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将有君自尔出
牧我以色列民矣
《无花果静物画》
艾尔玛·斯特恩
图片收集自网络
一个异象、两筐无花果,构成了《耶利米书》第二十四章这一整章经文的画面感,也让我再次思考人生中那些身不由己的无奈,以及这些无奈背后难以捉摸的祸与福,荣与辱,悲与欢,还有那位掌管一切祸福的主宰者。
一群人,失去了故土和家园,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与生活,即将开始一段漫长的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生活;另一群人,依然有机会留在故园延续他们以往的生活,甚至对未来的平安、兴盛与繁荣继续抱有信心。
这两种人,哪个更不幸、哪个更有福?在世人的眼光看来,当然是前者的情况更糟,后者的处境更好。然而上帝借先知之口所传达的信息却恰恰与之相反。背井离乡者终有重返故土的一天,留守家园者最终却不得不去经历彻底的毁灭——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被掳去的犹大人,就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
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将犹大王西底家和他的首领,以及剩在这地耶路撒冷的余民,并住在埃及地的犹大人都交出来,好像那极坏、坏得不可吃的无花果。
是的,再说一遍,两筐无花果的异象,象征着南国犹大的众人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掳敌国,一部分留在故土。然而吊诡的是,与人的第一感觉完全相反,好无花果象征的是被掳子民,坏无花果象征的反而是留下来的子民。
问题在于,被掳的,成为亡国奴,不仅是背井离乡,最终还难免客死他乡,怎么都算是身处逆境吧,如何算作好果子?至于留下的,好歹还自成一国,安居本地,勉强总算是身处顺境吧,又怎么成了坏果子?
要明白这个问题,就得首先反省什么是我们心中的顺境与逆境。
家财万贯诸事亨通算顺境吧?可如果因此而让人变得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悖逆神抵挡神,最终直奔地狱而去,那么如此的顺境岂不才是真正的逆境吗?
同样的道理,多受劳苦常经忧患是逆境,可要是能因此而使人学会谦卑与忍耐、学会刚强与勇敢,变得敬畏神顺服神,最终赢得永恒的福乐,那么此逆境岂不又是最好的顺境吗?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典故。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极大智慧!
然而局限之处在于,在这种辩证的思维背后,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最多也就是人生本无常、得意莫忘形的警醒,甚至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骄傲,我们依然不知道祸福最终的来源在哪里。
没有哪个人会主动去选择一个看起来如此暗淡的前途,如同没有哪个犹大百姓会甘愿选择作一个亡国奴,走上这条路总有些无奈。然而谁又能知道,那些看起来的阳光大道或许是直通地狱的路,而那些看起来艰难曲折的小路或许才是蒙福之道。
当初那些被掳的子民,就是在背井离乡的逆境中学会了完全的敬畏上帝,从此再也没有拜过偶像;而那些留在故土的子民,却没有及时悔改,反而继续沉沦,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彻底灭亡!
但愿这古老的鉴诫也提醒今日的你我,若在顺境中,当向神感恩并警醒,免得不知不觉就变得沉沦。若是身在逆境中,就更需要坚定的信靠神仰望神,坚信神熬练我之后,我必定能得着更大的恩典。
既然如此,又何必抱怨自己如今的处境不好,自己人生的命运太差。或许上帝就是要将这段不堪的在世漂泊岁月,变成自己人生历程中极好的无花果!
经文: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被掳去的犹大人,就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将犹大王西底家和他的首领,以及剩在这地耶路撒冷的余民,并住在埃及地的犹大人都交出来,好像那极坏、坏得不可吃的无花果。(耶利米书 24:5,8 和合本)
~END~
本平台所有文章均为作者原创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转账奉献
赞赏奉献
支付宝账号
关注即同行 留言即交流
赞赏即支持 转发即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