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今天分享两个故事。
这两个故事的背景都差不多,但是故事主人翁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故事:
话说,当时选民过了约旦河,在约书亚的带领下要攻打耶利哥。可是,在攻打耶利哥前,他们生命的主人给了他们一条诫命,城里面的人要全杀了,城里面的财物不可取,金银要全部上交。
有一个叫亚干的人,他攻城的时候起了贪婪的心,于是就私藏了耶利哥城的一些财物。后来,因为亚干违背诫命,致使选民在攻打小小的艾城时失利。
之后查出来是亚干犯的罪,于是众人就将亚干推出去,用石头打死了他。
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会觉得极其残忍。你想,一群人拿着石头,活生生把一个人给打死,就因为他贪了一点钱财。
于是,有一种声音这样评价亚干:
你看,他违背了律法,做了律法不许干的事情,所以按照律法,他必须受到惩罚,被石头打死。
可是,还有类似的一幕,这就是我们分享的第二个故事:
话说,有个女人正在行淫的时候被法利赛人抓住。他们气势汹汹地把她抓到夫子面前,手里拿着石头,只等夫子吩咐,他们便拿石头打死那被抓住的行淫的女人。
后来,夫子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第一个向她扔石头。”
之后,这些人就静悄悄地走了。
他们走了之后,夫子对那女人说了一句话:“去吧,我也不定你的罪,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就这样,那女人没有被石头打死,也没有被定罪。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看,两个类似的故事,亚干和那行淫的妇人都犯了罪,一个犯了贪婪的罪,一个犯了淫乱的罪。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完全不同呢?
你看,亚干被石头打死。那行淫的妇人没有被打死,也没有被夫子定罪。按照公义的律法,二者都应该被打死。因此,是不是生命之主偏心,不再公平正义了呢?
为什么同样是犯罪,一个被石头打死,另一个安然无恙呢?
亲爱的读者朋友,还记得当初选民攻打艾城失败后,选民要找出犯罪之人的细节吗?
当时,选民们不知道是谁犯了罪,于是生命之主要点名了。但是,这个点名的过程极有意思。
他们生命的主人没有一开始就点出亚干的名字来,而是先点出犹大支派。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是亚干,当点出犹大支派时,你是不是在生命之主还没有点出你的名字时主动认罪悔改呢?
可是,亚干没有。
于是,范围进一步缩小。这一次点出了谢拉宗族。可是,亚干还是没有认罪。
于是,犯罪再一次缩小,这次点出了撒底的家室。
然而,亚干还是无动于衷。
最后,机会没有了,最终点出了亚干。
亲爱的读者朋友,为什么要这么繁琐地点名呢?
因为,生命的主人在等待亚干悔改,我们也应该相信,如果亚干在他们生命的主人点到他名字前主动认罪,他或许就不会被石头打死了。因为,生命的主人有无限的怜悯。
可是,你看到了吗?这个期间,亚干没有悔改,他是被他的主人点了名字,才最终承认了他犯的罪。
那时候,就太晚了!
因为,你在你还有机会悔改的时候悔改,你还能得生。当你失去了悔改的机会时,你只能接受他公义的审判了。
可是,那行淫的妇人跟亚干不一样。
她深深知道她犯了罪,而且自始至终,我们没有看到她强行狡辩。她也不像真正的淫妇,刚刚行完淫乱,嘴角一抹,就说她没有犯罪。
有一个叫俞霞的女人,她所生的三个孩子都不是她丈夫的。后来,他丈夫做了亲子鉴定。事情败露之后,那女人在媒体面前趾高气扬地说:“小孩叫他叫爸爸叫了十几年,他都能做出(曝光)这种事情,你说他跟畜生有什么区别?我没有觉得我出轨了,血缘关系那么重要吗?”
你看,我们读到的那个行淫被抓的女子跟这俞霞一样吗?
不一样。当众人都离去之后,这妇人没有跟着离去。她仍然站在中间,等候生命的主人对她的惩罚。
你看,亲爱的读者朋友,这就是她与亚干的区别,这也是她与俞霞的区别!
她知道自己在犯罪,并且她认罪。
认罪,这是比犯罪更重要的一件事。亚干犯罪,但是生命之主给了他机会,他不认罪。那行淫的妇人犯罪,她站在众人中间,她是从心里认罪的。
所以,为什么亚干被打死,但是那行淫妇人没有被打死呢?
这就是原因了。
(本篇完)
注:带孩子学英语,如需要请加微信:493012764
荐:我的另外两个号“故事讲台”,“云朵之外的家”欢迎订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