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守完了一生的约
七夕专题之所以排到七夕后的一天来写,是因为今天是我奶奶去世一周年的祭日。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我一直以为所谓七夕只不过是现代人娱乐或者商家促销的噱头,但前不久才知道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它是古已有之的节日。
浪漫这个词是个外来词,英语叫romantic,起源于欧洲,而且转指爱情,a romantic relationship就是指的恋爱关系。后来才知道,“爱情”这个中文词也是个现代词,古代只有“婚姻”的概念,就算是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千古之恋,有没有一个叫“爱情”的词来定义它。
自从前不久我做了一个凉山州彝族的博物馆项目,才知道古代的“爱情”并不是现代人想象的那样。
彝族被公认为很开放的民族,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男女对歌而产生的情愫。但我在了解了彝族婚恋传统后才发现,用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彝族的男女恋爱交往是非常保守的,在结婚之前,男女就算拉歌认识,也必须在父母允许的情况下才能交往,而且不能单独约出去,必须要有其他同伴在场。我想起我爸妈最开始恋爱时都要找个人当电灯泡,后来到谈婚论嫁时才能两个人单独出去。我爸妈的恋爱算是传统爱情和现代爱情的混合了。
不仅是彝族,有着“走婚制”的摩梭人的婚恋也绝不是现代人想象的那样开放,所谓“走婚制”就是指,男方在女方家留宿一夜,有了鱼水之欢后,男方又回到自己家中,但并没有夫妻之名,这是母系社会的留存。但因为与现代社会的一夜情类似,所以给了现代人很多想象空间。实际上远非那么随意,男方来到女方家里,是要经过女方家人同意的,而且虽然没有夫妻之名,但也不能随便沾花惹草,男女关系比较固定。
在古代,汉族和其他民族大致如此,中西也基本一样。“自由恋爱”并非中西之异,而是古今之别。
我想这就是古代为何没有“爱情”这个词,因为恋爱,婚姻是一体的。《圣经》里,没有“恋爱”这个词,只有对“婚姻”的约,中国的伦理也只谈婚姻。
这倒不是一种禁锢,而是把婚姻作为两人感情的开始,“约”是所有关系的基础。现代人的很多恋爱观念,比如婚前同居等,在古人看来,不是自由,更像苟合。
我奶奶是在民国时和我爷爷结婚的,我奶奶当时是宜宾数一数二的千金小姐,嫁过来的时候丫鬟都带了四个,还有专门的厨师,这使得我们家的长辈都能做得一手好菜。还有价格不菲的嫁妆和家具。我看过我奶奶和我爷爷的结婚照片,很像梁思成林徽因那种民国范儿的风格。
因为我从小长得胖嘟嘟的,爷爷也很喜欢我,所以我跟爷爷很亲,在我印象里,他是个慈祥的老人,眼袋很深,时常穿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我奶奶经常跟我说,爷爷当年是帅哥。以前,爷爷曾一个人去上海见识过,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这要是在现代,诱惑就太大了,一个帅哥在上海滩,那不招蜂引蝶才怪。但我爷爷始终顾念着家,说什么也要回来。
奶奶和爷爷结婚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绝不是现代人想象的那样,把自己的终身幸福交给父母了,父母成了“家”的暴君形象。这是“五四”启蒙的观念,但并不符合事实。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子女的爱,比抽象的国家对个人的爱要深吧,那是代代相传,血浓于水的,比一个抽象的“自由”概念要真切得多。古代女子让爸妈做主,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没有办法,而是她信她爸妈。在《创世纪》里,亚当夏娃还没见过面呢,不是一样结为夫妇,还说出了一句浪漫而肉麻的话“你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因为他们信他们的“父亲”。
我在做彝族博物馆项目时也了解到,父母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武断到不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就匆忙等下婚约,他们只是起一个监督人的角色,让儿女和对象认识了解,觉得不合适就跟媒人或对方父母说,儿女是有选择自由的。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三月三”“鹊桥会”等传统相亲现场的原因。
所以我猜想,当年我奶奶与爷爷是这样结婚的,奶奶隔着门帘去看来提亲的爷爷,觉得确实是个小鲜肉,情窦初开,心花怒放,“何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就催促她爸答应了。
也可能是反追,可能是我奶奶在某个派对,或读书会上看上了我爷爷,然后,一个眼神暗示,然后眉来眼去,暗送秋波,然后暗示我爷爷来提亲······然后就有了家庭。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揣测,他们那代人是很少跟晚辈讲这些的,太不正经了,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婆,他们更没有多少“浪漫”的情话,但我外公去世时,我外婆很伤心,我妈妈问她,外公都病危这么久了,有心理准备了,怎么还这么伤心,我外婆说“毕竟几十年的人了。”这是他们那一代的爱情。
现代人,完全抛开父母作为监督人后,婚姻质量真的更幸福了吗?为何离婚率逐年攀升呢?萨特说:“我们被抛弃在了选择中”
我爷爷去世时,骨灰一直没有下葬,而是放在我奶奶的房间里,她要守着他。现在他们合葬在一起,守完了一生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