表。
这个火杀树木的工作直到1800年,我们才意识到环境的危机,之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是无止境的鼓励:采伐森林、兴修河道、移山开路等,造成各种生态的破坏。大概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彻底地改变了我们在华北的故土(《中国环境史》,8页)
比如“黄河”,并不开始就称呼为“黄河”,是汉代以后的称呼。之前,中国古文中的称呼是“河”——没有“黄”!
中国人通过文工、武力,将自己的文明扩大,最后终止于热带的南方地区,除了天气炎热之外,最重要的是微生物带来的致命传染病菌。客观上让南方的土著居民免除被汉化,包括越南人。
咱们华夏土地多好呢?因为发达的农业社会,和开放的贸易,到宋代(960-1279)年,中国人的人口达到1.2亿人,占据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环境史》,8页),
明朝末年,我们引进了土豆、红薯、高粱等作物,这些作物适用中国多山地、气候多变的环境,同时,不与水稻、小麦争夺农时、农地,使得中国人在清朝道光年间达到4.3亿!!
唐朝末年的时候,长江以南还有象群,到满清末年,潮州菜里有一道名菜“象鼻羹”,到现在,大象必须到云南森林去找了。其它动物,如老虎、犀牛、豹、狼、熊猫等动物在国家立法的严厉保护之下,才得以生存。
长江从2020年开始,十年内禁止捕鱼……详细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不禁止,不保护生态,长江要变成第二条黄河了!
当中,我们的先人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也开始蓄养动物了,类似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古代埃及,我们有余粮供养军兵(武士)和士大夫(祭司)阶层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自《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处于半饥饿状态的人,或刚刚填饱肚子,成天忙碌的人,是不可能产生文明或文化的成就。
这片土地上收获这些作物:除了稷外,还有小米、高粱、水稻、黑麦、燕麦、大麦、小麦、豆类等,甘肃秦安的文物发现有油菜、白菜、芥菜、莲子、葫芦等作物,在长江和南方中,还有鸭子、鱼类来丰富餐桌。商代的时候,中国蓄养的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猪了(《远古中华》,193-199页)
中国森林资源丰富,其中《广东通志》就记录:一棵大樟树可以用来建半间屋子,柏树用来造佛像、杉树用来造房屋、船舶和家具,槁树也适合做家具,刺桐可以提供很好的木柴,绝好的木材是乌婪,产于钦州。《南方草木状》记录:漆树可以提供漆、油桐树可以产油,板杏可以制造酒曲,杬树可以杀虫…….
池塘、河、湖中可以采摘菱角、蕹菜和香蒲,河边、湖边的芦苇、蒿草可以入药……黄土地易于耕种作物,且肥沃,重要的粮食作物,都是喜欢太阳,高能量的产物!
等等。
这种环境,让中国人产生强大的故土情节,下南洋的中国人甚至达到本地区60%以上的人口,他们都没有想到建立国家,而是怀念故土,想回到自己的祖国。以为在南洋这些地方谋生,只是暂时的,这是几千年积累的乡土情结,家国情结。
正如上帝创造世界所说的:“神看着是好的。”也如上帝所命定的:“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脉),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 17:26)
参考资料:
1、(美)马立博 著,关永强 高丽洁 译:《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一版),文章备注简称“中国环境史”。
2、杨升南 朱玲玲 著:《远古中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一版),文章备注简称“远古中华”。
3、字,除了查考网络《百度汉字》以外,权威参考是:《汉语大字典》(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第二版,九卷本)
4、《和合本 圣经》(介绍 略)
——————
更多的交流,欢迎加肖拥军(笔名:肖遥)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