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9 9 月, 2024
spot_img

萧三匝:宝万之争,我们该站在哪一边?

30年来,每当企业家陷入复杂处境时,《中国企业家》总是站在企业家一边。我们是这个阶层的代言人,我们有责任记录他们的实践与思考,有责任为他们的权利鼓呼。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立场,唯一的原因是: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没有企业家,就没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运转客观上能给整个社会带来繁荣和自由。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因此必须触动既得利益群体。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家阶层是为所有人趟地雷阵的勇士,他们其中一些人因此而倒在阵前,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鼓劲、喝彩。

 

由此你可以看出,与其说我们是在为企业家阶层代言,不如说我们是在为市场经济的理念代言,在为这个社会更加繁荣、自由代言。因为企业家阶层与我们理念一致,所以表面上看来,我们的确在为他们代言。

 

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是不是所有企业家都能娴熟利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企业家阶层是否还存在一个进化的问题?当企业家的某些做法还有欠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至少改提醒他们一下,做他们的诤友呢?

 

现实情况是复杂的,任何简单化的回答都可能无法自圆其说。

 

从去年以来,万科股权争夺战波澜迭起、惊心动魄,成为商界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毫无疑问,它已成为中国商业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

 

宝万之争的逻辑伏笔其实早在1988年就埋下了。王石当时考虑到种种原因放弃了自己在万科的股权,这使得他在今天必然面临左支右绌的尴尬之中。

 

毫无疑问,王石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这也是大家尊敬他的原因。不过,如果说近30年前埋下那枚地雷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可以理解的话,这些年来,万科虽然试图排雷,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地雷并没有排掉,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真要仔细考察,其实不难发现,万科在这些年来并非没有排雷成功的可能性。事实上,与王石同一代的企业家,很多都面临过与他相似的问题,但大多数人通过种种办法都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柳传志、张瑞敏、李东升等等。我们甚至可以说,不是王石毫无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他太不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巨大漏洞,或者说后来他虽然也通过重建合伙人制度等方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时间已经太晚了。

 

万科的股权纷争并不始于今日,早在22年前就爆发过君万之争,当时王石通过起诉君安证券成功阻击了“门口的野蛮人”。或许正因为他是通过法律而非市场的方式完成的阻击,所以20多年来,他并未成功地在万科的公司治理漏洞打上补丁。

 

这一轮宝万之争的戏码越来越重,参与各方都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但观察王石最初对金融资本的反应,以及此后面对股东的各种合纵连横措施,我不能不说,他对资本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解并非没有可以反思的地方。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对于万科这样优质的公司来说,谁都想控股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构成市场的几大要素中,资本是不可或缺的,更不应该成为被指责的对象。更关键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朝纵深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产融结合已经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在这个时代,一个高明的企业家必须兼具“门口的野蛮人”和从前意义上的企业家的双重素质。让我们看看美国崛起时代的那些企业家,洛克菲勒、摩根等等,哪个不既是企业家又是资本家(金融家)?

 

万科的股权之争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作为旁观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王石的同情和理解,还应该指出悲剧的成因,以及如何才能让后来者避免悲剧重演,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本文刊发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