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21, 2024
spot_img

萧三匝:30岁不到就当正教授,好!但不能只叫好

最近读到一篇网文——《中国30岁以下正教授大盘点,谁会是下一个颜宁、卢柯》,感慨万端。我把文章转发给了很多朋友,大家纷纷点赞。

 

文章是对中国30岁以下正教授的不完全盘点:刘明侦,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研究应用化学;杨树,浙江大学教授,研究半导体物理;顾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研究科学宫勇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教授,研究材料学;刘路,中南大学教授,研究数理逻辑董雷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研究备结构与材料仿真设计方法;郑鹏,南京大学教授,研究生物化学和分子医学。上述诸人基本上刚读完博士就被聘为教授,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在国际一流科学期刊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因此被聘为教授没有任何瑕疵。

 

我真为中国的年轻科学家高兴。但是,我知道,仅仅为他们高兴是不够的。

 

一方面,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下他们的教育背景,未免也感到一点点遗憾。上述诸人中,除了刘路,其他人都是在境外读的博士。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就,主要不是中国教育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中国教育为什么不能催生杰出人才。这方面,教育家已经探讨的比较多了,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南科大前校长朱清时等人都发表过剀切、中肯的评论,可惜这些评论并未使现状发生改变。

 

我并不是指责不应该到境外读博士,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是面向全体人类的,我们非但不应该退回到“自力更生”的狭隘思维中去,而且应该鼓励优秀人才到境外深造。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的科学人才最现实的选择。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教育传统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理当有能为人类文明贡献智慧的教育机构。中国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国,要提升在国际秩序重构中的话语权,就必须提升软实力,而教育实力正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有一天世界各国的学生都纷纷涌入中国留学的时候,你即便不说自己是世界的领导者,你其实已经是世界领导者了。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上述诸人的学科领域主要集中于理工科,而非人文社科。理工科出成绩确实比较早,但人文社科领域要出成绩一般来说会晚得多。因为人文社科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缺乏生活经验是无法对此产生深刻洞见的。除了极少数天才,在人文社科领域要做出大成就,一般要等到50岁以后。如果说自然科学领域往往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人文社科领域则往往是“大器还需晚来成”。所以,年龄并不是衡量所有研究型人才的统一尺度。

 

但与自然科学相比,中国的人文社科研究显然是落后的。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现在没有人文社科大师。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缺乏人文社科大师呢?原因至少有两条:一是我们的思想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人文社科领域缺乏全世界公认的客观标准。对于前者,不必详论,科斯的遗著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对于后者,必须强调的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创见一定是人类经验与一个共同体经验的平衡、融汇的结果。为此,我们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特殊主义。

 

我曾经说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是科学,二是思想。这里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现在我想说的是,自然科学的进步也是思想进步的结果。或者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并不是不相干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最要不得的是将二者割裂开来。(本文刊发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