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6 10 月, 2024
spot_img

行走书话|追寻一种“在菜场,在人间”的教育


今年暑假,带家人回老家的途中,随身携带了十几本书,大多数都没有读完,其中有一本,一直到现在,我还在坚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也尝试着每周一次,每次一篇,和几个初中学生一起读。这本书就是陈慧写的《在菜场、在人间》。

一开始,我把这本书和《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给搞混了。两本散文集不仅在版本设计上有雷同之处,就连作者名字都相近!只不过赵慧和陈慧相比,文艺气息更浓厚一些。

听一听“在菜场,在人间”这几个字吧,想象一下,你此刻就站在菜市场的入口处,眼前,是生龙活虎、热气腾腾的市井,背后,是你那疲惫而凌乱的无感人生。你会觉得,买菜这件事,几乎要成为一种生活中的救赎,就连一些服侍主多年的牧者,都会选择这种方式奖赏一下自己。

初读开头的两篇,感觉非常好,作者的文字虽然不够老练,甚至带着一些《读者》、《知音》一类杂志的痕迹,可贵的是,作者依然敞开了自己的经验世界,至少能从她的笔端看出,她是爱着一些非常真实而具体的人或者东西的。也许她在落笔时,对于人物的实际遭遇可能会有删减,甚至是重新组合,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谁的人生不是七拼八凑的?多亏了写作,可以让最底层的人也有灵魂的惊艳和战栗呈现在世人眼前。

我跟老婆推荐此书,她读了以后,不觉得好,我也没有多问,谁叫她是读《远大前程》,读《上帝恩典的留声机》读得如痴如醉呢?一个人,大凡对一样事物建立起了真正的品味,估计就很难委屈自己了,除非像我一样,既然已经把这本书纳入了学期教学计划,再怎么着也要硬着头皮给学完,当老师最就受不了的就是虎头蛇尾的自己。

越往下读,越发现作者写人物时,实在是眼力尚浅,感觉没有多少深入的思考,篇篇读下来,雷同感很强,虽然每篇抽出来都可以算是独立完整,但放到一起之后就明显看出作者整体布局的不足,笔下的一众人物面目模糊,如同你在菜市场擦肩而过的行人,虽然脸上的疲惫看得一清二楚,但你实在无法察觉你跟他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可言。

换句话说,我的阅读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像王小伟的《日常的深处》或汪民安的《论家用电器》一类的散文集,能够打开一面日常生活的深度视镜,至少可以提供我在走进菜市场时,一种足够丰富的想象和审美的愉悦感。再说的直白点吧,我希望陈慧的书,可以博学一点,可以知性一点,可以多引用一些有见地的文字,让文章处处闪现灵动的光芒。但是遗憾的是,《菜场忙人》读完了,我没有找到,《阿瓜》读完了,我还是没有找到,一直现在,我没有发现作者引用过哪怕一句知名作家的话。我心里暗自有些瞧不起这位作者,这么没文化的人,也敢出书?

直到上周,我在准备上课资料时,在B站上看到了这条采访视频。一时间,我羞愧的无言以对,却又内心感到极其幸运。此刻,我不再只是对着她的作品在那里品头论足,找到适合我、满足我期待的东西。用朱莉的话来说(瞧,我又情不自禁引用了起来),当我们从读书进入到经验,我们的认知才会被真正开启。我相信,借助这则采访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却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她为什么要写作,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写作。

她说,她从来都不把自己当成一名作家,她说真正的作家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她不是。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她坦言,能够走上这条文学爱好者之路,并不神秘,是她一本本《读者》读下来,一篇篇小作文贴在qq空间里,十几年如一日的结果。

每天早晨,天还未亮,陈慧就要出门,推着她那辆五颜六色的杂货车到菜市场门口练摊,她可不是都市白领好日子过腻了,想要到底层体验生活,她就是底层。谈起家事,谈及自己童年的记忆,她没有怨言,也没有举重若轻的豁达与超然,她就是那么真实,你甚至觉得,当她忙完一上午的活儿,坐在电脑前的她是一个人,一个将诗意写到生活里的人。

不是自觉有多少文学天分,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点。她没有选择人云亦云,没有那种被手机短视频或者卷入家长里短的高涨热情。她坚持一件事,这就是她的过人之处。

也许,这个假期,我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一趟浙江余姚?亲身到陈慧每天摆摊的菜市场转一圈?我会觉得把课堂设在故事真实发生的地方,然后指着身边的某个人,对学生说,瞧,这就是陈慧说的…….

这有什么意义呢?我想让自己,也让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能够进入到朱莉(原谅我,第二次提及她)所说的认知的第三个维度,就是要透过“相遇”建立起真正的认识。

我身边有个姐姐,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海燕姐。她为了小儿子上学,离开家,到了我们现在共同居住地小区。为了孩子,任劳任怨。去年开始,她决定不再做那个管天管地的焦虑妈妈,她把孩子从学校接回家里,没有四处打听,怎么给孩子一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她只看重一件事,就是我的孩子在家里是安全的,是被接纳的,是可以一起透过神的话和父母一同成长的。

换做是别人,换做是你,孩子都已经到了初中的年龄,有些学科的知识水平还处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你会不焦虑吗?你身边的家庭,给孩子准备这样那样的课程,而你的孩子却因为能力达不到,也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辅助孩子完成学业,你能睡好觉吗?

我曾经想专门请海燕姐写一篇文章,她一开始没有完全拒绝,不过表示压力很大,后来我直接给她列了一份提纲,因为我从平时的观察和交流中,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那么多刻骨铭心的信仰和生活经历,不写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最后,海燕姐说,她写不出来,我劝她,没关系,以后有机会了,我们可以继续。

这两天,海燕姐的小儿子随着朋友一家,驾车一路往新疆跑,每天都有不同的经历,我们透过群里的消息,直到一星半点的动态,人人都羡慕不已。只见屏幕里的小伙子好像又长大了一些,站在清澈见底、卵石遍地的河边,若有所思的样子,简直帅极了。

有一天,海燕姐跟我聊天,她说暑假在家的时候,见到我在群里推荐《在菜场》这本书,就买了一本,她很喜欢,说里面写的人物,她觉得就是在写她认识的人,几乎每一种人,都可以在她身边或者记忆里,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阅读对她来说成为了一种产生共鸣的机会。

我听了以后,觉得很意外,她的阅读感受为什么和我的不一样?我就跟她分享我和妻子阅读过程中的过山车似的体验。其实,我们读一本书,跟结交一个朋友不也有几分相似吗?

真正的朋友,不会老是戴着面具,尽管我很羡慕那种从不吵架的夫妻,但是偶尔的冲突,是不是也更加显出婚姻的真实?每一次打开书本,我都感慨,书真是好啊!不管你是交了几十万学费的国际天鹅生,还是人见人摇头的“丑小鸭”,没有哪本书会只招待前者,而忽视后者。在这个意义上,那些有信仰的人,更应该明白,阅读,不是为了让我们和别人看齐,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出人头地,而是像陈慧姐一样,她可以上午摆摊,下午关起门来,在电脑前做那个开心写作的自己。

我们不必苛求别人是否满足了自己的期待,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需要逐步敞开认知的壁垒,一旦我们容许真实的力量在我们的交流中绽放,我们就可以不那么装腔作势,或者自认为不需要他人。以为对方必须求教自己,其实呢,我们反而更需要从那些我们看不上眼的人身上学习温柔的功课。

有一次主日讲道,传道忽然发出一组灵魂拷问:亲爱的姐妹们,你要承认,没有丈夫,你可能会比现在过得更好,这个家缺了谁都能转,包括你的丈夫,他不是你的依靠。

姐妹们听得一愣一愣的,颠覆,绝对是颠覆。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过了好大一会儿人群中才发出笑声来。

为这句话,我想了好几个月。

现在我想明白了。是的,这个家离了我这个不成器的丈夫,妻儿们日子照样过,甚至可以过得更好;但是,是我,我不能没有这个家,我需要我的妻子,需要我的孩子。离开她们,我只能如行尸走肉般苟活于人世。

就像天生爱文艺的我,也需要陈慧姐这样的作品,需要海燕姐这样的邻居,没有你们,我过不好我的人生,更当不好一名好的语文老师。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