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 10 月, 2024
spot_img

3月4月读书笔记

3月4月读书笔记

导读:

文学类:《傲慢与偏见》《活动变人形》《中国现当代名篇十五讲》《一地鸡毛》《一句顶一万句》《围城》

生活类:《花图鉴》

属灵书籍:《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谦卑》

3月4月读书笔记

钱锺书《围城》


精妙的比喻,辛辣透彻的讽刺,几乎每一句都令人拍案称奇。乍一看和儒林外史一般,人物的姿态言行实在好笑,细细一想不禁扼腕叹息。方泓渐,就像赵辛楣对他的评价:不讨厌,却一无是处。


方泓渐作为留洋回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骨子里却是无法摆脱的传统纨绔公子惯有的慵懒,苟且,懦弱。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自己,莫不如是。人生处处是围城,方泓渐不断地想要从一座围城逃离,却不知一头扎进了另一座围城。悲哀的是,他对此是不自知的,是盲目的。有一种现代主义的人生的孤寂感。


看了陈道明和葛优主演的电视剧,基本是忠于原著改编的。特别是方鸿渐一行人在战乱中前去三闾大学上岗途中的所见所闻,戏剧性和画面感齐飞。颇有点“流浪汉小说”的风味。


3月4月读书笔记

刘震云《一地鸡毛》


刘震云是我最喜爱的当代作家之一。《一地鸡毛》可以说是他的早期作品集。里面收集了数十篇中篇小说。大多描写的是上世纪70~90年代的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


有恢复高考后的热血备考,里面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文子极朴实,甚至有些稚嫩,却看得我热泪盈眶。还有新兵连的生活,非常写实。那个年代的真实如今看来在依旧真实,多了一丝酸楚。还有许多描写小公务员、城市中的小平民百姓怎样生活过日子。名篇《一地鸡毛》就是描写一个政府小官员小林早起卖豆腐到上班、孩子上幼儿园等等琐碎又真实的故事


我感觉,刘震云的独特之处,是在于可以在平凡素材的描写中透视出人性,升华到哲学甚至神学的高度。接地气,但又不流于世俗。这是他的深刻之处。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这本被称为是刘震云的“扛鼎之作”。的确震撼。


人物纷纭,世事繁杂。但是前半部分主要围绕吴摩西,下半部分围绕牛爱国展开。一根线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否能够说得上话。不管性别,不管年龄,甚至也不管是否认识,能够说的上话的,自己的心也就不再孤单和压抑。为了找一个能够说上话的人,翻山越岭,闹出人命都在所不惜。


但是,这里面有着很深的哲理和悲剧色彩。纵观全书,很容易就发现


1.人与人真正能够说上话太难了。

就算是朝夕相处的夫妻,也像是陌生人。或者你和他交心,他却不把你当朋友。人和人的心会因为话贴近,也会因为话不投机,或者流言蜚语一刀两断,各自天涯。


2.人是孤独的

看似在寻找聊得来的人,其实是排遣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因为一个人,会把人憋死。所以为了不那么孤独,牛爱香嫁给了比自己大十七岁的宋解放。为了不那么孤独,牛爱国出轨了,进而也理解了自己老婆的出轨。


3.人是流浪的

上半部分的传教士老詹四十年只发展了8个信徒,可是他明白自己从哪儿来,到哪里去。而很多人,像吴摩西,从家乡出走,走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出走,是因为对这个地方伤了心,出走,是想要给内心的呐喊找到一个栖身之所,出走,是想要寻找真正的自己。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这应该是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入门书籍。


陈思和老师的观点非常新颖,他从文本细读作为开篇,接下来陆续讲述周作人、鲁迅、巴金、老舍、萧红、张爱玲、沈从文、曹禺、阎连科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许多观点都让我耳目一新。例如对曹禺《雷雨》的分析,他认为曹禺写作时可能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这在作家的自述中可以得到印证。“写《雷雨》是一种冲动。还有说周冲是“小天使”,是一道纯净的光。哈哈,好萌啊!


陈思和老师虽然有些观点我并不完全赞同,可以我很尊敬他,因为他对于真善美的执着和坚守让我感动!分享评析张爱玲章节中一段我觉得有些刺目但深刻的话:


近20年来的社会发展,整个人生的理念信仰的东西,包括对爱情的信念都丧失了。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缺乏爱的教育,缺乏对信念,对人的价值这样一种人文教育的情况下,要么拼命灌输虚假的东西,要么就让腐败的社会来进行反面教育。大多数人都会嘲笑比较严肃的东西,认为一切都是虚无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已经被灌输了一种生活教育的恶果生活告诉你,你别相信确定性的东西,这世界上并没有真爱,没有幸福,没有什么人生信念,混混就可以了。当这样一些说法变成一种哲学来影响大家的时候,张爱玲就显得深刻了。她就成为这一代虚无主义青年的精神保姆,这恰恰是张爱玲的浅薄,我们今天的人比张爱玲更浅薄,所以把它当成了深刻,而把真正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看成是一种虚无,这种东西将会导致人对自我的不信任对自我行为,自我人生的不信任。


陈思和老师对张爱玲的好感很低,这可能会让不少张迷觉得“不公”。毕竟张爱玲的文学价值是书写出了乱世的苍凉。对世事和人性的洞察力他人无法比拟。只是,我感觉陈思和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欣赏的是萧红笔下的富有原始生命活力的激情和热度,即便表现的是生存的残忍,仍然是真实纯粹的生命形态,而非张爱玲式的“小聪明”。所以,陈思和老师真是一个“直男”,坦言说,对张爱玲没有热情。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很惭愧,之前对这本书并无多大好感。因为觉得看一个太太怎么把自己的五个女儿嫁出去的故事并无多大的趣味。


结果……对这本书的偏见真是实力打脸。


很喜欢,尤其喜欢伊丽莎白和简。她们最终的幸福爱情是穿越了世俗的眼光,克服了各自内心的骄傲。达西先生真是非常有魅力的角色——温柔且深情。尽管他的贵族气质令人对其产生高傲的偏见。


里面有各色爱情的影子,夏洛特迫于老姑娘的处境,不想成为家族的负担把自己嫁出去的无奈,还有莉迪亚和威克姆之间凭着情欲和冲动私奔的爱情。相比之下,伊丽莎白和达西、简和宾利的结合虽并不排除经济和相貌方面的考虑,但是他们更注重对方的丽质美德。因而尽管门第悬殊,可依旧恩爱弥笃。


3月4月读书笔记


王蒙《活动变人形》

只能说很真实,可是思绪让我觉得有些混乱。作者坦言写这本书很痛苦,我想是真的。因为里面大段的心灵独白,都是一个人积压在心底里的怨恨,不甘,痛苦。看完后,心里有些堵。


这本书,并没有写太多直接关于文革的事物,而是以文革为背景,写了倪吾诚一家为主的起伏,倪吾诚这个知识分子,我同情怜悯他,可又替他叹息,他的一生是只说不做的一生,是多余人,是无用的。哎

3月4月读书笔记

生活类

3月4月读书笔记


日本MONCEAU FLEUS《花图鉴》

这本是”老朋友“——后浪出版社的书籍。


能满足爱花(插花)之人的多重需要。全书分为“切花篇”、:“切枝篇”、“切果篇”以及“切叶篇”四部分,而以切花为主。书中介绍了421种花店中备受欢迎的品种,除了花名、花语、尺寸、颜色、上市时间等基本信息外,还介绍了实用的养护和搭配技巧。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插花技巧,让新手小白也能轻松“与花为友”。


具体书评内容可以翻看公众号历史记录,或直接点击此文开头导言部分的超链接。


3月4月读书笔记

属灵书籍类

3月4月读书笔记



陶恕《智慧的开端》

读完《陶恕传》之后,就非常喜爱这位宣告“要做这个世代最爱上帝的年轻人”的属灵伟人。


《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里面没有其他的无关紧要的文字,单单书写对这位上帝的认识。作为无限的上帝,对于我们有限的受造物而言,是终生都无法测透的至高者。然而,就神所向我们启示的,已经足以让我们惊叹他的真实和伟大奇妙。


在每一章谈论神的一种“属性”时,都会以陶恕的祷告词开篇,不长,却是那么真挚透明。“求你使我们按着你的本真来认识你,好使我们完全地爱你”。读他的祷告,让我感到这是超越语言的灵与灵的交流。


很多真理是超越人的认知和理性范围的。科学只是某种程度上只是浮于表面的诠释。对于真正的生命,灵魂,若不是神向我们启示,人是无法知晓的。神如果可以被我们理解,被我们想象,那么祂就不是神了。


3月4月读书笔记



慕安德烈《谦卑》

和《完全饶恕》一样,这本书的主题是“谦卑”。


谦卑是受造者的荣耀。我一直很喜欢耶稣说的一句话:“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谦卑乃是意识到自己一无所有,而上帝才是一切,于是让路,让神完全做主。


恩典只能扎根于“谦卑”这块土壤。他在我们里面所赐下的谦卑的生命,就像骄傲的生命那般真实,具有压倒性的势力,能胜过骄傲。


~~~~~~~~~~~~~~~~~~~~~~~~~~~~~~~~

·~~~~~~~~~~~~~~~~~~~~~~~~~~~~~~~

本来打算五月初就推送,结果……在家里要操练自律哇!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窗外淅淅沥沥又下着清冷的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可况落红无数。去年这个时节在书院教James《摸鱼儿》,这两句还印在脑海里。


上周六在家乡教会的团契中第一次度过我的生日(是上半年的弟兄姐妹一起)。我身边和前方坐着的是一对龙凤胎兄妹,他们和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我们也自小认识。很幸运的事。


团契的DXJM很有心,把我们的相片打印出来,用气球悬挂下来的银丝系住,也准备了蛋糕和甜点。气氛非常温馨和美好。感恩


3月4月读书笔记


最近看《谦卑》里面附的《内在生活》。对我很有启发。在内室中的祷告,尤其在早晨,是如此重要。此外,神的话必须被接近生命里,不能仅停留在理性的层面。行道的人有福了!


夜深了,祝各位的心意不断更新而变化。晚安!


2018/5/7


 

-END-


用单纯的眼  注视和热爱

3月4月读书笔记


细语微澜

自然  朴素  简单  真诚  

 



所属主题
清芷95 细语微澜
清芷95 细语微澜
聊生活,更聊生命;聊文学,更聊信仰。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