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3 11 月, 2024
spot_img

【教会春秋】基督教帝国(上)(600-1500年)

基督教帝国(上)

600-1500年)

【教会春秋】基督教帝国(上)(600-1500年)


作者:Felix Song

选自作者的《教会春秋》

感谢作者授权刊发

【教会春秋】基督教帝国(上)(600-1500年)


     对于何时为中世的开端这一问题,历学家们观点众多,但中世大体开始于罗马主教格列高利(Gregory the Greek)登上教皇宝座之时(A.D.590)。罗马主教是否继承彼得的使徒职权的问题成为争论焦点以后,到格列高利时期完全立足了脚。虽然说明格列高利自身有广阔的理想和不屈的实践能力、教会行政能力,但是是由普世教会运动的对话力量而形成的。


正如前一课提及,在中古时代,东方的教会日渐萎缩,而西方的教会却因宣教成功,日益壮大,以致造成罗马大主教的地位日见提高,最后更被视为整个大公教会最高的属灵领袖。奇怪的是,罗马主教,亦即被称为教皇(或教宗)的,最初之所以被尊崇,是因为教皇贵格利第一世(Gregory the Great, 540-604 A.D.)以仆人之奴仆自居,并且谦卑地实践牧养信徒的职分。贵格利于主后五百九十年任教皇,当时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以大公主教自居,以自己为整个大公教会的最高领袖。贵格利不单没有以同样的尊称与他抗衡,反强调作主教的其实是作众人的仆人,作大主教的便是仆人的奴仆。这样一来,罗马大主教的谦卑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自高,便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引致信徒及圣职人员普遍对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反感,更拒绝承认他为最高领袖;反过来,他们却因此更加尊敬贵格利,视他为最高领袖,再加上贵格利任内的成就非常可观,罗马大主教的声望日益高涨。


罗马教会的自主权便逐渐凸现出来,有这样几个因素促成:

1西罗马帝国的消亡

2蛮族的归信

3罗马教会自身的实践性

4万众瞩目(用葛优的话说,我就相信群众)

而罗马教会的教宗便逐渐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中世纪教会历史乃至在近千年的欧洲历史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众仆之仆

刚刚我们讲过,西罗马教会的教宗逐渐成为帝国的真正当家人应该从大贵格利开始,尽管当事人起初并不心甘情愿。


早在公元590年,罗马就处在挣扎中。这座城市先是遭受悲惨的洪水和残暴的战争的蹂躏,后又受到无情蔓延的瘟疫的重击。人们已经苟延残喘了,接踵而至的是黑死病爆发,大批人迅速死去。马车上高高地堆满尸体。人们块发疯了。罗马成为一座废墟,教宗伯拉纠二世(Pelagius 2)本人在痛苦的叫喊声中去世。


圣彼得大教堂有六个月无教宗秉正。当教会领袖选出一位名叫贵格利的修士时,他拒绝就职,甚至逃出罗马城,藏在山林里,后被发现并拖回罗马。在通告君士坦丁堡之后,教会官员于59093日封他为圣彼得的继承人。


老实说,贵格利最不可能成为伟大教宗的候选人。他当时50岁,秃顶,体弱,他没有担任教宗职位的渴望。他抱怨说他“满腹哀伤以至于不能言语”。但因为瘟疫已经夺取他前任的生命,所以他以在公众前降卑来开始管理。七支列队纵行的队伍在街上游行三天。口念祈祷辞,唱着圣歌。但是并没有立即奏效。瘟疫继续在这座城市肆虐。接着,不幸中的万幸,瘟疫似乎退去了。


后来有一则传说将这场灾难得停止归功于贵格利,传说中,大天使米迦勒出现了,他将它拔出的利剑放回剑鞘中,至于哈德良皇帝的陵墓上。自那时起,罗马人就称之为天使城堡。他们竖起一座塑像来尊崇它。游客至今仍可在台伯河两岸找到它。


罗马是欧洲大陆的象征。现在我们所说的欧洲如同一只凤凰从破败的帝国熊熊燃烧的废墟上升起。不是其它什么力量正是基督教带来了生命和秩序,摆脱混乱。


为了赢得野蛮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罗马教会招募凯尔特人和本尼迪克修会作为属灵军队。教会求助于教宗职位来为新的生活道路提供某种稳定的结构。而且教会阅读并解释奥古斯丁神学思想用以坚持属灵的意义框架。没有人会比贵格利更好的抓住这些未来发展的工具。曾经有人说,没有哪个男人,或是妇女比贵格利更好地代表早期中世纪。

贵格利生于540年,他来自罗马富有而又古老的参议员家庭并受教服务于政府。他是在最风云激荡的岁月里进入历史篇章的。

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失陷的罗马政局就未曾稳定过。554年贵格利14岁,纳尔塞(Narses)在君士坦丁堡皇帝犹士丁统治下担任意大利总督。接着最终,随着西哥特人队意大利的统治被摧毁,罗马得到了数年短暂的平静,而后凶残的伦巴第人开始烧毁教堂,屠杀主教,抢劫修道院以及将耕地变为荒地。很明显,罗马不再是安波罗修和奥古斯丁所熟知的大都市了。这座恺撒的城市很快成为宗教的城市,贵格利的命运正出现在这一转折的时刻。


贵格利33岁的 时候被犹士丁皇帝任命为罗马市长,成为罗马城及其周围土地上的最高行政长官。罗马的整个经济——包括谷物供应,穷人的福利计划,建造房屋,澡堂,下水道都落在了贵格利的肩膀上。573年,正当教宗和纳尔塞的去世时,新的任命又来了,他的负担更中了。


但是,贵格利从来没有对世俗权利感到舒心过。他喜欢修道院小室的生活。在数年之后,贵格利从公共权利上走下来,断绝与尘世的关系。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把大部分个人财产用于建造7处的修道院。他将剩下的都用作救济品分给穷人,将他父亲的宅邸奉献给圣安得烈的修道院。他将紫色的华丽外袍换作修士粗制的长袍,开始过一种极端禁欲的修士生活,仅仅吃野菜和素菜,几乎整夜祈祷。不知听众对此作何感想,不可思议对不对?太过清苦了是么?但贵格利却视此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当然,无论政府还是教宗都不会让这样一位行政上的旷世奇才隐遁在修道院中。579年,教宗伯拉纠二世封他为罗马教会七大执事之一,并任命他为大使派驻君士坦丁堡帝国宫廷。他的政治训练以及行政能力出众,适合担负这一职位。585年,他回到罗马,被任命为圣安德烈修道院女院院长,但仍处理一些重要的公共事务。

贵格利队做一位修道院院长感到绝对满意,如果可怕的瘟疫没有席卷这座城市,没有熄灭教宗伯拉纠二世(Pope Pelagius2)的生命,他可能继续为另外一个世界全力以赴。


在贵格利当选教宗后不久,伦巴第人围攻罗马,这位新教宗被迫停止《以西结书》的查经。当时整个欧洲世界陷入混乱。所有严肃的人,包括贵格利都认为世界末日迫在眉睫。


幸运的是罗马教会在这些攻击中存活下来,在西方的组织化文明中这几乎是唯一的遗迹。贵格利认为他升任为教宗是一种惩罚,但他即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乱世之中,为建立秩序而奋斗。


今天看来,中世纪教宗的特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贵格利通过这个多事时代维系下来的实干政府。他马不停蹄地忙碌着。事情无论大小他都关心。在贵格利时代,罗马教会控制了罗马周围广大的土地,如果将这些不动产加在一起约有1800平方英里,教会就成了意大利最富足的地主。那么,非常自然,当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中部时,教会的官员便参与进来,养护人口并收缴土地税。这种税收和福利体系得首脑就是贵格利。


进而,当伦巴第人的进攻日益逼近罗马的时候,贵格利担负起保卫意大利中部的任务。他指派一位军事长官,并安排和两位伦巴第领袖和谈。结果,595年之后,在伦巴第人政治中教宗比任何一位帝国代表都重要。


在随后的数世纪,参与意大利的政治生活成为教宗职位中一个有意义的因素。在贵格利之后,教宗不再仅仅是一位基督教领袖,他在欧洲政治中还是一位政治人物——神的执政官。

小结:  贵格利对教会的贡献,大致上可分三方面。一方面是他出任教皇之后,就对罗马教会内部进行一些改革,这些改革使得西方教会变得越来越独立,不再需要依附东方的教会;并且他极力支持罗马主教权位超过其它主教的说法,认为他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当时,君士坦丁堡的主教自命为“普天下的主教”,贵格利不承认他,且说,这是教皇用的名号,别人不可冒称;然而他自己却不用那样的名称,只称自己为 “上帝仆人的仆人”。他这个名称便成了以后教皇的称呼。

第二方面,是他推行的一些慈善事工。当时西方社会正值无政府状态,一片混乱,又有瘟疫流行,全国遭难。他就运用他的组织才能,把救济工作组织起来,结果命名罗马的教会作为领导,在有系统、有规模的安排底下,促使西方教会获得一个大致上的安定局面。同时也使教会在西方在欧洲的大部份地区,有一股无可否认的影响力。

    第三,贵格利也大力推动修道院的安排。过去这些修道院的安排都是相当独立的,他就逐步把这些修道院的管理、控制收回,使得教会本身能够对这些修道院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当时意大利各处主教甚具权威,他就规定主教必须服在教皇权力之下,每逢主教上任须要由教皇赠授“白带”一条,表示他的承认。

    在此之外,贵格利与入侵的条顿族修好,要引领他们归信真道,并通过这种关系逐渐参与在地方政治的动作里面。并且贵格利成为第一个取得政治大权的教皇。虽然在法律及理论上,意大利仍属于东罗马帝国,但他在当地的权威大于罗马皇帝,在属世领袖的角色方面,他指派都市的行政首长,整军备武,并缔结和平条约。他使征服意大利北部的伦巴人不再南侵。

贵格利在海外宣道方面,他使罗马教皇的势力伸张到远方。他曾打发一位名叫奥古斯丁的宣教士到英国宣教。透过他的努力,整个英国就归向了基督。在圣乐方面,他创始了贵格利圣歌(Gregorian Chant)。他又设立公共礼拜,组织唱班。有时候他的身体软弱,躺在礼拜堂,听儿童唱歌,若有不合调的,就指导他们。在神学方面,他主张:(1)圣餐是将基督再度献上为祭。(2)已故圣徒可帮助我们。(3)炼狱的存在。因此,后来人民的迷信一日比一日深。他死于公元604年。


讨论我们试着思考一下神在其间的工作,神是如何参与人类历史的?history is his story!      于衰亡的帝国神的作为能够看到么?一位时代的人物,他的生成与时代,帝国,教会,人类历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政教之争


 一、教皇权势的崛起

    前文已提及,大城市的主教称为主教长,而且帝国里五大城市中,罗马这座城的特殊地位在历史的发展中正逐步形成。当公元461年,大利奥死时,教皇制已完全建立了。后又因大贵利的影响,使得罗马的权威尤为明显。

1、历史事件加强教皇制

    许多环境的兴起有利于教皇权势的发展。历史上一连串事件的发生,似乎在将权威汇集到罗马主教身上。

    首先是蛮族的入侵。当时整个意大利都服在罗马之下,由于都接受基督教信仰,所以非常尊重罗马主教;当皇帝无法保护百姓时,罗马主教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竟能保护罗马城,免于蛮族的侵略。教皇大利奥也曾阻止阿提拉恐怖的征伐,以及汪达尔人的暴怒。罗马城的绝境竟成了教皇的机缘。

    西罗马的覆亡大大增进了教皇的特权。因为在罗马,再也没有皇帝的影子遮盖在主教之上,罗马主教变成西方最重要的人物。

    罗马教会派遣许多宣教士前往北欧各地宣教并建立教会。“日耳曼人的使徒”波尼法修与罗马主教非常亲密,因此,他在宣教时,奉罗马主的名工作。这些宣教士所设立的教会,很自然地尊罗马教会为他们的领袖。

    回教势力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及埃及后,为罗马主教除去了安提阿、耶路撒冷及亚历山大三个竞争的对手。回教势力也征服了北非,为罗马主教除去极可能竞争的对手——迦太基主教。

    教会又遭到极大的灾祸,这些灾祸无形中再度加增罗马教会首脑人物的权势。在人心有一个趋势,就是把罗马主教提升到全教会首要的地位。


2、以欺诈手段增进教皇权势

    一些人为的阴谋,藉着欺诈与伪造,成功地加强了教皇的地位和权势。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他们如何藉欺诈手段达到目的:

    大约在查理曼时代,出现了一份很怪的文件,称为“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Donation  of Constantine),内容叙述君士坦丁大帝因教皇西维斯特(Sy1veter)的祷告,麻疯病得以痊愈,在感激之余,他决定迁都至拜占庭,就是后来的君士坦丁堡,目的是为了不让属世政府妨碍教皇的属灵政体。根据该文件,君士坦丁于离开罗马时,下令所有教会圣职人员都要臣服于教皇西维斯特一世以及他的继承人,此外,君士坦丁还将罗马城和意大利所有的省份、地区和城市都转移给教皇。因此,根据该文件,君士坦丁将帝国西方整个主权赐给了教皇。

    大约于九世纪中叶,又出现了第二份神秘文件,称为“伊西多尔教令集”(1sidorian  Decreta1s)。据说这些教令是由塞维尔的伊西多尔所收集的。该文件包括自第一世纪罗马的革利免到第八世纪贵格利二世期间,各教皇及会议所作之决定。根据此文件,主教可以直接向教皇请诉,主教和教皇均不在属世政府辖管之下。“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也包括这份教令集中。

    所谓“圣品阶级”(hierarchical  system)是经过数世纪发展而成的,而“伊西多尔教令集”的目的,在证明第九世纪教皇所宣布的主权,早于数世纪前就实行了,

    这些文件历经数百年之久,一直被公认为是真品,无人怀疑其价值。直到公元1433年,库萨(Nicho1as  de  Cusa)首先指出”伊西多尔教令集”是赝品。自此以后,这份文件被改称为”伪伊西安尔教令集”。公元1440年,瓦喇(Lorenzo Val1a)证明”君士坦丁御赐教产喻”是一份伪造文件。今天,天主教学者和基督教学者均同意这两份文件为赝品。

    假文件是很普通的事,只是这两份文件是假文件中最大的骗局;然而,当时它们所蒙骗的世界,是个非常无知的世代。整个中世纪都深信它们是真的,它们让教皇有充份的时间建立权威。

    直至公元1054年,东西方教会正式分裂后,君士坦丁堡主教长不再成为罗马主教的竞争对手,罗马主教——当时的教皇,便高倨西方教会之首;君士坦丁堡主教长则高倨东方教会之首。
 
二、法兰克王朝

    法兰克王朝起初是今天法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小的部落。法兰克人在国王克洛维(Clovis)的领导下,扩张势力至全高卢省,从此高卢被称为法国。法兰克人是蛮族入侵罗马后,第一个归信基督的日耳曼部族。国王克洛维的信主经过与君士坦丁皇帝非常相似:在一次激烈战争中,他看到十架显在天空,他发誓如果此役得胜就做基督徒,打完胜仗后,他和三千名部属同时于公元496年圣诞节受了洗。

    过去都是个人接受基督,从这时候起,只要一个国王信主,整族人都同时信主。

    法兰克人所信的是根据尼西亚信经的正统基督教信仰,因此从起步开始,他们就与罗马天主教会完全一致。其它日耳曼部落所接受的则是异端的亚流派信仰。在克洛维王的子孙中几乎都是无能之辈,到了回教崛起。法兰克军队在查理大将军的带领下获得胜利,法兰克的实权就一直握在查理马特尔的手中。
 
三、政教联合的初步

1、陪平王

    查理马特尔的儿子“矮子陪平”获得和父亲一样的高位,但他仍不满足,竟废了克洛维皇裔的最后一个弱王,将他放进修道院,然后自登皇座,但他认为此举必须得到教皇的赞同,而这时的教皇撒迦利亚(Zach-arias)早已准备同意他的行为,说:“有国王之权的人也当拥有国王之名。”因此,于公元751年,陪平正式被教皇加冕为法兰克王。

    这件事当时从表面来看很单纯,然而却造成了长远的影响。毕竟,陪平要求教皇的批准总不是件寻常的事。从此,教皇开始有权立王废王,成为帝国在西方重建的第一步。这件事也造成后来教皇与皇帝之间强烈的斗争,这段斗争史占了中世纪历史的大部份。

    教皇撒迦利亚要求陪平对付伦巴人,以回报教皇,因为伦巴人一直是他权位与安全的威胁。于是陪平进入意大利,打败了伦巴人,并强迫他们把领土的一部份割给教皇。从此便开始了所谓的“教会领土”。教皇不但管理教会的事务,也成为属世的统治者。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公元1870年,后来意大利重新立国,将教会领土置于国家的一部份。

2.查理变成查理曼

    矮子陪平于公元768年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卡勒门及查理同时即位。但卡勒门于公元771年去世,查理便独揽大权,正式开始统治。

    公元800年的圣诞日,当查理正跪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中时,教皇突然将一顶皇冠加在他头上,藉此举立他为“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

    查理所处的时代是个没有法纪的时代,凶杀、抢劫被视为平常;人们野蛮、无知而粗俗。基督教在西欧也极不稳定。查理所统治的范围,像是在异教与回教大海中的一个“基督徒岛屿”。

     这位在公元800年圣诞节被加冕为皇帝的人物,成功地为西欧人民取得三项无价之宝:(1)法律,(2)文化,(3)基督教。这也就是他为什么配称为“查理曼”(Char1emagne,查理大帝之意)的原因。这三件事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法律代表和平,能保障个人生命与财产;文化代表知识,能充实生活;基督教代表真实的宗教信仰,能提高灵性。

    查理曼毕生为这几件事而奋斗。他制定良好的法律,并认真推行,为国家带来安全与秩序。他在全国推广学校,培养文化气息与学习气氛。但以征服者自居的蛮族,轻视有文明的罗马人,而傲慢地认为文化是颓废的东西;查理曼便在自己的住处设立皇宫学院,并以身作则做该校学生。他试着学读书和写字;可惜由于手腕长期挥舞沉重的军斧,过分有力,使手指无法学会握笔。

    查理曼几乎一生都在打仗:首先与伦巴人争战,于公元777年灭了伦巴国,并把伦巴王的“铁冠”(当年大贵格利为了讨好伦巴人,将一个据说上面有耶稣钉十架的钉子的冠冕赠与伦巴王)放在自己的头上。接下来,他自回教徒手中解救西班牙,将回教势力推到庇里牛斯山后,直达伊博河。

    查理曼也与撒克逊人争战。撒克逊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强族,占据德国北部地区,极其凶悍野蛮。查理曼经过好几次艰苦的战役,才将他们驯服,并将他们的领土归属自己权下,又用剑强迫撒克逊人接受基督教。




四、权力争夺的高峰

    一直以来,有关教会与政治的关系都很难处理。两者之间只有三种可能;一为教会高于政治;二为政治左右教会;三为政、教剥离。在当时当然还没有政教分离的概念,更何况,当时教会本身就是一股相当大的力量,因此政教之间权力的争夺势必发生。

(一)教皇尼古拉一世

    教皇尼古拉一世在位年代为公元858至867年,他为教皇地位及权势立下坚固的基础。奥古斯丁所写的”上帝之城”大大影响了中世纪,也激发了查理曼大帝,同时给尼古拉一世深刻的印象。他定意用自己一生的年日,把书中的理想实行出来。

    他深信:“所有主教都是教皇的代理人,教皇是全教会的统治者,教会超越所有属世权势。”尼古拉一世虽然在发展教皇权势上不遗余力,但只止于某个程度。然而他对教皇权势的宣告,却成为后继教皇奋斗的目标。权势几乎达到此目标的教皇,有贵格利七世与依诺森三世(Innocent Ⅲ)。不过,没有一个教皇比尼古拉一世对教皇权势作更大的宣告。

(二)国家对教会的控制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国被他的三个孙子瓜分:一位得到莱茵河(Rhine)东之地,在历史上称为东法兰克王国,这是后来德国的起始;一位得到缪士河(Meuse)及隆河(Rhone)以西之地,即西法兰克王国,国土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及荷兰;第三位得到这两国中间一条狭长地带,包括意大利,称为中间王国。查理曼在混乱中建立了秩序,但他的继承人却不能像他一样抵御新来的敌人。从东边,有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骑马入侵;从北边,有野蛮的斯干地那维亚人乘船进攻,他们沿河而下,在荷兰及法国上岸。来攻的敌人全是异教徒,每到一处即大肆劫掠,烧毁教堂、修道院,并杀害无数居民。三百年之久,基督教欧陆流传着一句祷告文:“主啊,救我们脱离斯干地那维亚人!”

    欧洲再度进入混乱局面,就在这混乱中,兴起了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下的诸侯之间为了互争领导地位,经常打仗。能控制罗马的诸侯便掌握了指派教皇的大权。

    意大利的贵族一直以来对选立教皇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尽力将自己的心腹放在教皇皇位上。在九世纪至十世纪一、二百年间,教皇的选立往往受几个大家族操纵。从公元891年教皇司提反六世去世,到公元955年教皇约翰十二世登位,其间不下20位教皇。这时期实在是教会最羞愧、最耻辱、最混乱的时期。

    在主后904-963年间,一个家族得势,教皇的实权便落在这家族最有影响力的奥多拉和马洛吉亚母女(两个名声败坏的罗马贵族妇女)手中。她们母女三人用美色及各样的手段,控制教皇,教皇的皇位便往往由她们的情夫、儿子及孙子占据。例如,马洛吉亚就是教皇塞尔吉乌斯三世的情妇,在罗马有很大势力,曾废黜教皇约翰十世。以后的教皇约翰十一世、利奥七世、约翰十二世都是她的儿子。这时期的教皇的统治被称为”淫妇专政”。

    主后955年,她们一位孙儿未满十八岁便登上教皇皇位,号称约翰十二世。教皇约翰十二世登位后便向德国国王奥图一世求助;奥图一世(Otto I)是个强人,他藉着拥有广大土地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之助,兼并了许多公侯贵族,因为任何贵族的力量都抵不过国王与教会的联合势力。从这时起一直到拿破仑(Napoleon)时代,德国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不仅拥有教会管理权,同时也是属世的统治者。奥图一世的大权在于他能指派主教及修道院院长,在当时,这种大权叫做”授衣礼” (1nvestiture)(所谓”授衣礼”就是授与当选主教戒指及权杖,作为地位的象征),而奥图一世并非圣品人员,他以平信徒身份将这些象征授与当选的主教,所以称为”平信徒授衣礼”(Lay 1nvestiture)。毋庸置疑地,奥图一世所指派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是一些愿意支持他的人。

    奥图一世果然援救了教皇约翰十二世。为表示感激,教皇于公元962年2月2日为奥图加冕为帝,使这个在查理曼懦弱的继承者手中分崩离析的神圣罗马帝国,再度恢复起来。虽然后来约翰十二世因罪恶滔天而被废,但由于教皇求助于德王,使教皇制又跨进了一个新世纪。在这以前,所有教皇都是意大利人,现在这个传统被打破了。德王奥图三世于公元999年把他的老师、大主教加贝(Gerbert)放在教皇宝座上,成为第一个法兰西教皇,号称西维斯特二世。加贝是当时最富学识的人。他的前一任教皇贵格利五世是第一个日耳曼教皇。
到了主后1012年后,教皇的皇位被意大利特士堪(Tuscan)家族所控制,他们于公元1033 年立本尼狄克九世(Benedict IX)为教皇。当时,本尼狄克只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后来他成为品行最卑劣的一位教皇。由于他的行为太败坏,以至于公元1045年被特士堪家族的对头克里仙祖族(Crescenzio)逐出罗马。他们另立了西维斯特三世为教皇。但过了不久,本尼狄克九世又回到罗马,继续教皇职位。并且无耻地以一千磅银子的代价将教皇职位出卖给贾德恩,这人就成为教皇贵格利六世。(这种以金钱购买教会职位的罪恶行为,在历史上称为“西摩尼”(Simony)即“圣职买卖”)。这项无耻的交易泄漏了风声,群情哗然。结果,本尼狄克拒绝将他出售的教皇职位交出来;因此,在罗马就有了三个彼此对立的教皇同时存在:西维斯特三世、本尼狄克九世、及贵格利六世。

    这个教会就是所有基督徒的先祖,因此,不论复原教徒或天主教徒,都当为这段黑暗的日子伤痛。

(三)克吕尼革新运动

    在这种黑暗的局面下,有一位是亚奎丹公爵、教虔者威廉;他于公元910年在法国东部的克吕尼创立一所新的修道院。该院严格执行禁欲生活,于是“克吕尼运动” (C1uny  movement)广传到其它修道院。“克吕尼运动”的目的在于革新圣职人员、修道士及教皇制。这次改革运动影响到西欧各国许多修道院,不但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修道士、神甫与主教,也影响了无数平信徒,为他们带来心灵、思想全面的革新。

    为了结束这种混乱局面并维护健全的教皇制,克吕尼运动的改革家们决定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的亨利三世求援。亨利三世是一位虔诚的信徒,非常赞赏克吕尼运动。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宗教会议,把西维斯特三世革职,同时逼贵格利六世辞职,并将他放逐到德国。他又召开另一次会议,将本尼狄克九世革职。教皇座位本来就不能容三人同坐。现在,这三位竞争者相继被摔下了宝座。

    为了避免再卷入罗马的腐败,亨利三世另选一位德国主教就任教皇职,就是教皇革利免二世。然而这个教皇与继任的教皇都很短命,在位不久就去世。亨利便指派自己的表兄弟、土尔主教为教皇,是为利奥九世。



1、教皇利奥九世

    他在位五年(公元1049一1054年),是克吕尼运动的强力支持者,正因为他有改革的热诚,才被皇帝指派为教皇。

    他一登位就非常忙碌,首先是改组红衣主教会议(College of  Cardina1s)。原来在罗马早已存在所谓红衣主教,这些红衣主教是教皇个人的助理及顾问。

    利奥九世即位之初,就发现这个红衣主教会议全部成员都是罗马人,他们来自罗马的贵族,长期控制教皇,腐化了教皇制,而且不理会克吕尼革新运动。教皇利奥九世重新任命接受克吕尼运动的人为红衣主教,并从不同地区挑选新的红衣主教。这样,围绕着他的一群顾问,不但是他可以信任的人,而且是来自欧洲不同地区的人。

    这样新教皇不遗余力地推动革新,他走遍德国、法国,在各地召开宗教会议,也在各地加强教皇的权势。他所做的一切事,深得克吕尼修道院院长笋哥(Hugo)的合作。他强调三件事:(一)神甫绝对禁止结婚。(二)不得实行圣职买卖。(三)非经圣职人员及会众选举,没有人可担任教会职务。

    不过在利奥九世在位时,有一事是相当遗憾的,那就是因为与东方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彼此不和,最终导致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2、尼古拉二世

    教皇利奥九世去世后,德皇亨利三世又指派一位德国人为教皇,号称维克多二世(Victor II);但他只在位两年(公元1055一1057年),而亨利三世也于公元1056年突然去世。此时,教皇制虽然已脱离罗马贵族的控制,然而还是藉德皇之助而维持的,事实上,教皇制不过是换个主人而已。到目前为止,有两个原因使克吕尼改革家们容忍皇室对教皇的控制:(一)这似乎是教皇制摆脱罗马贵族的唯一之路。(二)虽然德皇亨利三世也像罗马贵族一样垄断教皇制,但他对革新运动非常赞同,罗马贵族则完全反对。

    如今这位神圣罗马帝国能干的皇帝去世了,即位的亨利四世只是一个六岁孩童,当权的是他软弱的母后爱格妮。因此,克吕尼改革家们深信,这是教皇制摆脱皇室控制的最佳时机。于是在克吕尼革新者们的努力下,经由罗马圣职人员选出了一位新教皇司提反十世。这件事完全没有经过皇室的决定或影响,甚至根本没有咨询太后爱格妮的意见。

    教皇司提反是个能干的改革家,他宣称所有的圣职都需经“教会”按立,平信徒毫无权柄。他极力反对“平信徒授衣礼”。不过他深怕与皇室之间产生摩擦,没有推行他主张。司提反死后,罗马的贵族想夺回对教皇的控制权,这时在希尔布兰得的帮助下,佛罗伦斯主教被选为教皇,号称“尼古拉二世”。而且,从那时起,希尔得布兰成为教皇背后真正掌握大权的人,他成为教会历史中杰出的人物之一。

    教皇尼古拉二世时代,最重大的事是建立选举教皇的新方法,新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把选教皇的大权自意大利贵族及皇帝手中释放出来。

    公元 1059年,在罗马召开的宗教会议中,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废止了“平信徒授衣礼”。同时提出这项新的选举方法如下:前任教皇去世时,先由红衣主教们提出继任教皇的名字;待红衣主教作出抉择后,他们再征求罗马的神甫及百姓的同意。此次会议的宣言中,仅含糊地提到年轻德皇亨利四世之名,以示礼貌,但却丝毫未提皇帝与选举有任何关系。宣言中也定下一个规条:即教皇可以选自不同地区,必要时甚至可以在罗马以外举行选举,不管选上者当时是在哪里,他可以立时拥有教皇职位的全部权势。

3.希尔得布兰(贵格利七世)

    约于公元1020年,希尔得布兰出生在意大利一个穷苦的家庭。他有一位叔父是罗马圣玛利修道院的院长,希尔得布兰便在这个修道院受教育。他身材矮小,声音微弱,外表平凡;然而他却是中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他有敏锐的思想、坚定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及火热的心灵。

    从教皇利奥九世及之后24年中,希尔得布兰先后担任了六位教皇的总参谋,积极推进克吕尼革新运动。

    公元1073年,在一个危急情况下,他自己成了教皇。这件事完全出乎意料,而且相当不合理。那时,希尔得布兰正在拉特兰宫主持教皇亚历山大的丧礼,群众们突然高呼他为教皇,他们狂热地将他抬到圣彼得教堂,把他放上教皇座位,奉为教皇。就这样,希尔得布兰未经提名选举,没有按1059年宣言的规定而成为教皇。于是,过不久,红衣主教们举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认此事合法。

    希尔得布兰深信,神所预备并指派为这国度实现的代理者就是教会。他进一步深信,教会的头——教皇本身,就是基督的代表(christ’s vicar),在他的观念中,教皇高于一切,包括王子、国王、皇帝及所有人民,而教皇只向神负责。为了使教会配成为神国度在地上的代理人,贵格利七世认为教会与圣职人员均需按克吕尼的标准改革,为了铲除革新的障碍,“授衣权”必须自皇帝手中转移到教皇手中。然而这对皇帝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当时在贵格利七世与国王亨利四世之间就发生了一次权力的争夺战。

    1075年,教皇贵格利七世趁德皇势微之际,再度禁止“平信徒授衣礼”。然而就在同年后半年,亨利四世由于在军事上大获全胜,深信自己有够强的力量反抗教皇,便公然违反教皇的禁令而给三位主教行了授衣礼。当年12月到次年1月24日,贵格利七世与享利进行了一场笔战,互相指责对方。

    1076年2月14日,争执发展到一个新高,在罗马一个会议中,教皇严肃地宣布革除国王教籍,并废除他的王位,除非他悔改。此时德皇也不含糊,他颁了一道谕令,给罗马百姓,以激烈的口气要求他们将“修道士希尔得布兰”逐出罗马城。

    但是,德皇的谕令没有罗马人理会,而教皇的要求却在德国掀起了热烈的反应。公元1076年10月,德国贵族们举行一次会议,大部份人主张立刻废黜亨利,全体都希望将他降卑。最后贵族们决定第二年二月在奥斯堡再举行一次会议,由教皇亲自主持。在那次会议中,他们将给德皇亨利一个机会澄清罪名。如果一年之内,教皇贵格利还没有取消亨利革除教籍的宣判,亨利就将失去王位。这段期间内,他将被软禁在斯拜尔城(Spires)中。

    这时亨利处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他可以感觉到皇冠正在往下滑。为了挽救王位,他愿意做任何事。因此,他给教皇写信说:“谨遵臣民之意见,本人愿意从此尊重并顺服使徒职任及您教皇贵格利。既然本人已被判触犯重罪,愿意呈上无辜之证明,或接受惩罚,或遵行您所规定,足以抵罪的补赎之礼。”

    亨利必须在一年内获得教皇的宣赦,取消”革除教籍”的判决,因此他设计逃出斯拜尔城,带着妻子白莎(Bertha)、小儿子及几个忠心的随从,前往意大利。在酷寒的冬天,冒着刺骨的冷风,越过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

    与此同时,教皇正启程北上,前往奥斯堡会议。当他行过塔斯卡尼时,听到谣言说,亨利带军前来。于是,贵格利转道避近卡诺撒堡(Cast1e  of  Canossa)的坚固城墙中。
公元1077年1月25日,亨利爬上卡诺撒堡的山坡,敲打城堡的外门。外门开启,有人领他穿过第一道围墙及第二道围墙的墙门,但第三道墙门却仍关闭。亨利在第三道墙门外的庭院中,整整站了一天,全天禁食,在他衣服外面,罩着悔罪者粗糙的毛织长袍,光头赤足站在寒冷的雪地上。日暮西沉,大门仍然紧闭,这一天他不得其门而入。第二天依然。

    直到第三天,当下午即将消逝之际,公元1077年一月27日的黄昏,第三道门终于徐徐开启,让亨利进入。

    现在戏剧上演了:

    亨利四世流着泪,伏倒在地,他亲着教皇的脚,恳求他的赦免。于是,教皇贵格利宣告赦罪,并解除了他“革除教籍”的判决令。

    最后,亨利可以说事实上“勒索”到贵格利的宣赦,因此也就恢复了王位。藉着在教皇面前的降卑,德皇在臣民与贵族面前获得外交上的全胜,亨利可以说是“以屈尊取胜”的人。

    卡诺撒事件并未结束亨利和贵格利之间的摩擦,它是最戏剧化的部份而已。接下来是一片混乱的局面。德国和意大利分裂成两个阵营:亨利在德国的对手们,于 1077年推选了斯华比亚的鲁道夫(Rudo1ph  of  Swabia)为王,于是,在德国有了两位对立的皇帝。当年,亨利和鲁道夫争战,后者重伤而死,内战在德国境内继续,到处是残杀暴行,将德国夷为废墟。

    鲁道夫死后,亨利整军前往意大利,围攻罗马,将城夺取。亨利随己意使“反教皇” 就职,教皇也立刻为亨利加冕为帝。贵格利听见亨利率军前来的消息,立刻逃到台伯河西岸的圣安格罗堡(The Cast1e of St. Ange1e)避难,并向意大利南方的诺曼底人求救。诺曼底大军抵达,亨利带军撤退。诺曼底人为报复罗马人投降贵格利七世的敌人,进城后大肆屠杀抢掠。虽然这不是教皇的责任,但它足以使罗马人对教皇充满忿恨,使教皇此后不得立足于罗马,只有随诺曼底人回往意大利南部。

    公元1085年,贵格利七世死于南行途中的沙勒诺城(sa1erno),去世时是个心碎的老人。临死前,他说:“我酷爱正义,恨恶罪恶,因此我死于放逐。”

4、沃木斯协约(The Concordat of worms)

    贵格利七世死后,为“授衣礼”的奋斗,又继续了三十五年。公元1122年,经过长期疲惫的争斗,终于订下了双方同意的沃木斯协约。根据协约,由教皇在继任主教的“授衣礼”中颁赐属灵职位的象征(戒指与杖),而皇帝则以“权杖之触”颁赐封地。


(四)教皇权势的高峰

1、亚历山大三世

    贵格利七世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在卡诺撒的光景却成为历代教皇的向往。当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位时,教皇的权势高涨,教皇与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之间,发生强烈的摩擦。最后,逼得皇帝向教皇投降。公元1177年,皇帝亲自到威尼斯(Venice)的圣马可座堂,在教皇面前,把皇服铺在石灰地上,跪在上面,亲吻教皇的脚,亚历山大把皇帝扶起,并赐他一个”平安之吻”(Kiss of  Peace)。

    八月七日,他们在意大利的阿南宜城(Anagni)相遇,这次德皇严肃地宣告他过去在罗马所封立的”反教皇”无效,并承认亚历山大才是合法教皇。当教皇上马时,德皇为他拉马缰,并陪在马旁走了一程路。历史似乎在重演,整整一百年前,他的曾祖父德皇亨利四世在卡诺撒降卑在教皇贵格利七世之前,现在,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也两次在意大利降卑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面前,一次在威尼斯,一次在阿南宜。

2.教皇依诺森三世(InnocentⅢ)

    依诺森三世担任教皇时(公元1198一1216年),是教会权势的顶峰时期。他出生于显赫的罗马世家,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巴黎修语言学,又在波隆那(Bologna)修法律,是个口才卓越的演说家,又是优秀的音乐家及歌唱能手,二十九岁便当红衣主教,三十七岁被选为教皇。他把自己的职责看成是半神式(semi-divine)的存在,即说自己是位于神与人之间的存在,在神之下、人之上。他还认为自己是基督的代理者(vicar of Christ),或者甚至确信自己是祭司长,是王的麦基洗德。

    教皇依诺森对教皇制抱着最崇高的理想,他在两封信上写着说:“神把权柄赐给彼得,不仅要他管辖普世教会,也是要他管理全世界。”他又说:“除非皇帝真诚地事奉神在地上的代表人,他不会成为好的皇帝。”而且认为如果说王拥有世俗的权利,那么祭司在灵魂上拥有权利,正如灵魂比肉身更贵,祭司职也比王职更宝贵。还说“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

依诺森对教皇制的理想是由五个因素塑成

一为贵格利七世的榜样;虽然贵格利一生为建立教皇至高无上权势的努力全盘失败,但他留下的榜样,却成为一代代继任教皇的原动力。

    二为伪文件“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虽然“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是一份假文件,但世世代代被人当做真品。这份文件,在依诺森要求教皇权威的事上,提供了合法而有力的基础。

    三为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象征着全欧洲基督徒反抗回教徒的大联合,而每次东征都是由教皇发起,他吩咐国王、皇帝率军出战,他们都服从了,使教皇渐渐以“基督教世界之首”’的姿态出现。

    四为“藉着罪名”的原则;拉丁文“ratione  peccati”是“由于罪”的意思。教会承认皇帝在纯政治的范畴内居首位,而教皇是宗教与道德范畴内的最高权柄。现在教皇宣称:如果属世君王在政治行为上犯了“不道德的罪”时,教皇不但有权,而且有责任干涉这些君王,并加以申斥。既然每一个政治行为都包含道德的成份,于是这项“藉着罪名”的原则,就在政治的范畴内,给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使他们成为制裁君王的人。

    五为当时欧洲有利的环境;当时欧洲的情势对依诺森非常有利,使得加强教皇宇宙性特权的要求,有实现的可能。当时意大利北部各城渐趋富裕,他们愿意与教皇联合,对抗皇帝。德皇巴巴若沙在十字军东征途中死亡,继任的儿子只在位几年,接下来的是三岁的腓得利二世;法国和其它国家则渐渐开始有民族合一的感觉。因此,当时的欧洲没有一个强大的属世权住可以向依诺森挑战。

    依诺森一即教皇之位,就恢复”圣彼得教产”(the patrimony of St. Peter),也就是所谓的”教皇领土”。这块领土在意大利半岛中部,过去由于教皇以土地交换神圣罗马皇帝的保护,变得越来越小。自从依诺森上任后,六百年内,这块教皇领土的疆界一直能保持原状。

    教皇依诺森同时也向全世界宣布,他绝不纵容反对他的属世权势。英王约翰胆敢违杭教皇,于是在公元1208年,教皇给英国下了一道禁令,宣布全英国不准举行教会仪式;第二年,英王约翰被革除教籍,他的臣民不必再臣服于他,他也失去了王位。公元1213年,约翰只得向教皇屈服,英国自此成为教皇的属下。

    国王和皇帝们一个接一个地,相继承认教皇是他们属灵的领袖。除了法王之外,所有的君王都承认教皇也是属世的主宰,他们宣称自己是教皇的臣属,也承认他们的国土是罗马教会的领土。

    有一段时期,甚至罗马帝国也成为罗马教会的领土:十字军东征的目的,是要自回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却偏离了这个目标,十字军在东征的途中,不前往耶路撒冷,乃是攻打君士坦丁堡。他们夺取了君士坦丁堡,并设了一个拉丁王国(Latin  Kingdom),拉丁王国的统治者承认自己臣属教皇。

    依诺森三世在位期间(公元1198一1216年),整个基督教世界中,大部份君王都成为罗马教会的封侯,教会权势自此达到了顶峰。

3、拉特兰会议

    然而依诺森三世的理想远超过属世权势的获得。公元1215年,他在罗马拉特兰教堂(Lateran  Church)召开一次大公会议;在召集这次会议时,他说:“有两件事一直是我心中的负担:圣地的再度征服,及全球教会的革新”。

    四百多位主教、八百多位修道院院长及副院长,以及许多圣品人员和平信徒参加。圣品人员中地位最高的大主教都出席,共七十一位,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及耶路撒冷大主教。也有德皇腓得利、法王、英王、亚拉冈(Aragon)王、匈牙利王、耶路撒冷王、塞浦路斯王派来的特使,以及意大利各城的代表,“好像全世界都到齐了!”

    这次会议决定再组一次十字军,由教皇亲领出征;会中也指斥瓦勒度派(Waldensian)及亚尔比根派(Albigensian)为异端;会中规定了对不肯悔改、传布异端者的刑罚;同时宣告限制赎罪券的颁发;并规定主教们应当选能干的人讲道;并为学识较差者免费提供神学及文法教育;也命令犹太人及回教徒穿着特别服装;犹太人不可担任有权管辖基督徒的公职。

    这次拉特兰会议成为教皇依诺森三世超越其它诸教皇、拥有最高权势的标记。第二年,依诺森逝世。

(五)教皇权势的衰落

1.教皇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 VIII ;1234-1303 A.D.)

    一般而言,整个十三世纪,从依诺森三世到波尼法修八世,教皇都能保持教会的属世权威,但到波尼法修八世时代,教皇的权势开始快速地衰微。

    一个领袖的个性可以大大影响历史,波尼法修就是一例。他是个博学而自大的人。他就任教皇职位的典礼极其壮观,甚至在上马之际,左右各有一位国王为他扶着马镫。

    然而,过不久,波尼法修就为了圣职人员缴税的事和法王美男子腓力(Philip  the  Fair)及英王爱德华(King Edward)发生冲突。因为他们向圣职人员征收重税;教皇下令不准圣职人员缴纳;法王即刻以禁止金、银、宝石出口法国作为报复;这样便切断了教皇自法国来的收入。

    于是教皇一连发布了几道教谕(bul1s),用拉丁文书写,而且盖上图形铅玺每个教谕都以开始的几个字为名。

    在“一圣教谕”(Unam sanctam)中,教皇说:“……教会有两支宝剑:属灵和属世的……它们代表教会的权柄,前者由教会和教皇的手运用,后者由国王和军士运用,但必须用在教会和教皇权柄的统管之下。一支宝剑必须顺服另一支宝剑,也就是说,属世权柄必须服在属灵权柄之下,属灵权柄有权建立属世权柄,并在属世权柄犯错时,施行审判……。世界上每一个人得救的必要条件是顺服罗马教皇。”教皇又引杰里迈亚书一章10节的话:“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国之上”作为他要求统管全世界的圣经根据。

    像教皇贵格列七世一样,波尼法修也愤怒地革除了法王腓力的教籍。贵格利的这一招虽曾有效,波尼法修依样而行,却得不列果效。法国百姓不但不因此放弃对法王的效忠,反而更团结起来,支持法王,在这种局势下,法王美男子腓力可以公然地蔑视教皇波尼法修。
公元1303年,在阿南宜法王腓力派遣两位代表,带着一队军人,前往阿南宜捕捉教皇。阿南宜的百姓起而保护教皇。当时波尼法修已是个87岁的老人,兵丁竟将他拳打脚踢。但他们并不能拘捕他。这次和法王腓力之争的惨败,以及肉体所受的创伤,对波尼法修实在是太大的打击,因此,返回罗马几天之后,他便带着破碎的心灵去世。

    从来没有一位教皇像波尼法修一样傲慢,他狂妄地以许多教谕宣称教皇的权势;也从来没有一位教皇像他这样受苦、降卑,以致一败涂地。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代表教会权势衰微的开始,同时为历史引进了一个新的纪元。波尼法修完全错估了新兴民族意识的力量。以法国全国而言,共有三个社会阶层——贵族、圣职人员及一般百姓。他们宣称教皇无权干涉国家内政;除上帝以外,没有任何权柄可以超越国王。

2、“巴比伦被掳”时期(Baby1onian  Captivity;公元1309一1376年)

    公元1309年,法王扶持心腹坐上教皇宝座,号称革利免五世。革利免五世得法王撑腰,将教皇宝座从罗马被迁到靠近法国的亚威农(Avignon),教廷留在该地达七十年之久,直到1376年。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教皇巴比伦被掳时期”。”被掳”是因为这时期的教皇都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伦”是因为前后持续约七十年之久,正如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一样。这段时期,所有教皇都是法国人。

    除此之外,民族意识也在其它国家滋长。在德国的一些王族有权选举国王,他们宣称德王的权柄是来自上帝而非来自教皇。在选举及行政权柄上,德王完全不受教皇控制,这一原则成为德国的宪法。公元1366 年,当英王爱德华三世在位时,国会宣布终止英国与罗马教会间臣属的关系,并拒绝缴纳英王约翰在位时向教皇依诺森三世所应允的贡金。

    在巴比伦被掳时期的教皇,大部份都花用庞大的经费,过奢靡腐败的生活,亚威农教廷成为奢侈宴乐的中心。为了获取更多钱财,教皇们以无耻卑鄙的手段,出卖主教职位及赎罪券,或向信徒抽取重税,成为西欧各国无法背负的重担,以致当时许多人称教皇为“敌基督”。

    巴比伦被掳时期的种种事件,已使教皇权势大为衰微。但更糟的事即将发生!

3、大分裂时期(The  Great  Schism;公元1378一1417年)

    意大利人对教廷迁往亚威农之事,非常不悦,他们欲使罗马再度变成为教皇宝座所在地。结果于公元1378年,意大利与法国公开断绝关系,双方各选出一位教皇;于是出现了两位教皇,一位在罗马,一位在亚威农;这段时期(公元1378至1417年)被称为“大分裂”时期。

    两位教皇彼此咒诅,彼此开除对方教籍;对当时一般真基督徒而言,实在是一幕令人心痛的景象;教皇制的尊严受到重大打击,从此再无法完全恢复。

    公元1409年,在比萨(Pisa)举行了一次会议以解决这个大分裂。会议决定废除双方教皇,另选亚历山大五世为教皇,但没有一位教皇愿意让位,结果造成三位教皇同时存在的局面。

    在这样混乱的情势下,这三位教皇,没有一位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最后,公元1417年,君士坦斯会议(Counci1 of  Constance)中,又选了一位意大利红衣主教为教皇,称为马丁五世(Martin V);其它三位教皇为怕引起更大的难处,一致支持马丁五世。这样,才使西欧教会再度恢复只有一个“头”的情况,也终止了这个“大分裂”。然而教皇制所受的创伤,以及教会由于“巴比伦被掳”及“大分裂”所受的苦难和打击,又继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东西分裂(1054年)

   上文已经提到,在罗马帝国里,随着首都的东迁,东西方教会的隔阂日益加深。到了此时,罗马帝国已不存在了。当日的西罗马帝国已经变成了许多的王侯统治区;当日的东罗马帝国业已成为拜占庭帝国。西方的罗马教会由于在当时的混乱局势中一直为首,且以自己为彼得的继任者自居建立起一种超然的姿态;而东方以君士担丁堡为中心的教会则因面对一个强大的帝国——拜占庭帝国,经常要与政府周旋,结果东西方教会的形式与架构都有不同。

    当时东西教会由于沟通的不良产生了一些教义上的争论。其一为关于复活节的时间,东方教会一向是根据逾越节来计算复活节的日期,可是这种方式计算有个缺陷,那就是犹太人的逾越节不一定是星期日;所以在西方的罗马教会就把复活节定在星期日这一天,这当然解决了东方教会所说的缺陷,不过,这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办法与逾越节连在一起。争论之二为东、西方教会关于图像的问题,东方教会由于皇帝的干预,在图像问题上有反反复复的情况;而在西方一向对图像都是一种容忍的态度,并有一定的推行,结果西方往往对东方的政策提出一些疑问。争论之三是关于尼西亚信经里的一句话“西方教会认为,圣灵是从父和子所差降临的,东方教会认为,圣灵单是从父所差降临的”。争论之四是关于圣餐,当时东方教会用的饼是有酵的,西方教会用的饼是无酵的。另外再加上其它的一些争论。

    到了1054年,西方罗马的教皇利奥九世委派了一位全权代表到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去,这位代表出发时他对自己的使命了解为罗马的主教长,是教皇的全权代表。当他到东方时,东方教会表现得很冷谈,与他原先想象中的热烈接待的场面相去甚远。因此他就采取了相当激烈的行动,公开指责东方的主教长瑟如拉留(Michae1 Cerularius),并且把他公开的赶离教会——革除教籍,禁止他领受圣餐。又写了一封诅咒希腊教会的信,把那信放在圣桌上而去。

    东方的教会把这个行动,看为一种对东方教会主权的挑战,因此东方的教会也同样在公开的场合,正式的宣布革除罗马的教皇、罗马的主教长利奥九世的教籍。自此以后教会就分为二。

    东方正统教会简称东正教又称希腊教的属地大经是俄国、巴尔干半岛、及亚细亚的西部。在分裂之后,东方的教会,一度十分复兴。1453年,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东正教在俄罗斯有了更大的发展。到了1523年,甚至于有些作家称莫斯科为“第三罗马”,即与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相并列。但后来因各种原因,东方教会的影响力开始逐渐的走下坡。

西方天主教主要的属地是欧洲西南,和美洲南部,其余几乎各地皆有。西方由于各种的因素其中包括东方的衰弱,就成为当时基督教里唯一的一股左右大局的势力。

【教会春秋】基督教帝国(上)(600-1500年)

所属主题
权玺 哀鸣如鸵鸟
权玺 哀鸣如鸵鸟
他用云遮天,为地降雨,使草生长在山上。他赐食给走兽和啼叫的小乌鸦。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