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虽是小道,但对了解、学习、传播文化,都是不无裨益的。至于如何作对联,复杂到可以写大部头,但简单到也只需要几句话——点开“阅读原文”,就可以习得,我已经在过往对联写作中简单地说过了。若是再简单地总结一下对联写作之规则的话: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一联联尾仄起平收。
若要严格说起来,这三句中只有“一联之中平仄相对”是比较严格遵守的,但因内容的原因,也可以放得相对较宽。但不论再宽,在句间、句尾、联尾的平仄相对上是基本要持守的。而“一句之中平仄相间”的要求,其实是按律诗的颔联与颈联之演变而来的,但一般一句之间的平仄相间问题,其实主要视一句之中的节奏变化而定。当然,众所周知,若能注意一句之中平仄相间,避免一句之失替,当然是有好处的。至于一联之“仄起平收”,是常态,但也有为内容出新所做出的“变态”。
譬如,习近体诗要避免三平调,但写对联多没有这么一个要求,如“三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若曾国藩写新都桂湖的名联:“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从失替角度来看,就没有完全遵守;但从上下联的平仄相对的角度,是完全合格的。与此相对的是,王利琨等编著《新理念小学生对联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里所举的一副据传是四川联语高手李调元,过湖南洞庭湖到广东当主考官,为当地人“逼对”之作,出句为当地人,对句为李——“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大宗师从何而来;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本主考自天而降”。 一看上下联中,就有平仄未谐之处。上联不变,下联应改为“巫山峡十二峰,雾腾腾云霭霭”才对,看来编写对联著作之人也有失察之处。后来,我查了《联话从编》之类的书,发觉下联有的是“巫山峡二十峰,雾重重云蔼蔼”,从上下联平仄相对来看,这样也是对的。
今年写作的12副联语,其语料大多采自书中之书,若用典也是多用相关之典。稍有几处需要略作说明,第二联“撒母耳欤”,其“欤”非疑问词,乃感叹词,也就是“撒母耳啊”,如陶公渊明《五柳先生传》里的“葛天氏之民欤”。“施恩手”与“拿细耳”呢有点无情对的意思,但你将其作为动宾结构的名词,也是可通的。
第四联是他人旧联之改作,原联是“行事莫将天理错,为人宜与古人争”,不可掠人之美,必须作此说明。第六联用了燕颔格,即此联中上下联的第二字联在一起为今年的天干地支纪年“乙巳年”。太乙又名太(泰)一,乃神仙或宇宙起源之别名,这当然是虚造不实的。元巳也就是上巳,指兰亭雅集,而王羲之“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千载之下,能无感乎?然国人至今仍多作死亡之奴仆也,岂不痛哉!
1横批: 年新乎哉
鸽子哀鸣白鹤叫
大龙方去古蛇来
2横批:撒母耳欤
施恩手自然通达
拿细耳应当敬听
3横批:三复斯语
察看诸恶如狮吼
听见之人必耳鸣
4横批:合乎中道
行事莫将真理错
为人宜与福音同
5横批:活得一致
爱人更要爱主
在地如同在天
6横批:求真明道
太乙虚誉俱往矣
元巳雅集复哀哉
7横批:何如降服
人有罪性多阴计
心无硝烟尽战场
8横批:交出主权
屡战屡败,倘靠己百凡困扰
屡败屡战,若求神尽都亨通
9横批:以谁为乐
喜乐一心乃良药
忧愁百念甚毒品
10横批:别有天地
天乃座头谁居上
地为脚凳主就中
11横批:拿单擒罪
该死之人乃别个
可哀尔等是那人
12:超然的新年
一无所有哈巴谷
万象更新喜乐油
2025年1月,联语间续写定,1月16日短文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