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家姐姐接到八大藤校之一的UPenn宾夕法尼亚大学发来的面试邀请,我们同样为姐姐高兴,并一起献上感恩,这也是很好的体验机会。姐姐见大家都为她高兴,连忙解释说,应该每个申请者都会得到面试机会的。与剑桥大学的面试相比,此面试,非彼面试。
美国本科的面试和英国本科的面试大有不同。
上一次,剑桥大学的面试官是四位专业的教授,分成两轮,主要是对学生学术潜力的考察,这四位老师中就有可能是她将来专业方向上的导师和辅导员,除了学术成绩以外,面试在录取决策中占据很大成分。
而美本中的藤校通常是采用“校友面试”的方式。由学校将申请者分配给在申请者附近生活的某位校友。
当然,这些校友是已注册的面试官,愿意为母校提供这样的志愿者服务,成为申请者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不仅可以帮学校把把关,更多了解申请者的情况,并通过书面报告反馈给学校,作为大学生活的学长,他们还可以回答学弟学妹们想要了解的一些实际问题。
细想一下,这种安排也是挺好的,毕竟美本申请的人数比英本更庞大,录取率更低,这样就可以借着校友们的帮忙,减轻大学招生官的筛选工作。
联系姐姐的这位校友是一位住在加拿大的作家阿姨,约定的时间是在这周日大早晨,我暗想为什么要安排在礼拜天呢?担心会影响一家人去聚会。
后来想想人家是志愿者嘛,只能用周末空余的时间来服务。又想面试最多一个小时,结束后马上赶过去聚会也不耽误的。
在刚过去的一周,姐姐和妹妹都在忙着学校的期末考试,一门接着一门,直到这周五才考完。姐姐计划用周六的时间来专心准备面试。
到了周六晚上,我问她预备得如何,她说还可以吧,随即又安慰我,她在网上查询过了,这校友面试不需要准备专业上的知识,应该只是一场简单轻松的聊天,即分享一些自己的故事,回答面试校友的问题。我们预备的时候,要了解一下大学和专业的情况,并准备一些问题咨询面试官。最重要的是,要谦逊有礼地及时回复面试邮件,并准时上线,以表达尊重和友好。
这周日一大早,姐姐妹妹便早早起床。虽然这不是一场决定是否录取的面试,但姐姐依旧用心准备,给自己精心梳妆打扮了一番。
与上一次剑桥面试时的知性淑女风格不同,这一次她选择了休闲风,更适合宾大的气质,并给自己化了淡妆。妹妹也来帮助姐姐,并给她加油鼓励。看着姐妹情深的两人,我们作为老父亲老母亲,心中很是欢喜。
一大早,我因为要参与ESL小组的服侍,需要提前带着妹妹去聚会,留下妈妈陪着,等姐姐面试完再一起过来。离开前,我们全家人照常在房间里一起为姐姐祝福和勉励。
每一次,只要有家人要去经历一些特别的事情,就像重要的考试,面试,或者外出旅行等,我们都会一家人手拉手,彼此勉励,向上仰望,寻求帮助和带领。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经历时,内心安稳,在经历之后,全然交托。
妻说,姐姐面试时,她就在隔壁房间等候,祈盼她有智慧和勇气,希望姐姐的积极和喜乐能够祝福到面试她的校友。
面试大约持续了45分钟,结束后,妻便开车带着姐姐来与我们汇合,只是我们没有机会聊天。因为她俩一到聚会的地方,妻赶紧去参与幼儿班服侍,姐姐则赶紧去帮助JH的线上投影直播。
一直等到聚会结束,我们回到家后,才有空听姐姐详述这次校友面试的经过。
面试中,宾大校友首先让姐姐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于是,姐姐便简述了自己的在家教育经历,参加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自考经历,还有高中阶段在加拿大留学的故事和收获。
可能是姐姐的故事让面试官很着迷,这位校友阿姨也很高兴地与姐姐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例如她的祖籍也是福建,出生在香港,会说闽南语和粤语,以及英语,但不会说普通话。
接着,这位可爱的阿姨还向姐姐介绍了宾大传统的选课自由,即入学第一年,新生可以自由听校园里的一百节课。这很有意思,也是对新生增广见闻的一种祝福。
我记起来,当年林徽因就读宾大时,想读建筑系,可惜建筑系不招女生,于是她只能读艺术系,但是把建筑系的课程都上了一个遍,直到去年宾大才象征性地给林徽因补发了建筑系的毕业证。
后来,这位阿姨还和姐姐讨论姐姐很感兴趣的语言专业和人工智能,以及两者的关联。这不就是几个月前姐姐来找我聊过的话题吗?那时,她对自己学了语言专业或教育专业,将来能做什么有一些困惑。
我观察到,她在语言方面实在有很多天赋,从小学习了汉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加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与人交流时,能在英语、汉语和西班牙语三种语言之间自如切换。于是,我就安慰她,语言学看起来是一个偏门专业,可是它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入口。
据姐姐分享,校友阿姨很认真地记录了这次面试,并非常开心地说要好好地帮姐姐写报告给宾大。姐姐也很感恩,对方是个作家,写起报告来,文字一定很美。倘若面试的校友是个理工科的工程师,或许报告写起来会逊色一点,哈哈。但也不一定,有些理科生的文笔也是非常好的。
总之,这是一段特别的经历,我们与孩子都很感恩,用心准备,从容应对,至于结果,我们都学会了全然交托。
还有些未尽的话分享在文末的【阅读原文】。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