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陈姊妹原创,经作者同意,蒙允使用】
一位花了7年时间,前后手把手带过5万多个孩子,培训过5000位写作老师的超级写作教练,三川玲妈妈今日的一篇推文《拒绝走马观花研学,我教孩子用五种方法读懂世界》,让刚刚从昆明游学归来的我,面对十一月份接下来的两场本地游学时,有了更多的思考。
文章一开始,三川玲妈妈就毫不讳言,在她的课堂上她就是女王。这一点,如果你稍微了解过三川玲的风格就会所言不虚。我想,做女王的意思绝对不是强调自身的优越感,而是一种教学的自信,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世界、对于孩子的爱与信任。很多时候,我们听了一些一知半解的教学方案,总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把持不住,归根结底,我认为就是出在了这种认知的“自卑”上面。我们总以为教学是一种科学,却忘记了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是需要把我们的整个生命投入进去的。举个例子,如果你读到某一种经典的教育理论,强调滔滔不绝地在课堂上讲课的方式存在极大的问题,那么你很可能忽视了你的天分极有可能就体现在那种“滔滔不绝”上面。让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教学,无异于自杀。
当然,三川玲在这篇文章中分享的五种方法,绝对不是女王发布的律令,我到更愿意拿她的方法和最近在读的《教出会思考的孩子》推荐的三种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做个类比。
首先,在这篇文章里,三川玲从一个写作课教练的身份,指出了教孩子写事实、写故事、观察逻辑与结构、写观点、学感受力这五个方面对于高质量、有深度的研学所起到的助推作用。
前面我们了解到,朱莉把阅读当作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首要途径。三川玲的五大方法同样离不开阅读的加持。甚至我们可以说,你有什么样的阅读,就会有什么样的写作。你的输出永远不可能高过你的输入。这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川玲讲教孩子写事实,举了她如何带孩子写一首诗,让孩子们重点感受挤地铁的丰富性,她的方法灵感,如果我没联想错的话,就是出自黄梵老师的《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中如何营造含有主观意象诗句的四种模式之一。而在教孩子如何写故事这个方法环节,三川玲的建议是要孩子走上街头,以记者访谈的方式,带上真实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去和路人接触。这背后有一个很强的写作信念或者是伦理:每个人都携带着一生的故事在街头等你。这又让我想起了郝广才的《写作教练在你家》以及托马斯.纽柯克的《所有的写作都是讲故事》这两本书所揭示的写作信念和方法;第三种深度研学方式叫作教孩子逻辑与结构,三川玲妈妈同样是收到了芬兰教育的启发,在《现象式学习》这本书的引导下掌握了树林教学法的精妙;第四种方法叫作教孩子写观点,她举了费孝通的名著《乡村经济》为例,以社会学的思维,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观察,从而提炼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一种法宝叫作教孩子学感受力。这一次她举出的名著是梭罗的传世之作《瓦尔登湖》.(阅读这篇文章的结果之一,就是又买了最后两本没读过的书)…..
所以,没有这些阅读功底,我想再好的创意写作训练,到最后,都会因为找不到真实的模范而流于抽象。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强调我们带孩子出来研学,一定要在阅读上做足功夫的原因。只有孩子们具备了“厚阅读”,他们观察的眼光才会变得深邃而独到,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除了需要少年人的单纯之外,更需要文化力的滋养。
第二方面,就是朱莉说的,批判性思维需要依靠三种经验来完善。即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感受力。这在研学这种课堂学习形式中显得特别实在。因为我们打破了课堂的围栏,我们实际上作为老师的身份角色也在无形中发挥了变化,一旦在路上,我们很少能够做到像是在室内课堂中那样掌控一切,我们必须享受即兴教学的美好与挑战,我们必须容许那些突然的状况来打消盘亘在我们意识深处的结缔组织。你无法预料天气、和你一起走进博物馆的人群,无法预期到底哪些人会和你一起乘坐同一趟地铁,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进行研学的乐趣所在。在研学的过程中,在面对困难时,我们的孩子拥有了第一手的经验,也通过文物、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了一把即兴漂流的美好。正因为我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至少不再受人为时间表的宰制,孩子的感官和想象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拓展,从而激发出思古之幽情。
第三就是我们还没有正式开始导读的第三种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工具:相遇。我们看到三川玲妈妈在文章的最后,以一首自己写的诗来表达她对这个世界,她所爱的学生和事业的看法。这不就是一种深切的相遇吗?而这种相遇往往是一个人形成对受造实体深度信念的最佳路径。
对照三川玲妈妈的祖传心法,我觉得自己的思路也被打开了。我们在设计一场研学时,往往把精力花在了如何把几天的时间填满,如何保证覆盖当地的有名景点或者是吃喝、安全这些事务性的安排上面。当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们仍要要追问的是,既然我们把研学当成是一种课堂的延伸,甚至是课堂的升级,那么我们的研学就必须能够真正让学生在深度的学习和体验中得到真正的锻炼,让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到学习归根结底是一种敬拜,是一趟朝圣的旅程。
有了这个核心,我们再来去规划几天的行程,就会有的放矢。显然,三川玲妈妈的方式更多事侧重于创意写作。这一点毕竟有她的局限。除了这种专门训练孩子写作的研学之外,我觉得像《行读中西的人文课》的樊阳老师,《最美语文课》的傅国涌老师,他们的研学课程格局就会更加阔大一些,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和思维素养孩子的需要。
那对于一般的在家教育家庭,或者说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使用的家庭而言,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便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研学课堂了呢?
群里有南京本地的在家妈妈,看到这篇推文后,三川:拒绝走马观花研学,我教孩子用五种方法读懂世界,在群里发言说:几年前就听过三川老师的写作教学讲座,那一系列更多的是侧重这篇文章里的第一点,丰富的教学设计立足于打开孩子的全感,学会观察感受记录这个世界,比较适合写作初阶,当时就很受益!这一篇又是干货,在结构化和深度思考方面再一次给予我提醒。去年我也几乎带自家孩子走遍了南京的重要文化景点,也尽量带孩子去看,去听,去感受,去写,正如文中所说,网上能查到的东西不必再写,我们也尽量避免,那么新时代的写作核心是什么?是思考力、感受力,如何带领孩子去进行有深度的游学与写作,这篇文章给了很多角度,我想再次走出去,也有了新的角度和热情。但我在实践中也有问题,深度写作,孩子本身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定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在引导孩子写作时,如何尽量减少老师成人化思维的参杂,尊重孩子自己的理解,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平衡的点,在此提出,听听大家的看法。
我的回应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绝对是我们在家学习的优先选项。假如你是一个热爱行走的人,哪怕你现在行动范围,因着孩子年龄小只有一平方英里大小的样子,你同样可以在你的范围之内去阅读,去经历,去想象。阅读会让我们变得视野开阔,经验会让我们信心坚固,而相遇则会让我们蒙受恩典。
也许你这辈子只能影响5个孩子,那又怎样呢?上主说,凡是为我的缘故,给那饥渴中的小孩端去一碗水的人,都是祂忠心良善的仆人。
但愿我们的孩子通过研学,最终看到的是历史背后那位掌管历史的主,看到再辉煌不过的古代文明都要过去,再精美可口的美食也不过是天堂盛宴的开胃小菜,让我们的孩子灵性得到生长,身体力行践行爱神爱人的大诫命,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依然可以喜乐地走完人生行途,称为得人渔夫,以爱翱翔,归荣耀于那位厚赐百物的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