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5 11 月, 2024
spot_img

方方 和不能外扬的“家丑”(二)

人类产生邪恶,就像蜜蜂制造蜂蜜。

                                                                                                 ——戈尔丁

                                                     1


这是一个荒谬的时代!


康美药业300亿财务造假,最后只是被罚60万,很多人不觉得是丑闻。


瑞幸咖啡跑到美国上市,自爆财务作假,丢人现眼了美帝,也没见很多人愤怒讨伐。相反,有人还精神分裂地说,这是在割美国的韭菜。


有人制造伪劣医疗用品,出口美国,还大张旗鼓在网上自豪吹捧,丝毫不觉得是家丑。


电动车惯偷“周某·窃·格瓦拉”还没出狱,就传出有网红公司要以1500万身价签约。周某要走出的监狱,早已有大批人员驻守,等待直播。


出狱的犯罪分子被热捧,而为公义发声的方方却被穷追猛打,无所不用其极。


《皇帝的新衣》里那个说真话的小孩子,什么下场,安徒生没有说。

按照我们文化的逻辑,他要么被严格管教、惩戒,从此俯首帖耳,完全失语。

要么被彻底洗脑,从此洗心革面,接受另外一套价值观,进而摇身一变,成为镁光灯下的“六杠少年”。

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选择,等待他的,都将会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小孩子说真话,是因为不谙世事,无知者无畏。

而六十多岁的方方敢于坚持不懈地讲真话,不单单是是童心未泯,更是因为她保有很多人早已失丧的良知。

因为心存良知,即便孤身一人,面对各方潮水般汹涌的无耻攻击谩骂,她依然无所畏惧,一笑置之。


                                                       2

攻击方方的人,最常提及的,是她的日记在国外出版,给了国外攻击中国的口实。

按照某些人习惯的说法,这是给国外递刀子。


可悲的是,很多人根本没看过方方日记,也跟着义愤填膺。

很多人却从不思考,谁制造了刀子?一个为死难者发声,为医护人员呼吁的作家,怎么会被视为很多人眼里递刀子的险恶之徒?

可笑的是,早已死去一千多年的人杜甫,也被很多人讨伐,说他给英国人递刀子。

就在前几天前,英国BBC提到了诗人杜甫,并对杜甫赞赏有加。

这马上惹恼了有些爱国人士,说杜甫写作《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揭露唐朝社会的阴暗面。


可怜的杜甫,竟然也成了递刀子的卖国贼!

他做梦都不会想到,将来世界上会出现一个英国这样的国家。然而杜甫却未卜先知,早早就给英国预备好了刀子!

这刀子,一备就是1500多年。

我不知道,如果留到现在,杜甫老先生的刀子会锈成了什么模样。即便他愿意送,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他这把破刀?

人的想象力就是如此丰富。即便你有奇诡无比的才智,你也绝对想象不到,某些人的思维会如此神奇。

                                                        3

“家丑”之说,从中国人的贞烈观可见一斑。

身为中国人,生活、思考,总逃不脱儒家传统的束缚,习惯于从“家”的视角解读世界。

中国人的一辈子,凡事总喜欢讲究忠、孝、节、义。面子文化,根深蒂固。

对封建时代的女性而言,贞节比什么都重要。

当贞节成为一种宗教时,人们不再关注女性的生命。

古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饿死,不过是个人丢掉性命。而失节,事关家族荣辱,比天还大。

和失节相比,死一个人,耗尽一个青春鲜活的生命,无足挂齿。

明清之时,贞烈观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


连《木兰辞》里的木兰故地,官府乡绅也合力建了一个《孝烈将军祠》,作为木兰的纪念碑。

替父从军的木兰,成了孝、烈的代表。

于是,节妇宁肯病重而死,也不接受郎中把脉医治。不惜砍掉歹徒碰了的胳膊,也不能失节受辱。即便死了,也不能让男人抬棺。

元明两朝,官方甚至出台了明确的妇女守节奖励和失节惩罚的具体规定。于是明朝“烈女”、“节妇”陡然到了36000人之多。

明清史书,譬有专门的《列女传》。为节妇所立的贞节牌坊,在徽商繁盛之地,曾经绵延不绝。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让年轻鲜活的生命逐渐油枯灯尽。节妇们所承受的无尽痛苦,在关注贞节的人看来,不值一提。

守节所应得的奖赏,不过是一个“节妇、烈女”的牌子。在“节妇、烈女”们的追随者眼里,这块牌子的价值高于生命。

贞节文化关注的,只是节妇、烈女带给家族的荣耀。而牺牲生命的节妇、烈女个人,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


她们的生命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种变态的文化氛围里,社会奉行的是,家族的荣誉高于一切。

失节如果让家族蒙羞,就是莫大的“家丑”,十恶不赦,对失节者的惩罚极端严厉,或被当众羞辱,或被沉石湖底。

而提出“男女授受不亲”的,正是儒家亚圣孟子。这句话,被无数女性奉之为圭臬。

对于男性的三妻四妾,纵欲滥情之举,儒家却从不禁止。即便狎妓、男宠,也不是家丑,甚至一度成为文人士子们引以为傲的时尚之举。

可见,所谓的“家丑”,在制造“家丑”概念,宣扬“家丑”价值观的卫道士眼里,也不过是一个虚伪的幌子,只是捆锁受害者的道具。

然而,这面害人无数的幌子,却让无数的贞妇、烈女趋之若鹜。

就像变态的裹脚文化、辫子文化,本是屈辱的“家丑”,却被愚昧者捧成了自豪的国粹。

                                                           4

时间,并不能唤醒沉睡的灵魂,

如果沉睡者不愿起来,他们会一直迷醉于虚幻的噩梦。

迷醉的梦幻,带给了他们虚浮的荣耀,让他们亢奋、激动,也让他们很容易暴怒。

他们只关注家族的荣耀,盲目服膺于权力,却不明白个体的价值。

讨伐方方的人,很多像太极雷公一样,没有基本的思考能力,一味盲从,根本不知道何为“家丑”。

他们像封建时代被洗脑的节妇、烈女,头脑充斥的,是封建时代陈腐的贞烈观。

即便满清灭亡,他们还像张勋一样,留着长长的辫子。

如同寄生的苔藓,他们的生命,还附着于遥远的旧时代。

1927年,北伐军经过我河南的老家,可很多人依然拒绝剪掉辫子。而几百年前,满人入逐中原时,很多汉人却因为反对清廷,拒绝留辫子被杀掉。

他们接受的,只是有关自己的高大上的完美形象,不管这来自杜撰编造,还是宣传。


他们不接受自己族群的任何负面信息,容不得任何批评。


他们不明白,也不接受,自己族长也是充满罪性的罪人。

在他们眼里,任何负面的、不好的信息,都是对自己群体形象的伤害,也是对自己所在大家庭的玷污。都是心怀险恶,别用用心,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家丑”。

在他们眼里,发生家暴,即便家里打死了人,也要隐瞒不报,学会隐藏,免得外人知道。因为这是家里的私事。


如果让他人知道,就是自曝家丑。


如果家里出事,他人伸手援助,会证明我们自己的无能,会让自己脸上无光。

圣人一样高大上的完美形象,高于一切,不容破坏。

习惯于自我欺骗的人,关于自己的任何负面信息,即便它真实无比,很多人依然愤怒无比,拒不接受。

他们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他们接受的,都是自己的各种美好。

久而久之,人自我欺骗成了一种习惯,成了躯体和灵魂的一部分。

最后,几乎成了他们的一种直觉——任何关于自己的不利消息,都变成了对自己的污蔑,对自己的贬损。都会让他们恼羞成怒,火冒三丈。


不可否认,攻击方方的,有太极雷公这样无知的乌合之众,也有因为隐瞒疫情真相,应该被追责之人。

只是,那些应该被追责的失职渎职者,多半并不会亲自冲到前台,而是悄悄躲在幕后,用各种伎俩扰乱视听,兴风作浪。

而这些人,才是最应被讨伐的“家丑”制造者。

注: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所属主题
蒋效中 蒋唐说
蒋效中 蒋唐说
关注公义,追求自由,聚焦社会与文化领域的公共话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