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19, 2024
spot_img

救赎性的教导系列导读 | 叫万事互相效力的神,邀请爱他的人进入恩典


为何要在当下阅读此书?







讨论基督教教育观或教育哲学,是一个蛮庞大的主题。作者需要神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专门训练,至少要能够在实践中长期地展开思考。比如,尼古拉斯.沃特斯多夫的《为了生命的教育》、范泰尔的《基督教教育的基础》、阿尔伯特.甘霖的《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杰克.腓利玛的《学会爱神》等基督教教育哲学著作。这些作者,往往都是神学家出身,或者长期从事基督教教育、宣教的工作,他们的论述自然带给读者极震撼的启发。而《救赎性的教导》一书的作者,虽然也长期在大学教育系当教授,但他更多的心思是放在教师关怀与辅导上面。


稍微浏览一下便知,市面上世俗的教学哲学类著作动不动就8、9百页之厚,往往开篇就从古希腊教育哲学理念讲起,因此往往犯了理论叠床架屋,而只字不提跟课堂、跟教师和学生息息相关的议题的毛病。本书并不是为了学术讨论之便,他的受众是圣约大学的教育系本科生,当时还没有合适的教材可供参考,他边讲课、边整理相关素材,没想到最终成就了《救赎性的教导》这本颇具分量的基督教教育观的佳作。全书没有注脚,没有参考书目,似乎很多观点、引文都是作者信手拈来,很有现场听讲座的氛围。


也就是这样一位老师,离开圣约大学教育学院之后,花费将近50年的时间,和他的妻子一道致力于基督徒老师群体的关怀、辅导的工作。他们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如果是个人前来辅导和退休,地点就长期设立在他们家的客厅。



网上针对本书的评论,当中不乏极力推荐的,也有的人觉得本书前面五分之一的内容写的还不错,后面部分就是在原地打转,也有的说,作者的观念没什么新意,都可以在别的基督教学者那里找到出处,也有的认为作者企图用200来页的文字讲清楚和教育观息息相关的多方面要素,简直是夜郎自大。

 

但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国基督徒读者群体来说,这位作者,或者说你手上的这本书,有着很强的适切性。

 

1. 我们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精神,导致我们非常忽略对于教育实践背后的那一整套的理念、思想的把握。环顾我们的社会和教会,基本上,我们关心的都是“如何”的问题:如何帮助我的孩子戒除网瘾?如何教会我的孩子爱上阅读?甚至联系到信仰,我们还是问:如何拥有更融洽的亲子关系?如何培养成功小孩?如何不吼不叫训练我的小孩?如何透过基督教教育让我对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等等。当然,这些如何做的问题,以及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必要的,甚至有不少都是所谓的“燃眉之急”的问题。

 

求圣灵帮助我们,注重实用性的知识,但同时不那么实用主义,因为问题永远有解决不完的时候,我们的存在也不是救火队,更不是苟延残喘求生存的一群弱势群体。


作者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基督徒老师中间,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一种是基督徒老师,另一种是真正按照圣经真理教学的老师。究竟在那些挂名的基督徒老师身上,缺少了什么东西让他的生命、他的教学显得没有任何基督徒的馨香之气?我们也可以思考那些真正按照圣经真理教学、生活的老师身上,究竟有怎样的生命成圣的秘诀,让他们可以独排众议、身处洪流而仍能发挥圣徒的生命影响力?

 

这就像作者一样,先是经历认知上的这种困惑、挣扎,而后,通过阅读、查考圣经,不断地学习思考,在慢慢的改变之中,最终认识到神的恩典是万事万物的根基,更是我们基督教教育者生活、动作、存留的根基。我们是无用的仆人,但神既然中了我们,就是叫这世上有学问有智慧的人羞愧。

 

如果我们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这五饼二鱼的奉献,竟然可以继续忠心地按照神的心意教导孩童,不偏离神的左右,我们的见证就比这个社会最好的私立学校所标榜的考上多少牛津、剑桥更伟大!因为我们透过这一路的服侍和经历,被上帝的恩典折服了,我们与主的关系更加亲密,更能够体会主的心肠,也透过带领孩子做主门徒这条路,更能够“活出”福音的真理。


当然,好高骛远、只注重观念塑造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你认真阅读此书,一定会感受到原来教育观也可以这么落地。其实,我们不该为此感到意外,因为真理一定是有力量的,当我们按照圣经的原则来思考教育的各个环节,一定能从中得到够用的智慧。

 

2. 这个时代是一个空前的“标榜卓越、树立权威”的时代。各样层出不穷的教育理念被通过媒体以碎片化、商业化的方式推广、贩卖。人们越来越把“知识”当成可以打包、可以复制、可以囤积的东西。

 

所以,这个时候,你该何去何从?你总不能一直处在观望、观望、继续观望的状态,因为时间不等人,你的孩子很快个头就要超过你了,或者你早上刮胡子居然发现自己已经开始有了皱纹和老年斑。

 

我们需要有来自圣经坚实基础的基督教教育立场,需要有天天依靠主的恩典生活的那种依赖的生命特质,没有所谓的基督教教育,只有合神心意的基督教教育者。阿塔那修在《论道成肉身》的结尾部分说:


研究圣经,获得它们的真知识,就需要一种可敬的生活,一颗纯洁的灵魂,与基督相称的美德。这样,再由理智引导它的道路,才可能获得所向往的东西,才可能领会所学习的东西,因为如今人性可以学习神的道的知识。没有纯洁的心灵和圣徒一样的生活模式,人就不可能领会圣徒的生活。


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基督教教育群体,都应当好好好思考阿塔那修的话。这关系到教育根基,也关系到基督教教育的成败。就像你若要按照圣经的教导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就必须思考自己生命的根基是否建立在稳固的磐石上一样。

 

这本《救赎性的教导》不推崇某一种形式的基督教教育,尽管作者有其个人的立场,他个人是反对美国的基督教古典教育运动的。但你从这本书中,根本不会找到此类的评述或者一丁点的蛛丝马迹。本书也无意义引起千禧年不同派别、或者关于神的国是依然还是未然、文化使命到底是不是依然成立,以及基督教世界观是不是应该包括末世论的范畴,这所有的神学性争论或者基督教宗派性的立场都不在作者所要讨论或者反驳的范围之内。


也许,你会觉得作者在批评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上火力不够,但正因为此,我们才更应该珍惜这本书的价值——作者不是站在一个和公立教育对抗的一边,而是通过圣经看到,连我们自己的教育观都需要不断地受圣经的光照和指引。你可以从这里开始,从这里入门,从起点就不断地回到圣经、回到恩典、回到群体、回到与主的关系,而不是一上来就选择立场战队,或者漫无边际地抨击公立教育。

 

3. 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作者一生致力于基督徒教育者生命的更新与陪伴,并且作者不挑学生,来者不拒,他都敞开大门欢迎。如果你是基督徒,但不得不因为生活的缘故,在公立学校当老师,不要害怕,你依然可以活出救赎性的教导。如果你正感觉在基督教学校势单力薄,无人支持你从事真正按照圣经教导的尝试,本书可以给你带来安慰。

 

卡夫卡说;“要读那些会咬你、啃你、让你无法安然入眠的书,不然读书干什么?好书就像是一柄利斧,能够劈开你内心结冰的洋海!”这本书没有咄咄逼人的架势,虽然作者属于老派的学者,每个章节的组织方式、写作方式中规中矩,甚至有的人会因此觉得枯燥,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本来就不是一本完美的书,更好的基督教教育哲学的著作等待着你来书写!等待你来亲身经历和实践。因为主恩的滋味必须亲自品尝,别人走过的荆棘路,我们的膝盖可能也会被刺破。

 

中美之间文化、教育、历史、信仰的差异悬殊,作者毕竟是立身在美国基督教教育的第一线来进行观察和研讨,因此,我们可能会觉得作者所面对的挑战跟我们相差太远,比如美国基督教教育不必担心合法化的问题,美国的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可以不必通过硬性的高考决定人生的方向,但追根到底,我们和美国的基督徒前辈一样,都有可能面对“追求卓越”、“世俗化”、“远离罪恶影响”等方面的挑战。


在这样一个后现代的世界,在这样一个后瘟疫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后全球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极权主义当道、经济挂帅、道德滑坡的时代,你我该何去何从?我们无法从过去找到同样的应对之道,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上帝,着眼于当下,以培养耶稣基督忠心的门徒为使命担当,忍受逼迫,竭力寻求与主内不同肢体、不同教育立场的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在这个末世,教养孩童,使他们能听见主基督那“安静、微小的声音”。


全书的架构和基于圣经的教育观模型






本书的架构相当简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基督徒教育者中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别,在他认真的思考、学习和经历上帝的恩典之后,越来越确信真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全然浸泡在福音的恩典之中。并且他也特别敏感于恩典如何成为整个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线索。第二部分是整本书的核心,作者从教育目的、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学习过程和教学内容这5个方面出发,从圣经的原则和恩典的角度,为我们勾勒了各个部分相关的合乎圣经的和创造性的规范,所谓救赎性的教导,不仅要求老师们要按照创造的原则实施教学,还需要意识到堕落对所有的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的影响。第三个部分则是从“课程设计、学习活动、评估与打分、课堂行为与管教”4个教育实践的层面思考合乎圣经的规范对于课堂的含义。



我们不妨拿常见的自行车作为一个类比。如图所示,这个自行车的车把,可以想象成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往哪里去,车把必须要清楚。教育者和教育的对象可以当做自行车的前后两个飞轮,是整辆车的动力枢纽。自行车的链条你可以看作是学习过程和教学的内容。最终,自行车要正常行驶,还必须要有前后两个车轮,我们可以将之当作恩典和真理,以提醒我们基督教教育观的独特之处。


我认为,全书的核心可以说就是围绕着真教育的目的展开的。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个核心问题的呢?我们在本书的中文版第51页看到: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对上帝和他所造世界的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履行创造-救赎性的统管使命,这样的结果只能通过爱上帝并且与之团契才能实现,它会带出我们对上帝全心全意的敬拜。


这里特别强调了真正的认识必须包含对上帝和对他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认识。公立教育的一切学科都是围绕着上帝的受造实存展开的。因此,没有人可以脱离神而去研究哪怕是一只毫不起眼的蚂蚁。在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隐含着自然律,在人类的良心深处和社会运作的背后,则是道德律在起到规范和制约的作用。基督教教育之所以能够塑造出不一样的生命,首先就在于从一开始就认定离开神和神的启示,任何的教育都是不完备、有缺陷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对神的敬拜,当然不是仅仅指宗教层面或人类灵魂对上帝的委身,而是要求全人的敬拜,他的思想、他的意志、他所处的一切关系,都必须以神为焦点。


援引Macaulay and Barrs的观点,作者明确认为“人是上帝形象的教义是人类生活的主要组织原则”。据此,人类的价值不是来源于他的行动,而是根植于存有本身。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培养人的技能,预备人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因此对于人类的价值而言,就只能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但根据圣经的观点,人的价值来源于人是上帝形象和样式,人的工作和行动不能增加人的价值。所以,学生的自我形象不应该寄托在他的个人能力高低上,而单单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形象。


所以,教育哲学除了要特别考虑认识论的范畴,就是人类如何学习与认知的问题之外,一个相当紧迫的问题就是教育学对人论的前设是怎样的。现代教育心理学所提供的实证原则并不全备,无法为教育者提供一幅完整的看待学生样貌的图画,必须要根据圣经所启示的原则,并且按照圣经世界观的框架,承认人是上帝的形象,并且因着堕落的缘故,这一形象已经受到玷污,结果必然导致在教育领域出现各种的扭曲。




 

并非所有宣称的基督教教育都是真的?






薛华曾经说过,拿掉创世记的前3章,基督教信仰的根基就荡然无存。作为全书的第一部分(1-3章),作者先从现实中问题着手,接着在第2章提点了关于建立基于圣经的教育观所必须注意的几个要点,分别是如何使用圣经,如何处理宣称性信念和控制性信念之间的差距,将教学过程作为内容的一部分,以及如何按照圣经所理解的“认识”去理解和行动。第3章则专门论述基于圣经的世界观的框架。


因此,从重要性上来说,前3章可以说是全书之所以得以写成的原因和关键中的关键,我们是否具备相当的问题意识,我们是否留心圣经如何在学校的整体运作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以及我们的世界观是否是否受到圣经整体框架的塑造,这些都需要认真对待。


本书第一章,给我们首先描绘了一所名叫阿尔法学校的简况。并且从学生的角度讨论了在这所学校受教育给他们留下的生命感受。在外人看来,这所学校真是很了不起,很符合一般人对基督教学校的期待。但为何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死亡的气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简单总结一下,阿尔法学校最大的问题是律法主义。


什么是律法主义?简单说,就是人可以靠着自身的好行为在上帝面前称义,与神和好。律法主义者看待上帝仿佛是以为严厉的、需要用好行为不断讨好的上帝,是一个斤斤计较、容易发怒的神。


如果我们总是以孩子的外在表现来夸奖或者管教孩子,忽略孩子的内心动机,不去带领孩子面对上帝律法的真实,那么我们就容易成为律法主义者。如果我们眼里容不下失败,不容许孩子出半点差错,甚至觉得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需要向自己负责,甚至说孩子的表现决定了他的一生,我们很可能是一位律法主义者。


这样的心态,不仅扭曲了上帝的真理,更无视神的恩典。为了更明确地帮助我们看到律法主义控制之下的一所学校的模式,作者特意勾勒了一所阿尔法学校。这所学校的确严格按照一所好的基督教学校的外在标准运作。无论从课程设置、教师技能、学生的学业水平,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助我们看到这所学校的真实样貌。




说到这里,不免脑中浮现两个人,高加林和皮普。高家林是路遥中篇小说《人生》中的角色,而皮普则是英国文豪狄更斯笔下《远大前程》中的人物。从创造经历、人生的遭遇来看,两位作家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稍加对比,我们会发现,这两部都可说是现实主义体裁的小说,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在小说《人生》的结局,高加林回到家乡,他走在庄透地中间的简易公路上,心里涌起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难受。他已经多少次从这条路上走来走去。从这条路上走到城市,又从这条路上走回农村。这短短的十华里土路,对他来说,是多么的漫长!这也象征着他已经走过的生活道路——短暂而曲折!他折一枝柳树梢,一边走,一边轻轻抽打着路边的杂草,心想:他回到村里后,人们会怎样看他呢?他将怎样再开始在那里生活呢?亲爱的巧珍已经不在了!如果有她在,他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难受和痛苦了。她那火一样热烈和水一样温柔的爱,会把他所有的苦恼冲洗掉。可是现在……他忍不住一下子站在路上,痛不欲生地张开嘴,想大声嘶叫,又叫不出声来!他两只手疯狂地揪扯着自己的胸脯,外衣上的钮扣“崩崩”地一颗颗飞掉了。


高加林的难受,主要是来自于羞耻感,他觉得自己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乡,无颜见家乡父老,他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


好的小说净化心灵,坏小说麻痹心灵;好的小说家说出真实,坏的小说家臆想事实;好的读者承认自己就是那个恶棍;坏的读者下意识地认定别人才是恶棍。


“两个主人公都经历了人生理想的幻灭,历经千辛万苦,还是无法成其所愿。最终,佳人已去,一事无成。但高加林的绝望更多的是外在的绝望,是一种生不逢时的绝望,因此整部小说最后没有救赎、没有和好;


但狄更斯笔下的皮普所经历的绝望,却引导他看到平凡人生的可贵,他最终意识到自己渴望出人头地的愿望多么可笑,对艾斯黛拉的朝思暮想无非是庸人自扰,他开始自嘲,与自己、与周围的人,达成了和解。”

 

代教育重视人技能的培养、忽略心灵是不争的事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现代教育将神逐出教育,人也就废掉了。从圣经对人性的洞察来看,始祖犯罪堕落以后,人类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来逃避神、活在与神的疏离和敌对关系之中。我们的内心就是活在虚空迷茫和缺乏自我价值感的状态之中。律法主义很好地成为解决这样的内心饥渴的解药,让我们错误地以为通过外在的成就可以解决我们内心深处的问题。


国内出版的不少关于养育子女的好书,都会涉及到律法主义的这个教养误区,而根治的方法就是依靠神的恩典。如果大家想要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有全面的认识,可以去读读《给他们恩典》和《从灵开始做父母》这两本书。


前者对律法主义的问题看的比较深,但是对如何以恩典养育孩子上,后半部分就显得有些仓促了。但《从灵开始做父母》的优点刚好在此,作者特别擅长在家庭中营造恩典的氛围,并通过许多的方式,比如“讲故事、身份定位、依靠信仰群体、服侍、走出舒适区、爱与尊重和做榜样”等的方式超越行为的表象,让孩子一生活在恩典之中。



如果你对基督教教育观感兴趣,除了《救赎性的教导》以外,你还可以阅读《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这本书,行走教育独家连载,欢迎阅读转发。


—-推荐阅读—-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序言)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启蒙运动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靠圣灵而活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为何教与学必须与爱相连?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教学中的款待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透过自我认知,重获教导的自由!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你的教学有意义吗?




行走教育 Walking Eduaction





探索新道路,

实践真教育!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