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2 11 月, 2024
spot_img

良知和“老大哥”的无声对抗《窃听风暴》

电影的背景是1984年的东德,让人直接联想到的就是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该小说是描述极权统治的经典小说,而《窃听风云》可以说是为我们解答了“老大哥”如何实现极权统治。
斯塔西于1950年在东德成立,它隶属于苏联,对内主要是掌握民众的动态,打击反对派;对外则承担情报搜集任务。该组织人员最多达到60万,而东德当时人口也就1600万左右,基本上相当于平均一个人监视二十五个人。
怎么形容斯塔西的效率呢?当时,每一个人几乎每天干什么它都知道。斯塔西将告密发挥到了极致,这些监视者很有可能就是和你朝夕相处的妻子或丈夫,甚至可能是你的子女。国家还偶尔会对“优秀员工”提供酬劳,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马克,也可能是一些精美的小礼品。实际上,这是极权统治发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监视,它很好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并且还节约成本。
《窃听风云》里面的魏斯曼是一名专业的监视人员,或者说是一名特工,他受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和女友演员克里斯蒂娜的生活。随着监听越来越多,魏斯曼决定选择保护剧作家德莱曼,最后他被迫下岗。
在这样的极权统治之下,魏斯曼守住了良心的底线,这个人群的比例可能少的可怜,但正因为在如此黑暗之夜,依然有那么一点点亮光,我们会觉得更加倍感欣慰。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极权统治下的工具,但每个人也可以成为魏斯曼守。
电影有两条风格路线,一条是魏斯曼监听,基调非常沉重压抑;另一条是作家德莱曼,被黑暗包围但骨子里面追求自由。他们俩人之间是如此的陌生,又是如此的熟悉。中国人讲“英雄所见略同,相见恨晚。”但电影没有刻意他俩一定要成为熟悉的知己,而且也没有必要,反而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的感觉。
魏斯曼代表着无名者,正如作家最后向他致谢一样。我们没必要要名扬天下,但我们却可以成为无名者选择守住自己的底线。极权统治就是使人成为工具,但我们只要还能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人,那么就不要选择成为工具。
据说东德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东德德人想逃到西德,结果被士兵发现。当时东德的命令就是一旦发现马上击毙,作为士兵又不能违抗命令,但作为人他却可以将枪举得高一点。人只要选择不成为工具,无论如何都可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1年7月20日,德军第714步兵师抓捕了16名被认为是游击队的南斯拉夫平民,他们被带到一个草垛堆下,排成一行,准备被处决。当德军军官下令行刑队举枪瞄准时,一个叫约瑟夫·舒尔茨的德军下士,却一动不动。军官走到他的面前,大声责问:“你为什么不举枪!”舒尔茨坚定地回答说:“我拒绝杀戮手无寸铁的平民,这是战争罪行!我不当刽子手!”
1980年,南斯拉夫政府在死难者受刑地建立起一座纪念碑,以缅怀17位遇难者,尤其是向舒尔茨致敬。哪怕在纳粹的统治下,有的人仍然能坚持做人的底线,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就是我们一直传唱的“重于泰山之死”。


所属主题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