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一流的文学家一定是思想家,他叩问存在的意义。二流的文学家能把故事写好。三流的文学家不能称其为文学家,比如那些卖弄者,以文章当攀附、进阶工具者。
82。文学家必然是孤独的,而世间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孤独。
83。文学家必然是自己所构造的王国的国王,他必须是自信的,甚至是狂的。但他同时又深感人生的虚无。伟大的文学家很难有朋友,也很难有爱情,因为他能懂人,别人不能懂他。他多情,同时又无情。
84。虚构是文学家的第一本领,不能虚构,则不能当文学家。在某些国度,现实的残酷和荒诞程度往往抑制一个人虚构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家要做的是搬运现实,但搬运的同时必须实现在创造,而这种创造的高明程度取决于文学家的思想高度。
85。文学家不需要深入生活,靠深入生活写作的作家只能算是匠人。每个人都在生活中,何须专门深入生活?深入生活这种说法本质上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
86。当文学作品充斥理论的时候,文学就死了。高明的文学家隐藏思想,让其自然流露,而非跳出来喋喋不休。文学诉诸于情感,受众通过情感共鸣接受作者的思想,而非相反。
87。文学家永远是对现实不满的,因为他心目中总有一个彼岸存在。这种性格的人有很大的破坏性,不适合当政治家,否则必然导致永无止境的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学家、文学家普遍偏左,而法学家、政治学家普遍偏右——重视经验,能深刻认识人本身的不完满性。
88。中国人素重文章而不重文学,这源自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这个传统走到极端,就会伤害文学。中国古代,若无道家和佛家的进入,几乎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但道与文章本不可分,走向另一极端,其末流就是浮华、病态。在衰世,需要出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家,以起振衰起敝之效。
89。于是之妙论老舍:大雅近俗。真大雅才能近俗,而此处之俗已非原来之俗。雅俗本不应截然两分。
90。任何时代、任何领域的一流人物都是极少的,所以中国真正能把握现实,同时又超越现实的文学家极少。产生一流文学家的必要条件是心灵的自由。现实环境的不自由会摧毁人心灵的自由。但在宗教传统深厚的国度,现实越压抑,人们的心灵越追求自由,所以在俄国和前苏联能诞生世界级的文学家。从本质上讲,文学本身就是宗教,尤其是在宗教传统薄弱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