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如何安排?先做应该做的事,后做感兴趣的事,待你重生有呼召时,以你的生命去完成使命。
——题记
一、关于兴趣、责任和使命的认识
(一)兴趣,我们知道一些常识:
1、巴菲特从小对数字很感兴趣,嘱咐他的儿子选择人生感兴趣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业,一生乐此不疲,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和实践,影响全世界的资本市场操盘手;
2、爱因斯坦从小喜欢思考各种抽象的问题,常常沉迷于物理学……因此他发现了相对论,成为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大师;
3、拿破仑小时候念书,就喜欢构建各种军事防线,计算着火炮的射程,性格不屈不挠……长大了成为一代军事领袖;
…….我们可以归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中太多的人,一生的工作是自己的苦差,不得已而为之,也找不到自己特长所在,朦胧之中有些兴趣,却找不到现实的出路。
可怕的是,兴趣不一定都是好的,正如孔子发现的常识: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色也是兴趣!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也是兴趣啊!
玩游戏也是兴趣!
你能尊重孩青少年(孩童)的兴趣吗?
(二)责任,在我们平常人生活中:
1、我奶奶二十九岁那年就守寡,为了不让我爸爸和姑姑受委屈,她宁愿要饭也不愿意改嫁,以至把一儿一女抚养成人,这绝不是什么兴趣,乃是良心和责任;
2、我有一乡下亲戚,记忆中他每年农闲的时候,就到处找活干,比如泥水工,比如拉货,比如装卸等等,只要能赚到钱,他最苦最累也干,好让老婆孩子生活平稳;
3、生活中有太多平凡人,他们其实对本行业兴趣不大,也无法让兴趣变为赚钱,他们依旧学习岗位技能,依旧买书听讲座,这是一个竞争社会,上有老,下有小,不能不管吧。
…….我们可以归纳:责任是一种良心的担当。
生活确实也有一些人只管自己快活,不管自己亲人的死活,更不要说社会责任了。但中国古人认为,良心是人和禽兽的区别所在。
有责任,不能说一定多伟大,没有责任,就是禽兽了。
责任也不一定都是好事:
如赖宁去救火的故事,大家知道吗?你小孩子去救火干什么呢?那是大人应该做的事情,鼓励小孩救火,是以道德吃人。
“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命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我的天啊,这么大的责任,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弥赛亚了,这是自我膨胀的责任。
还有许多管闲事的责任:耶稣基督不会去带领以色列人赶走罗马人的统治,亚伯拉罕会带兵救罗得的一家,但没有“阻止四王和五王的争战”。
类似“去改造罗马社会”,即强逼耶稣基督做王,做政治弥赛亚!军事弥赛亚,这是不必要的责任。
(三)使命,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下:
1、马礼逊来华宣教,是东方的茶叶吸引他,还是东方的瓷器吸引他,或者东方的美食产生了魅力?他有什么兴趣吗?
2、保罗不避生死,将福音传遍地中海周围的世界,饱经忧患,历经艰辛,九死无悔,是什么兴趣推动呢?
3、请问耶稣基督有没有兴趣上十字架呢?我们听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就知道: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 26:39)
不理解圣灵工作的人,不知道上帝福音大能的人,用心理学解释:这是超越自我!
世界上有野心或雄心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没有人拔着自己的头发升天。
今天,我们大人的追求,是出于什么心呢?这样在神面前,扪心自问了。
若不是为了荣耀上帝,追求永生的食物,都是拜偶像。“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太 10:38)。
二、如何看待人学习的动力呢?
(一)谈谈兴趣
1、警惕分辨一个人的兴趣中隐藏的罪
兴趣如同小雨滴的形成,只要有外界的刺激;
这些自发的事情,很多:语数外,音体美,数理化等学科的自学,对商业、对权力,对社交等事情的迷恋,根本不需要长辈刻意为之,都可以进入状态。
为何呢?因为人虽然堕落,但有管理万物的本能(创世记1:26-28),许多外邦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称呼为:“权力意志(尼采)”“自我实现(马斯洛)”。
孩子的兴趣包含两种可能性:
其一、兴趣出于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即罪的因素,比如因为不断地物质刺激,如奖品,他对某事情感兴趣,其实他不是对本学科真有兴趣,乃是对于奖品本身有热心,如主日学的奖励;
或者太孤单,投入某一个项目小组,或社区朋友圈,他需要学习围棋,才能投其所好,于是他对围棋感兴趣,当这个小圈子对围棋失去热情的时候,他的热情也消失了,我小时候对象棋的兴趣也是如此。
还有,只是某老师因为和家长的特殊关系,对其孩子青眼有加,所以孩子对该老师的学科有兴趣,当他升入大学的时候,虽然选择了原来感兴趣的学科,忽然发现对教授们的课程素然无味,感觉选择错了……
有的人,进入社会之后,才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根本不是中小学和大学里的表现,一切从头学……
这种兴趣不过是:“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弗 2:2-3)
其二、兴趣是天赋的潜能
什么是天赋呢?一件事情,别人干半天,累得吐血,他轻而易举完成,说明他有天赋。
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的天赋潜能呢?
一种办法,是刻意尝试干各种事情,有一天,瞎子踩到死老鼠!
还有请爱自己的长辈、同学从外面观察自己,谦卑地让前辈指点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所在。
对此,许多人找到了自己的潜能,不过他们多少会误用,如同他们拿着刀,难免伤到自己和别人。
这是罪的效果。
一个在基督里重生的人,他因为要服侍神,荣耀神,上帝透过圣灵赐给人恩赐,建设祂的国。
在这种生命中,一个人会产生“羡慕善工”的情结(提前 3:1)。这种羡慕,不会因为时间和环境的挫折而失落,反而日渐加增。为何呢?
因为这种人如果逃避神的呼召,他就没有基督的平安,肯定活得不安,“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你们也为此蒙召,归为一体。且要存感谢的心。”(西 3:15)
而且每一个基督徒都会有的:
“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弗 4:7 )
总之
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仔细去分辨,但是要警惕罪的影响,帮助他们多认识独一的真神并祂所差遣的耶稣基督,以至于能重生。
2、人喜悦做任何事情,除了神的国和义
就如经上所记,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
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
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罗 3:10 -12)
作为在家教育的父母和小学教育的教师,我对孩子教育重点放在圣经上,尤其是我的孩子,我每天坚持和家人唯一必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家庭敬拜,带着孩子学习圣经,分享和代祷。
孩子的生命被改变了,其它事情都好办;孩子的生命没有被神触摸,其它什么事情都难办。
人除了追求上帝或属灵的事情之外,都会很主动的,只要我们不刻意拦阻,稍微提供一些:工具和材料,方法和目的,孩子们都可以自己作。
我们稍微观察一些两三岁孩子的玩具,他们喜欢父母陪着他们玩,但决不喜欢父母越俎代庖,替他们完成玩乐的过程。
人都喜享受成就某件事情的过程,除了追求上帝的国和义之外。
(二)谈谈责任
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不一定感兴趣。
如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老人;
如过马路,遵守红绿灯的规则;
如夫妻彼此相爱,互相圣洁,不要出轨;
……
中国古代的孟子阐述很好:是非之心,谦让之下,忸怩之心,羞耻之心等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
作为基督徒不完全承认,也不完全否认。
良心,是上帝刻在人心的道德律:“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 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 2:14、15)
即摩西十诫作为普遍性的道德律而存在,是基督徒圣洁生活的标准,也是人类没有进一步堕落的拦阻。
“常存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有人丢弃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提前 1:19)。
“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提前 3:9)。
为此,我们教导孩子,不能完全由着孩子来(实际上,我们大人做事为人,也不是完全任性,凭着兴趣来生活):
1、家务要做,不感兴趣也要做,因为你是家庭成员之一;
2、作为学生,适量的作业,你要完成,这是你的本分;
3、对人要礼貌,不感兴趣,也应该,这是对人的尊重;
4、你对别人的玩具有兴趣,也不能拿,因为不可贪恋他人的一切;
5、你对色情文艺和暴力电影有兴趣,但是你不能看,这是败坏灵魂;
…….
虽然我们都不到完全,但是我们可以求神给力量,靠着信心得胜!
今天的西方和中国知识分子受自由主义的影响,唯一的道德:就是不妨碍别人。
在东方中国,还有一些普遍性的道德法则:诸如反对同性恋,赡养老人,养育儿女…….但也在被进一步侵蚀。
不重视孩子的责任和良心的培植,后果是:我们养育了一些不尊重父母,不懂得感恩的,没心没肺的一代。
正如一些有志之士担心的:
我们爱孩子,你能说孩子会爱我们吗?
自由主义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虚无主义,在神学上叫无律法主义,以因信称义的名义,破坏人的良心,进入任意妄为的状态。
加上当下中学生的永无休止的补课和作业辅导,面临高考的压力,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将焦点放在能否进入名校了,至于家务、社区和教会的服务,乃至于社会公民的道德,我们就丢弃一旁,至少暂时搁置,先考上“一本”再说。
在责任和兴趣的矛盾上,作为人的本性:我们乐意先做我们感兴趣的事情,被逼的时候,我们才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小孩子是这样,大人也是这样,所以我们都是那么拖拖拉拉的。
我告诉我自己,每天清早先跟上帝祷告一天要做的事情,先做我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做我感兴趣的事情。否则就会浪费时间,生活和工作没有效率——被事情追着,被动地完成职责。
当然,对小孩子,加给他的责任,不能超过他的能力,而是逐渐加增的过程,适当给予一点奖励和鼓励,诸如扫地、吃蔬菜、跑步容易进入单调状态。
(三)谈谈使命
当一个初中生或高中生真的在基督里重生的时候,正如前面所说的,他会羡慕善工,他会有基督的平安在他心中做王。
这个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帮助这个青少年去装备自己。
正如门徒被呼召成为耶稣的门徒,主耶稣在地上培训他们三年,也正如保罗在大马士革路上认识基督是神,他也是在大数被主耶稣亲自教导了三年。
我们应该珍惜那种在基督里有呼召,有使命的青少年,提供机会让他们实践,比如短宣,比如小组分享,比如办理报刊和电子杂志等等。
同时告诉他们,虽然环境艰难,但靠着神的恩典,一定可以完成,使命必达: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 1:6)
这种信心,不是自信心,相信我自己如何如何,乃是知道我行在神的旨意,神必定达成祂自己的目的。
正如马礼逊十五岁重生,对中国的宣教产生热心,戴德生十七岁重生,立定志向把自己献给中国福音……
包括非教牧工作,如学术研究,如科研、如制作软件、如艺术创作、如做生意赚钱,如社会运动……我们长辈也应该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实现目标,我们是他们的仆人,并注意常常给他们洗脚,乃至于圣洁,正如我们自己一样。
对于已经重生的青少年,我们很放心了,因为基督的爱会激动他行事为人,包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