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2 月, 2025
spot_img

再见,金庸先生

乙巳年,初一,酉时,我俩带雯雯去看了刚上映的徐克版《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说实话,我本是准备看完后吐槽的。毕竟网上偷跑的剧照着实有点儿让人蚌埠住,刁钻网友甚至说蓉妹妹成了容嬷嬷。

不过及至看完,我竟觉得出乎意料的好。或许是因为期待本就不高的缘故。总评一下,75~82分之间吧,扣的分在于黄蓉的确应该再灵一点,郭靖或者可以再丑一些

当看到结局,刹那间我甚至觉得肃然起敬。具体因着什么就不太多剧透了。这个融合了萧峰、郭靖和杨过桥段的改编,无论别人说是魔改还是爆改,窃以为还是抓住了査先生念念不忘的“侠之大者”精神的。昨天我自己发的文章,主题也恰好与这结局异曲同工:和平之子

往大点儿说,能在今天这般局势之下,借着经典IP抒发和平呼吁,徐克导演用心了,至少他是勇敢的。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怕不本就是徐导揣摩上意的应制之作,但无论如何,本片还是比城头尬背满江红之类名场面雅观多了。

至于其他那些个乱入小风车或对白恶心心之类,我倒觉得还好。金庸宇宙如何能被今天惯于玩儿抽象的一代接受?片中醉生梦死的李大人袒露了导演心声:我是真搞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其实我也不太知道。我只知道,金庸先生对我的影响,好生了得。甚至我去年六月专程去HK看了金庸先生百年诞辰雕塑展,又去参观拜访(但不是参拜)了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

(不会p图,强行换头)

(自拍于金庸馆入口)

其实,我本来最想现场合拍的是这个:

毕竟我的《射雕网课》就是用了这两句:

但不知为何,现场这幅画被换了。我操着不太熟练的粤语和那位不擅普通话的工作人员理性沟通了半天,彼此都没太弄明白对方的诉求。总之是没办法和先生手书的“千里暮云平”合影了。因为同样位置的画给换成了个这:

那时我的心情……我真是比游坦之更头铁

但人生本就是由太多不如意组成。梦里是聚贤庄,现实是庄聚贤。幻想中阿朱阿紫的朱红色线紫色线,都将无奈让位于米线毛线和网线。

然而无论如何,身在馆中,那里的点点滴滴还是勾起了我太多回忆,就像汉堡机场的渡边听到挪威的森林。

我看到了先生的《神雕侠侣》手稿:

细细读完这文字,不禁思想起初二时看到后文,身中剧毒的小龙女强自梳妆后“喜孜孜的回过头来,想要杨过称赞几句。一回头,只见杨过泪流满面,悲不自胜。”……那时的我也似心被掏空,郁结难言,良久无法自拔,既恨杨过受难于郭小姐,更叹龙女受辱于尹志平(后来被先生修订成了“甄志丙”)。

我又看到先生的藏书:

暗自羞愧,自己读书量怕不是赶不上先生之十一。枉我是教逻辑学的,竟没看过先生读过的《中国逻辑史料》。以后一定补上。

那里还有射雕屏风:

伫立彼方,心神激荡。回首射雕处,无酒人自醉。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如今虽已蒙恩重生,白首真经,仍不能尽忘曾经的少年意气终难平。

回想前半生,自己生命的底色,确乎有大片色域是出于先生手笔,让我在许多抉择关头,能够在窝囊和血气之间不是放弃选择、生窝囊气,而是俯首求赦免,抬头再前行,受天光照拂,感灵风吹动,化负气置气为胆气豪气,斩羁绊纠结为联络联合。

而如今,时候到了。我的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的画面乃是这样:

应然与实然不期而遇,恩典使然,一切释然。

去过先生的城后,我也已了却夙愿,而今可以学着先生说一句“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了:

再见,金庸先生。如今我有别的路要去奔走了。再见。但我会一直记得您。我也愿竭尽全力,恩上加恩,奔着那标杆直跑,渴慕成为祂所喜悦的侠之大者。

(最后重发一次我俩的东北粤语版《铁血丹心》)

(暮云谈历史网课全集已经上线,优惠期还有几天,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获取)

所属主题
暮云的半导体
暮云的半导体
本公众号的内容是我的讲章、评论、诗歌、译文等。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