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位于广东省五华县长布镇元坑村的足球旧址公园,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48年的悠久历史。
1862年,巴色会的德籍传教士边得志(Bender, Heinrich)受基督教巴色差会派遣来华,他第一站的地点便是深入梅州地区的五华(1914年之前称“长乐”)县长布镇樟村村进行传教。
边得志(1832-1901)
1863年,黎力基到五华时巡视了元坑(元坑,又称元坑里,背依海拔1318米的七目嶂,相邻樟村约40公里,属五华长布)。
黎力基(1824-1908)
1864年秋,边得志每月的第二个礼拜日到元坑下屋讲道,从此与元坑结下了足球之缘。
巴色差会西牧的住所
1865年,瑞士传教士毕安接管了樟村的教区,边得志再做“开荒牛”,转移到五华县长布镇元坑村尽头的半山岗上建堂舍和学校,同年还到紫金古竹传教。
元坑教堂,背依七目嶂
1866年,毕安驻元坑,开办小学。1868年,边得志和毕安在元坑开始建筑宗源书室为初等校舍,并建筑养正书室为高等校舍,还筹建中学。
毕安
1873年,边得志、毕安在五华元坑建筑“敬业斋”为中学校舍(课程有文学、科学、哲学、神学、体育、音乐等6科) 成为东、梅两江第一所中学。学校依山而建,3栋占地达3000多平方米的欧式建筑校舍错落有致。学校左边山腰修建一条宽3米、长400米的环山跑道,在右边山窝处开辟了一个长50米,宽32米的草坪足球场,并在球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由善踢足球的边得志教授学生踢足球,首次将足球运动作为体育课程传授。“有时下课钟声方歇,球场上已腾起一片打球争夺喧闹之声,故足球技术水准,一般都造诣甚高,而体格强健,则是普遍现象。”这是现代足球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出现。
山坡上是元坑教堂和教会学校
1888年,边得志任基督教巴色差会在华总牧。1947年,《五华县志》、《广东省志·体育志·大事记》等书籍记载和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考证、确认五华元坑是中国内地最早开展现代足球运动的地方。元坑中学培育出了魏锦新、江爱其、魏灵圣、李伟容、李华瑞、李其美、李兴横、李法春等中国内地的第一批足球运动员,之后更是成为了足球运动在梅州地区传播的火种。
广东省志·体育志
1979年,五华被国家体委誉为“足球之乡”,有着源远流长的足球历史和文化。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足球人才济济,亚洲球王李惠堂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今足球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中甲球队有梅州客家队,中超有广东梅州辉骏女足。五华县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一支中甲球队的县级城市。同时也积极培育本土足球青少年,继续为国家输送足球人才,为祖国足球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五华奥体中心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古代足球(蹴鞠)运动起源于中国的山东淄博,因此长期以来中国都以“足球故乡”自居。而现代足球运动的鼻祖是英国,现代足球传入中国却是1873年在梅州五华元坑。
古代足球(蹴鞠)
2011年9月30日,《广州日报》郑重宣布“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为五华元坑”,2015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授予五华·元坑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
碑记
2020年12月,竣工的梅州五华·元坑遗址景区复建了中书院、原足球场、环山跑道等旧址,新建了现代足球之路、现代足球文化启蒙园等设施。
笔者在元坑寻访
若有奉献可按住
下面本微信专用二维码
然后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为本寻访传教士足迹平台奉献
–欢迎转发–
(不做传教士、可做传教事)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