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院民族研究所的黃淑莉博士在《歷史人類學學刊》(十七卷第1期)上發表了《苗族、基督徒與現代性——石門坎的民族學研究》一文。作者選取了石門坎民族學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本著作(分別是張坦、東人達、張慧真、沈紅、馬玉華的学术著作)進行分析與闡釋。時至今日,“阿卯研究”又迎來了一部優秀的學術著作——胡博士的大作《……书名略》。相較於此前的石門坎研究優秀著作來看,這部剛“出爐”的著作,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自己的獨特之處呢?
筆者初識胡博士的論文,大約是在2020年疫情正盛時期。正當人人不能出門之際,網絡上各大學術研究數據庫皆免費開放了一段時期,以供待坐在家中的學者們能方便利用網絡資料做研究。而像我這樣到處查尋資料的人,又怎能錯過这段“黃金時期”呢?“台灣學術文獻數據庫”在期间,就是一個可以免費下載相關學術論文的網站之一。筆者偶然間“走進”了這個數據庫,其中就發現了胡博士所寫的論文《……文章名略》(载《新史學》二十七卷第一期,2016年3月)。此後經過多次的“發掘”,又陸續獲得了胡博士有關西南苗族的研究論文一、兩篇。2021年的某天,得知他的博論不久後就會出版,這令筆者非常期待。2022年3月留學荷蘭的張姊妹突然發給我一個鏈接,點擊進去一看,原來是胡博士的博論已經出版的消息。到了4月份,筆者在網上搜索,已經可以看到這本書售賣的信息了。此後,筆者一直等待著有授權的電子版的出現(畢竟紙質版不容易買到)。“苦等”四個多月後,終於看到了授權的電子版的出現,於是趕緊購買閱讀。
筆者花了兩三天的時間,把這本書閱讀了一遍。這本四百多頁的書,需要反復的品讀,才能抓住作者想要論述的重點,以下簡單說說初讀本書的感受。
……
……
……(未完)
初讀小文的詳細,已發「阿卯史話」中。
https://amaoshihua.blogspot.com/?m=1
來源於Missionary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