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5 11 月, 2024
spot_img

温州寻碑记—暨育婴堂的前世今生

自2016年10月4日,与温州几位“志同道合”的史记工作者,寻访了位于广场路230号的育婴堂旧址后,一直对那块放在门口当“踏脚板”的重修碑感到好奇与惋惜。

温州寻碑记—暨育婴堂的前世今生

位于广场路230号的育婴堂旧址


奇的是时过境迁能够完整保留、惜的是静卧道坦任人脚踏。网上只记载了“育婴堂”的一些只言片语,有关石碑的碑片与碑文一字未提,在温州新华书店淘了半天也一无所获。

2017年,是新教传到温州150周年,对收集与挖掘有关教会历史的工作,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笔者针对已经知道的石碑展开了梳理及考究。

温州寻碑记—暨育婴堂的前世今生

2010年被列入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数次经过广场路,停足在碑前思想当怎样把碑上的文字弄懂,还真是有点难度。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抄写,由于时代的久远,很多字迹早已模糊不清了,只好决定去拓本。

20179月5日,虽然24节期中的初暑已过,离白露也只差二天,但天气还是酷暑难耐。带着用到的设备,趁着正午酷热的烈日,用板刷打扫干净上面的残留物,再用水清洗干净。在烈日的烘烤下,石碑一下子就晒干了,而我却大汗淋漓,全身湿透,如雨后的落汤鸡。

忙活大半天,发现拓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不但耗费了一大堆材料,而且人还累得直不起腰来,所拓的还没有一张成功的。最后只好把碑文用手机近距离拍照,回到办公室一一打字存档。

温州寻碑记—暨育婴堂的前世今生

放在门口当踏脚板的石碑


经过几天的校对与整理,发现十八排的字迹中,完全照抄无误的只有三排,石碑的长度1.56米,宽0.81米,共有596个字,石碑的台头为“改造瓯海道育婴堂碑记”下文是重修育婴堂碑记:

午嘉平月旧温属改建育婴堂将次落成佥日此举至伟不可无文以记之弞志东堂建自乾隆

时知府金洪铨太守当时捐㢘俸为之并委士绅粱春等劝募得银二千数百两择地筑堂巡抚方

公观承复发币千两存典生息嗣李公琬清理婴堂复拨涂田遴选要员理董其事稽察積弊

一清自是厥后遂渐怠驰读张氏振蘷论永嘉育婴事务篇已慨乎言之越数十季弊遂加厉官斯

土者之不常而躬任其事者尤如秦越人之漠不相关覆之不发由来久矣岁丁巳予观政斯邦目

击堂规之腐且败经徵员司之唯利是营婴孩月殇且至三数十名之多恻然伤之空呈准省长齐

公归道办理以资整顿塗租之牵混者澈理之堂司之不职者绌退之厘定新章俾有遵守规模宏

起费益加鉅计划收入及过半数设法筹增综核支配经常费庶有着矣尤见堂室年久颓坏东西

房舍㡬不菽风雨思有以改建之躬倡捐泉地方有力之薦绅兴国会商会省议会热心慈善诸君

子慨输缗钱集成钜资鸠工庀材四越月而竣事堂之中育室若干椽饭室病室若干椽储藏办事

有定所盥洗炊㸑有定舍贫儿一院亦附入之楹构秩顿易旧观一草一木焕然增新矣顾庆澜

此时更有不能已扵言者概自乾隆十二年建堂甫及一周弊已从生予修此堂为之整飭又不知

更能阅几载而弗改易今日道亾德丧人人皆攘争私利不復知公益为何事保赤恤孤之不讲殆

无足怪然人道主义日益发明不忍之心本同具所愿后之职司其事者返求良心恢张古道共

矢慈仁之愿永遂发育之机则匪独庆一人之私幸也已是为记

中华民国八年岁次己未调署瓯海道道尹黄庆瀾撰

温州寻碑记—暨育婴堂的前世今生

清晰可见的重修育婴堂碑记的几行字


透过对碑文的研究,发现温州育婴堂的历史非常之久远。清乾隆十二年(1747),在惠民桥附近,由知府金洪铨首先捐俸禄,乡绅梁春、蔡宏勋、邵世录等劝捐得银2412两,择地建房99间,同治十二年又增加50间,为温州规模最大的弃婴救济场所,并且创建牛乳哺婴章程,故存活者众。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府杨镕在温州育婴堂写下一副对联:“啼饥号寒,看目前便有恁多赤子;望恩待泽,想堂外不知几许苍生。”清同治年间,知府戴槃也写下一副对联:“保赤重周官,曰仁曰慈,问何以心推赤子;帡幪同夏屋,爰居爰处,要无惭身坐黄堂。”这反映出当官爱民如子、止于至善、忠于职守的士大夫思想。

清乾隆(1735–1796)之后,温州所属永嘉、平阳、瑞安、乐清四县均设立育婴堂或者救婴局。

1880年温州天主教成立本堂区后,董增德神父到永嘉县西溪乡茶坑村巡视教务时,发觉个别教友家庭经济极端困难,赡养不了自己的子女,甚至有弃婴现象,尤其是女婴。他把弃婴收来带回温州城里,着手创办“天神会”即孤儿院,聘请黄岩尼姑出身的山莲为首任院长。

1897年岑山寺巷(东起仓后,西至信河街)孤儿院落成,孤儿迁入新居。“天神会”收养的女婴不断增加,人数最多时竟达五十人。随着“天神会”的不断发展,后来又购买了附近地带,建造大批用房,开办了女教友经言学习所,取名“仁慈堂”,交与宁波来温的拯灵会修女管理。

1918年,仁爱会修女接管了瓯海道当地官府新办的育婴堂。温州文字学家沈克成老弟兄编写的《温州历史年表》也写到民国七年(1918),瓯海道尹黄庆澜捐俸三百元,发起改建育婴堂,在府城隍庙之右,基址极大,共有五进。黄群也捐助三百元。

抗日时期,教区因战争失去教廷的传教基金,经济拮据无法维持生活,只得迁往苍南钱库天主堂,在当地教友慷慨捐助下,得以勉强维持生活。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天神会”重返仁慈堂,开办纺织布厂。

1949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后,外国传教士被迫相继回国,1950年“天神会”就这样解散停办。现在位于飞鹏巷7号的温州市儿童福利院,其前身就是育婴堂,从董增德神父的发扬爱德到仁爱修女会的融入心血,这70来年共收养孤女800余人,真是功不可没,彪炳史册。

温州寻碑记—暨育婴堂的前世今生

位于飞鹏巷7号的温州市儿童福利院,其前身就是育婴堂

 

温馨提示:此文被收录于2017年福音入温150周年的套书之一《追溯温州教会 150 周年福音历史画册》

温州寻碑记—暨育婴堂的前世今生


作者微信:139 688 32737

若有奉献 可以赞赏或按住下面本微信专用二维码,然后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为本寻访宣教士足迹平台奉献:

温州寻碑记—暨育婴堂的前世今生

 

 


所属主题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找过去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建造的教堂、创办的医院、开设的学校以及安葬在中国的坟墓。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