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20, 2024
spot_img

追逐金色的少年 | 一旦明白“我属于谁”,我才能明白“我是谁”

“从昏暗的电影院走进灿烂的阳光,我只想着保罗.纽曼和坐车回家。但愿我长得跟保罗纽曼一样——他长得真帅,我跟他没法比——不过,我想我的长相也差不到哪里去。我有一头浅褐色的、甚至有点发红的头发,一双绿里透灰的眼睛。我希望眼睛再灰一点。因为我最恨那些绿眼珠的人。当然,我的眼睛长成这样,自己也只能心满意足了。我的头发比别人的要长,后脑勺上齐齐整整的,两边和额头上很长。我是个“油头”。我们街坊的孩子很少去理发,再说,我这个人留长发看上去更帅。”

这就是我们最近在读的《追逐金色少年》开头的一段话。前面我们讲到那些最最了不起的小说家,比如托尔斯泰、狄更斯、简奥斯汀等人,他们处理故事开端的方式都不一样,这的确跟每位作家的写作风格密切相关。

我们还特别谈到了E.B.怀特创作《夏洛的网》的整个过程是多么有意思,尽管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漫长,甚至搞不清楚作者为何花费那么多精力去不断地改写一个故事的开头。

今天借助《追逐金色少年》的前三章,我们主要是想谈论有关“我是谁”这个至关重要的主题。

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三章,我们看到油头小子如何独自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遇袭,以及怎样被自己的一群哥们拯救的事情,在第二章,我们了解到小子和强尼以及另外的两个油头在一次去了电影院,并且在那里遇上了漂亮的白人富家女孩,随后,他们因此惹上事端,差点被追上来的公子哥们殴打,最后因为女孩的拦阻而住手。正因为这件事,导致小子的大哥非常生气,埋下了日后小子和强尼离家出走的伏笔。

故事围绕着这一群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圈子展开,让我们看到层层的冲突,每个标签背后都有着无法被简化的生命故事。我们从故事开头感受到的那种阳光和阴影交织的画面,一直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显得让人紧张。

他们面对既成的社会现实,似乎根本无力改变什么,因此他们常常怀疑自己的身份,但是那些生活上无忧无虑的公子哥们,却有着和穷人家的小孩一样的困惑,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罢了。他们都想要生命获得更加深刻,都对自己现在的状况感到怒不可遏,这一点和成年人的随遇而安的世界真的是相差悬殊。我们也能从作品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对于“归属感”的拷问。


一周以前,我在大夏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的一个部门,2003年成立,已经出版了超过700多种图书)的公号上,看到了一篇推文《从6:00到23:00,一位教师的工作日记……》

作者是一名四川绵阳的小学老师,文章从6:00钟自然醒,睁眼第一件事情,听昨晚没有听完的《活着》开始写起,最后以晚上十一点,女儿睡着了,稿子编完了,起床,把稿子发到邮箱……还忘了吃药结束。

毫无疑问,这位老师描述的生存状态,所有做老师的应该都不陌生。每天早上醒来,似乎都有数不清的任务在等着自己。老师这份职业,已经不知道从何时起,变得如此的忙碌,甚至连在写反思性的文字时,整个人的状态依然是急急忙忙的。

说起来,这篇文章的焦点倒不在于为我们细致地展示了一位小学老师的一日生活日常,而是截取了一个画面。让读者可以稍微洞悉一下老师心里的苦衷和烦闷。我猜,作者之所以选择一个考试的例子贯穿整篇文章,说明了这就是她生活的主要现场。说白了,老师们要么是在预备学生考试的路上奔跑,要么就是在预备下一场考试。她在文章中有几段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我,作为班主任老师,可以不在乎测试分数吗?期中、期末分数统计表出现在你面前,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合格率、不及格人数等信息,得一一填好,数字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这些数字的高低决定了你绩效的高低。

如果我不差钱,可以毫不在乎。

这些数字的高低还决定了你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你是不是优秀教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数字。如果我不需要,我就不用在乎了。

可我又差钱,又缺“优秀教师”的荣誉,你说我能不在乎吗?每一次测验完,我都把一个个数字用不同颜色的笔作记号,接着把每个分数段的人数统计好, 100分几人,99分几人,80–90有几人……再计算总分、平均分……最后与上一个单元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每个学生是进步还是退步……我的计算是如此精确,只差制作统计图了。

我真希望能从分数的睚眦必较里,抽身而出,花更多时间去钻研教材,去阅读,去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但我确实又不能,我知道我可以从这些分数中总结出孩子们的优缺点,而关注分数又能带给我一些实惠。

令我感动的是,作者能如此坦诚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是怀着真正的热爱在做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体会到人生中有许多的境遇都不得不通过妥协来达成和解。

在十多年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出版了《教学勇气》一书,很多人都从这本书中找到了关于教师身份的内在风景。我们是如何教学的,最关键的不在于外在的环境,而在于我们整个人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说的有关“我是谁”以及“我属于谁”的主题。


第一次听到朋霍费尔牧师的歌《我是谁》,是在大学还没有毕业,在一家出版社实习的时候。我的老板是一位基督徒,他当时带着我去一间教会分享由他主持策划的一本书《一生的呼召》。在那次的分享会上,他在结尾时念诵了这首令我至今难忘的诗。

我是谁?人常说:
我步出牢房,
从容、愉快、坚定地好似绅士迈出豪宅。
我是谁?人常说:
我和狱官说话,
自在、友善、清晰地像在发号施令。
我是谁?人又说:
我忍受苦难,
平静、微笑、骄傲地像个得胜者。

我真是人们所说的那样吗?
还是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我不过像一只龙中鸟,
不安、饥渴、软弱,
好似被人掐住喉咙,
为呼吸而挣扎。
我想念色彩、花朵、鸟语;
我奢望安慰的话语和同伴的爱怜;
我痛恨独裁和心胸狭窄;
我摇摆不定、期待大事降临;
思念千里之隔的朋友,
却只能无力地颤栗;
我的祷告、我的思想、我的举动
都令人厌烦、都是虚空;
我虚弱地想随时告别一切。

我是谁?
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我?
今天一个样子,明天另一副德行?
或者我同时具备双重人格?
人前假冒伪善,
人后是卑劣、寒酸的懦夫?
或者在我心深处,
我仍像打败仗的军队,
正从已经得胜的战场溃逃?

我是谁?
嘲弄著我的,是自己这些孤独的问题。
不论我究竟是谁,
神啊,你知道:我是属你。

这首创作于狱中的诗歌,很难想象就是那位留下《团契生活》、《做门徒的代价》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年轻牧师。这首诗跟前面我所摘录的那位四川老师的相同点显而易见。

但不同的是,前面的作者似乎是在为自己的处境辩解,那份坦诚的深处,其实还是一种自以为义。但朋霍费尔牧师的坦诚是有出口的。他看到自己灵魂矛盾的风景,但他还是凭着信心完全的将自己交付于基督。

他知道,博得别人的同情,获取他人的怜悯最终依然于事无补。因为等待我们的,是终极的死亡考验,在那样的时刻,我们所有为自己辩护的言辞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最终都成了遮掩自己罪责的无花果树叶子。

也正是为这个缘故,我才觉得灵魂的危险的确是无处不在。有时候,我不禁在想,当一个人步入成年的世界,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如果我们的神学,或者是信仰反思完全回避工作的奥秘与辛劳,我真的不知道这样的神学到底有怎样穿透生存迷雾的能力。
上一周,我收到我们班家长写给孩子们的信件,心里非常的感动。现摘录其中的一封其中的几段文字如下:

亲爱的KX宝宝:

再有70多天,你就满11岁了。这是10年来,爸爸写给你的第一封信。不知为什么,平时爸爸似乎每天都有许多的话要和你说(虽然事实上爸爸说的并不多),但是爸爸今天坐在电脑前却似乎大脑一片空白。也许是这一周爸爸刚忙完双十一,工作太累了,所以脑子不转了。但是我想这更有可能是爸爸对你想说的太多了,太多的话把脑子堵住了。爸爸觉得你现在是个懂事的大女孩了,有许多话可以和你说了。

爸爸想跟你说的第一个词是“感谢”。爸爸感谢你的存在,你是老天爷送给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你长得健康聪明、美丽大方、阳光开朗,特别是你非常地善解人意,知心知性,所有这些都让爸爸以你为荣。爸爸工作劳累时,看到你就不累了;精神倦怠时,听到你的声音就不倦了;心情烦闷时,想到你就不烦了。总之,你是爸爸的开心果、顺气丸、加油站。爸爸要感谢你的到来,你为爸爸的奋斗增添了无穷动力。
 
爸爸想跟你讲的第二个词是“愧疚”。10年来,不论你是在襁褓哭泣时,牙牙学语时,或是满屋疯跑时、床榻撒娇时,还是背包上学时、灯下读书时,爸爸只有很少的时间陪你玩、教你学、带你长大、助你提高,大多数时间爸爸都是在上班、加班,或者是在上班和加班的路上。经常回到家里,你已经睡着了,或者是爸爸累得不想说话了。爸爸总觉得对不住你和妈妈,爸爸真希望能分分秒秒拍着你和妈妈在一起。

以前,曾听一位稍微年长的弟兄讲过一句话,大意是说,辛劳半辈子,算来一事无成,最值得欣慰的是上帝赐我一双儿女。但果真如此吗?有多少人是以此为借口,让自己那原本属于金色的少年变成了中年大叔呢?

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不要被工作忙昏了头脑,忘记了幸福不是靠我们的双手赚来的,而是透过安息领受的。


《绒毛兔》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一只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一个小男孩的绒毛小兔的故事。这一只绒毛兔,因为属于了小男孩,开始和属于小男孩的许许多多玩具建立起了关系,当然,大部分的玩具们都非常骄傲,不可一世,看不起这只普通的绒毛兔。

但是有一件非常破旧的玩具老皮马,却告诉绒毛兔,不要被外表迷惑了,你要是想成为一只真正的兔子,就必须经历变老变旧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当有人喜欢你,真的真的喜欢你的时候,你就会变成真的了。

果然,小男孩对这只绒毛兔的喜爱与日俱增,甚至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绒毛兔一遍遍地感受到小男孩对它的喜爱,无论是小男孩的轻声细语的呢喃,还是长长久久地让绒毛兔陪伴在自己的身边,此时的绒毛兔感受到自己已经变成真的了。

直到有一天,小男孩生了很严重的病,家里来了医生,它不得不暂时和小男孩分开。最终医生建议,要让渐渐康复的小男孩外出休养一段时间,并且要求家里的仆人扔掉所有不干净的玩具。绒毛兔当然也在此列。

于是,原先收到万般宠爱的绒毛兔,如今被装进麻袋里,当成垃圾一样给扔到了后院。这个时候,绒毛兔的心都要碎了,它一直流泪,希望事情能够有所转机,如果变成真的就是这样痛苦的过程,它宁愿选择不去被人爱。

就在这个时候,故事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逆转出现了。花园里的仙女找到了伤心欲绝的绒毛兔告诉它:“当它们老了,破了,孩子们再也不需要的时候,我回来带走它们,并把它们变成真的。”

仙女的话让绒毛兔感到困惑:“难道我不是真的吗?”

仙女告诉它:在男孩的眼里,你是真的,因为他很爱你。可是现在,在所有人的眼里,你都是真的了。”

诗篇上说:“我父母遗弃我,耶和华却收留我”。至高上帝的爱就是这样的神圣大爱,人间一切的亲爱、情爱、友爱都无一不是圣爱光辉烈烈的反照。“我们是属他的,是他的子民,是他草场上的羊。”

这群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拉丁裔青少年,他们在同龄人中,在爱情中,甚至在逞强斗殴中寻觅真正的自我和归属感。但在他们的身上,却贴着厚厚的、醒目的标签。谁能够摘掉他们生来而有的羞辱呢?

唯有从天而来的爱,就像那位花园里的仙女,会使我们返老还童、出死入生。唯有爱能够使一些不可能的事变作可能,但这样的爱,却不是靠我们努力赚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仰望从天而来的赐福。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命定。

译文 | 有关《追逐金色的少年》的12件不可思议的事实,样样震撼你心!

阅读课 | 文学作品开端怎么写?不妨跟我探究一番!

阅读 | 电影如何通过制造冲突深化主题?

青春的诗 | 我是谁?

阅读 | 读书须会意

阅读 | 基督徒不可不思的一件事

阅读 | 慢就是美:成为一名反刍型读者

阅读 | 为了遇见枝头盛放的惊雷

阅读 | 建立你的生命根基!

阅读 | 求你不要将你斑鸠的性命交给野兽

阅读 | 不搞威逼利诱,让孩子爱上阅读经典!

阅读 | 宝贝,你愿做哪一粒豌豆?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