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会历史 教会历史(五十五):近代敬虔主义 By 大圐圙 人文圐圙 2024年 7月 16日 84 标签教会历史 天主教、路德宗和改革宗都认为自己的信徒必须遵守自己的正统教义,结果导致了欧洲三十年战争。难道没有一种其它的方式来让各自的正统教义都服从吗?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理性的思考,我们必须承认理性的思考是一把双刃剑,谁要是膜拜这把剑,依然可能会被刀剑伤害。 西方近代科学实际上就是人们理性思考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另外一种服侍上帝的方式,今天人们称其为科学精神。最早可以追溯于哥白尼(1473-1543)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史称“哥白尼革命”。世称哥白尼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准确地说是哥白尼重新发现上帝创造的规律。 哥白尼、第谷和开普勒 自然哲学的发展势必会进一步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笛卡尔(1596-1650)本身就是一名伟大的数学家,他又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他自称自己是一个天主教徒,但他却说“理性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后来,斯宾诺莎(1632-1677)就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并且走的更远。 西方近代哲学主要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近代哲学经验主义的鼻祖算是说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培根,但其集大成者则是洛克(1632-1704)。近代哲学的主要贡献是认识论和政治哲学,我们简单的理解就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属于认识论,而洛克则是近代政治哲学贡献最大的大师。 西方哲学史(二十三):经验主义的开端弗兰西斯·培根 不论是理性主义,还是经验主义,基于的出发点都是怀疑精神,因此亦可看成对当时信仰的怀疑。而和当时怀疑精神不同的则是敬虔主义,正统教义学者实际上无力反驳当时的怀疑主义,而敬虔主义则认为不需要反驳怀疑主义。 敬虔主义不仅相信“因信称义”,而且也要实践自己的行动。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圣经的教导非常清楚,按照真理去行就可以。三十年欧洲战争使德国人民伤亡达到六成,被称为“敬虔主义之父”德国路德宗牧师菲利普·雅各布·施本尔(1635-1705),亲身经历过三十年战争。所谓虔诚的信仰如果是付上如此沉重的代价,那么它还是信仰吗? 施本尔将其信仰的重点放在“信徒皆祭司”这个教义上,他认为应该更少强调信徒和神职人员之间的差异,而是更多强调所有信徒的共同责任。他呼吁牧师应该放弃那些学术上的讲道风格,因为讲道不是炫耀牧师的知识,而是大家一起来顺服上帝的话语。 施本尔不反对神学教义,他认为教条式神学错误将会给信徒带来无法形容的灾难,但他也劝导牧师应该摆脱教条的束缚,因为在教条中信徒很难洞察到基督丰盛的宝藏。路德宗关心的重点是称义,施本尔则更关心信徒的成圣,所以有人认为它偏离了路德宗,甚至称他为是一名加尔文者。 早期的敬虔主义确实非常倡导个人鲜活的信仰,但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这种鲜活的信仰并不重要。我们不否认敬虔主义或多或少也受到神秘主义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受到清教徒的影响,施本尔就主张信徒要实行节食节饮、着衣简朴,禁止看戏跳舞等。 从施本尔的著作《敬虔愿望》中大致可以总结敬虔主义有六点:“第一,每个人都要精读圣经;第二,恢复“信徒皆为祭司”的真理与实践;第三,信徒的行为与生活应与圣经教导的相称;第四,读圣经不重在教义的辩论,而应重在寻求其中的真理;第五,牧师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与装备,以及拥有虔敬忠心的属灵生命为信徒的榜样;第六,实践大使命,广传福音。 敬虔主义刚开始并不关注宣教,但却十分关心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比如建立孤儿院、为穷人和其他有需要的人建立收容所等。1707年,丹麦国王受到敬虔主义的影响,决定向印度派宣教士。我们特别熟悉的一个人深受施本尔的影响,并且他还是施本尔的教子,他就是亲岑多夫。 分享 EmailCopy URLFacebookTwitterPinterestWhatsAppTelegram 所属主题教会历史 前一篇文章学术新著介绍:一本有关Yunnan Christian的英文著作(2023)下一篇文章教会历史(五十六):亲岑多夫和摩拉维亚弟兄会 大圐圙 人文圐圙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教会历史 从一手史料看1943年威宁阿卯张超伦博士的毕业“难... 2024年 11月 21日 教会历史 寻找曾国藩曾孙女建立的教会学校 2024年 11月 21日 教会历史 網絡也可以成為我們學習阿卯語言和文字的重要平臺 2024年 11月 20日 最新文章 当代人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2024年 11月 22日 婉妈|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会不平凡 2024年 11月 22日 何光沪教授讲座 | 教育之魂何在? 2024年 11月 22日 行走课堂 |不是我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我——《了... 2024年 11月 22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