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学生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昨天晚上爸爸就告诉孩子,新学期开始了,要收收心开始新学习的旅程了。今天我本打算让筵筵按照课程表完成今天的学习内容,但后来还是推翻了计划。在我这推翻计划的事情时有发生,说的好听点,灵活变通是我教学最大的特点😄说的难听点,雷打不动的按照课程表行事,可以说再给我十年,我也很难完全学会,我认为这是我性格中的短板😂。不同类型的妈妈,决定了在家教育不同的风格,目前我只能说按照自己所有的,尽可能发挥自己教学风格的长处,我实在不擅长的,就换种变通的方式。
早上木木想要自己做蛋炒饭,她有一段日子没下厨房了,她这个提议让我决定开学第一天,先放下书本的教学内容,教育,从生活开始,从厨房开始,从家务开始。于是木木在厨房做起了蛋炒饭,后来姐姐洗了碗,佳佳把姐姐洗过碗有序的摆放到碗柜,厨房工作完成后,木木和佳佳还洗了内裤。
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学校,从厨房开始训练孩子工作,会成为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学习经验。父母都希望孩子不要依赖,却常会忘记独立代表的是完整的经验,这种经验,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不断练习的机会,为了使孩子早早建立一种健康、坚强的工作性格,妈妈们需要从小就跟孩子谈工作,教养是培育的工作,而非日后导正的功课。
厨房里的教学,让孩子知道任何一项工作是有流程的,有方法的,任何一项工作需要有开始有结束。以洗碗为例,孩子不仅要知道清洗的顺序,比如先清洗没有油污的,油污严重的放最后;需要学习一些清洗小知识,比如热水更容易去油污,不用洗洁精的话,面粉或小苏打可以替代洗洁精,而且有很好的去污效果;他们还需要知道碗盘清洗完,需要放消毒柜消毒,什么材质不适合放消毒柜;最后还要把洗碗池和台面擦干净,洗碗时洒在地面的水需要用拖把拖干净。
佳佳今天负责的是摆碗,当我把筵筵洗好的一堆碗放在水池边的台面上时,开始观察她是如何摆碗的,后来我发现她是有自己的思路的:按类别,先把三个小碟子放好,然后是小碗,最后是大的汤碗;按大小,先小后大,当她做开始把一个大碗放到一个小碗上时,发现不对,于是重新摆放,按照大中有小的方式;按系列,小碗有三种风格,她把相同风格的放在一起。三岁的孩子,简单的摆碗,训练了她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做事情的秩序感。
作为母亲需要花费时间,教导孩子逐渐加深的生活功课,这些与学校的教育不同,表面上似乎看不出什么成果,但其实母亲的生活教育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丰盈的人生,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生活能力与创造力,都是母亲的生活教育可以带来的。
提到这里,我想到了蔡颖卿在《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里说过的一段特别宝贵的话:
“我常常想起自己当父母的职责,不只是要让她们吃饱穿暖、精神愉快,远处还有一个真正的目标,才是催促我不懈努力的理由——母亲不是让你倚赖的人,而是使你无须倚赖的人。
这句话让我看到,持续培养她们拥有好的工作能力与工作习惯,是多么重要的长程目标!
成长独立是一条长远的路,当我们把孩子送去受教育的那一刻起,期待的就是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迎接自己的生活。然而,这个信念却常常在受教育的途中迷失了方向,我们或以为知识的灌输一定可以转化为日后的能力,因此开始寻找快捷方式与偏方,白白浪费掉生活中的许多教材。
我想给孩子一些礼物,一些自已给得起,而她们一生可以受用的礼物。这些工作的分享与讨论,就是我的礼物。”
厨房里训练孩子,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孩子有始有终,认真的工作态度,扎下责任的深根,也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服侍家人的心。正如蔡颖卿在一本书中关于洗碗写的一段话:
“洗碗很重要吗?任何照顾自己的生活技能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些一起分工完成的家事代表爱人同心协力、相互体贴的情感。即使是联考的前一天我们也照常洗碗、拖地。教育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知识也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中。”
《从灵开始做父母》那本书中关于家务与服侍家人也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段落:
“创造一个环境,让孩子从懂事起就开始问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孩子信心的成长非常关键。这个服侍中的关键性问题很简单:“有什么是需要做的?”这是你可以教孩子问的最佳问题之一。让孩子在进入任何一个房间、情境或关系时问这个问题,将会改变他们看待所处世界的方式。在我们家,大家决定不谈“家务活儿”。其实,我们依然在做家务,只不过不再称其为“家务活儿”罢了,我们决定将其称为“服侍之举”,我希望孩子们明白,他们所做的其实是在服侍我们全家。”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是紧密关联的,而家则是教育发生的最重要的课堂。我们做母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家建造成为能够充实孩子身心灵的地方。我们被呼召成为“家庭建造者”,即营造家里的环境,让家成一个发射台,孩子从此走出去能够服务于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