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奖状是2000年获得的,那年我读五年级。
我那时候是复读,因为有了一定基础,所以我考了第一名。
我一下子觉得我牛大了,我们学校很注重对前三名的奖励,于是我们便当着全体师生的面,去讲台领奖。
那感觉,简直棒得没法说。
啥叫众星捧月?寥寥无几的几个人站在讲台上,被当成荣誉的例子站在众人面前,这就是众星捧月。
我那时接过校长发的奖状和笔记本奖品,内心里就像吃了蜂蜜,那滋味甜在心里,其乐无穷。
那一天,我拿着奖状回到家里,瞬间,我便觉得自己踏上了凌波微步,脚下似乎不着地,走起路顿觉轻飘飘的。
那荣耀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我们在荣誉中似乎整个身子都飘了起来。
自那以后,我有了一个极大的心理变化。
在以前,我没有拿过奖状,所以我觉得自己蠢得要死。从我领了奖状的那一天起,我潜意识里认为我是这村里最聪明的了。跟我的同龄人相比,那没有得到奖状的小伙伴特别笨,那题那么简单,他们怎么就不会做呢?
所以你瞧瞧,这荣耀是不是会使一个人骄傲呢?
你说我们要谦卑,可是,当这荣耀给到你时,你心里该怎么谦卑?
事实上,不仅是我,我的妻子在她初中时代也有同样的经历。
在2005年的时候,她考了全镇第一名,也和我一样考上了同一所市重点高中。当时,她们镇里的大街小巷都在宣传语上写了她的名字,名字后面还写上她中考的分数。
那时候,她走到哪儿都能见到陌生人跟她打招呼。
“哟,是你考了全镇第一名呀?”
听到这样的赞美,你说她心里能不美吗?在赞美声中,她同样感受到了荣耀的诱惑力。
我想,她那时的感受一定跟我一样,这荣耀也同样让她学会了段誉的凌波微步,走起路来同我一样觉得轻飘飘的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应该骄傲,可是你细细观察,只要有荣耀在,人们就避免不了要骄傲。
当一个人获得荣耀的时候,他如果不把荣耀让出去,他自然而然就会骄傲。
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当他获得这荣耀之时,他自会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一个衣锦还乡的人,一定会有孟郊那种科举及第,而后“一日看见长安花”的傲慢。
因此,让荣耀有个好的归宿,这是避免一个人骄傲而必不可少的一步。一个人要谦卑,一定要正确处理他获得的荣耀。
问题是怎么处理呢?
很多年前,一个南非的女士在12月25日那天送了我一个学英语的MP3,我当时感谢她,可是,那南非女士却说:“这是永远慈爱的那一位给的,你要谢他。”
我当时疑惑不解,心想:“这唱的哪一出呢?明明是你给的,为什么要谢那一位?”
很多年后,当我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我才渐渐明白,那南非女士的做法就解决了荣耀归于谁的问题。
如果善的荣耀归于她,我感谢她的时候就会认为她本善良,可是她知道她善良的源头来源于那一位。所以,她要我感谢那一位源头,而不是感谢她。
因为,她知道荣耀得让出去,这样她才能谦卑。她知道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他的,所以她不能夺了永远慈爱的那一位的荣耀。
是呀,如果当年我知道我的恩赐全都是那一位给的,当我领奖状的时候,我就不会那么飘飘然了。如果我妻子同样知道她的聪明才智也是那一位给的,当她获得荣耀之时,她同样把荣耀让给那一位,她就能继续谦卑,从而在谦卑中忘记背后,继续前进。
有句话说:“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不停地朝着标竿直跑。”
要忘记卑微时的自己,也要忘记了荣耀时的自己。
把荣耀让出去给永远慈爱的那一位,这才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谦卑,不断奔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