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2 10 月, 2024
spot_img

小万工|如何止战?看《里斯本丸沉没》





【作者按】久等,中午带孩子去看电影了,所以晚上才更新。本文与“父亲怎样怜恤自己的儿女,愿你的国也怎样纪念你”是姐妹篇,欢迎对照阅读



最近深圳日本孩子事件令人窒息,今天聊聊战争相关的话题,推荐一部最近上映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1942年10月1日,在中国舟山群岛,美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一艘日本货船“里斯本丸”号,却没想到货船船舱中运送的是1816英军战俘。弃船逃生的日军钉死了船舱,想放弃这些战俘,但战俘仍然靠着强烈的求生意志,顶着枪声跳海逃生。日舰闻讯而来,用机枪对落水战俘疯狂扫射。

而近海,中国渔民驾着小渔船小舢板,自发救援,救起了384人。

“那些中国人一出现,日军就不敢射击了。他们害怕自己的罪行被曝光到全世界。”

”有日军看到中国人在救人,把我捞了起来。那些中国渔民在那天所救的人,远远比他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导演方励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就深受震动,倾家荡产找到了水下的里斯本丸号,寻访了幸存者,以及死难者的家属,拍摄了这部纪录片。

影片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个是英军战俘中的卡斯伯特森,“在一片混乱中,他甚至戴上自己的英国军帽,说:如果今天要去见上帝,我希望我能穿戴整齐。”

舱门刚打开时,场面混乱,大家争先恐后地挤上爬梯,有不少人掉下来。他挺身而出,维护秩序,组织大家开始一个一个有序撤离。“他是个真正的英雄。”幸存者说,后来,他已经出了船舱,又返回,去安慰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逃出的人。

视死如归,是英国人高贵的体面。

第二个是中国的渔民:“13岁时,他父亲出海再也没有回来,也是死在了海上。所以他15岁时,看到了落水的英国人,想也没想就冲出去救人了。”

中国渔民倾巢出动去营救落水的人,仅仅是出于海上有人落水就必须去救的本能。他们把救上来的陌生人安置在村里唯一的庙宇中,给他们水喝,给他们食物吃,给他们衣服穿。

按英国人的话说:“他们的行为就像天堂在人间。”

救人,是中国人朴素的本能。

第三个是美国潜艇上鱼雷的发射者的道歉。

他发射鱼雷时并不知道那上面有英国战俘(因为当时日军并没有按日内瓦公约在船上设置特别标识),他以为那就是一艘全副武装的日本货船。得知真相后,他得了严重的ptsd(创伤应激综合症)并退役,多年后,一次里斯本丸号幸存者的聚会中,他特意远道飞过去参加,只为对幸存者说一句:“对不起。”

道歉,是美国人真诚的忏悔。

但这一切都被搅碎在战争这个巨大的绞肉机之中,“活下来的人并没有真正活着,在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英国战俘被救到中国渔船上,英国人看着中国人拿出刀,绝望心想:完了。

但是渔民一刀切开了白色的番薯,递给了他。

战争年代的中国贫苦渔民,都会本着朴素的传统,搭救落难的异国人。

而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和平年代中长大的中国人,竟然会挥刀向无辜的孩童,这真是悲哀。

之所以带孩子去看,是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屏幕中充斥了许多的“神剧”,虚构的情节模糊了历史的真实,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让“战争”这件事被娱乐冲淡。很需要这样的纪录片来提醒我们,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

“本片完全基于历史事实”。没有比片头的这句话分量更重的宣言了。


凡是尊重历史真实的创作,不会有人认为战争是值得歌颂的,因为所有人都是输家。

“战争是肮脏、无耻的勾当。”——片末,幸存的英国老兵说。

但这部电影在彻头彻尾的人类悲剧中体现出的人性微光仍让我看到希望,我们不是没得选,无论我们的处境是贫穷的渔民,还是失去的自由的战俘,哪怕是日军的船长,我们都有的选:

你们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期待人类如果能更真实地记录战争,我们的未来就能离战争越远。

推荐大家有空都去看看这部电影。

|全文完|

相关文章阅读
父亲怎样怜恤自己的儿女,愿你的国也怎样纪念你
读《原则》,如何面对世界末日


所属主题
小万工
小万工
有信有望有爱 公号名:小万工 (xwglovegod)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