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漂律师谈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我的书桌
“读书无用论”在这些年之所以盛行,实在是因为很多人读了大学毕了业,却没有找上好工作,甚至没有找到工作,没有改变命运,经济上可能还不如没上大学的人富足,所以人们由衷地感慨。
落日/韩钢摄影作品
“读书无用论”从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明显反智的命题,但也道出来一种社会现实,并非真的抱怨读书无用,本意是说参与现有的教育体系未必真的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我准备以个人经验,从两个维度谈这个问题。一个维度是参与现有教育体系、取得学历的用处;一个维度是读书的用处。
最近在火车上读完的一本书
我1989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的一个村庄,1996年小学入学,2014年硕士毕业,没有过留级或复读经历,目前在北京做律师。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乡下,没有离开本地本家。在小学五六十位同学中,我是唯一一个取得硕士学历的人。在初中近两百位同学中,大概有三四个人陆续取得硕士学历。
北京/韩钢摄影作品
参与近二十年的应试教育,对我的用处大概有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取得了国家认证的相应学历,成为职场的敲门砖。如果没有硕士学历,基于北京市现在对外地户籍人口进京成为执业律师的限制,我不可能有机会通过正规渠道进京。同样,如果没有硕士学历,当初在应聘律师助理时,律所接受我的概率也会偏低。
第二,获得相应的常识和专业训练。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很多都是常识性的,虽然现有的教科书有着明显的立场倾向和价值判断,但有些知识仍旧是基本的事实,这个常识的谱系决定了你知不知道有些基本的东西。和我没读过初中的小学同学没办法谈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也不太可能聊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因为小学的教科书里还真是不讲“明治维新”和“商鞅变法”。
我本科和硕士都是学的法学专业,即使当初并不热爱这个专业,但是通过课堂学习、各种考试和翻阅教科书,都会形成基本的概念和思维,各种论文,尤其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更是一个这样的过程,本科毕业论文一万字,硕士毕业论文三万字,没有过此类教育经历的同学不太可能有类似的写作经验,而这样的写作经验对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都是极大的提升。七年的法学学习也为我通过司法考试和参加律师工作提供了基本的专业训练。
第三,取得成长的环境、互动的社群和上升的平台。读高中时我离开本地本家,到呼和浩特的内蒙古师大附中,高一那一年我不到15岁,就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读本科是在西北民族大学,硕士是在内蒙古大学。
不读内大法学院怎么能遇到朋友施奕,他目前在台湾辅仁读博士。
前几天高中同学在北京聚会,到场九个人,有三个博士。高中先后待过两个班,同学中不乏出国留学的,我是其中的学渣,但也是其中唯一的律师。
相比于北京大学这种精英高校,西北民族大学很乡土,但真的足够多元,我在这个学校直观上感受到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丰富和有趣,也感受到这个国家在民族问题上已经开始显现的巨大危机。这个学校的学生中也不乏有个性和有真性情的人,我在这里结交了生命中一批很重要的朋友。
我常批评内蒙古大学在思想上保守,甚至不如西北民族大学更包容更开放。从读高中到硕士毕业,我对所在的学校都有不满意,但是没有它们中任何的一个,我不可能完成进一步的上升,它们或好或坏,我在其中都得到了相当的成长,也因为和同学、老师和校友们的互动,获得了不少有益的影响,三尺之内,必有圣贤;三人行,确有我师。这三所学校都给了我成长的环境、互动的社群和上升的平台。批评之余,我也要感谢。
以上三个方面大概对我参与现有教育体系、取得学历的用处做了一个总结。
下一个维度是从个人经验谈一下读书的用处。我想读书的关键在于谁在读,读的是什么书。生命很有限,相比于这份有限,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文章是不值得读的,而相比于严肃写作者在作品中的投入,经典作品的读者往往不能充分理解作者所表达的。
高中起,我独自到异乡求学,高中时的残酷和不适应暂且不表,重要的是师大附中校园内有图书馆,校园外对面就是内蒙古大学本部,附近的文化商城街边上就有卖盗版书的,而上高中之前除了教材之外,我几乎没有任何读物。
一个喜欢有灵魂之友的人往往会去图书馆,因为图书馆里藏着极多伟大的灵魂,那些了不起的写作者虽然早已离世,但是他们依旧通过他们的作品与你交流,向你发出质问,也向你叹息。文字可以成为灵魂和思想的载体,经典作品往往是有生命的。
我的启蒙作家是周国平,高中时几乎读遍了他的作品,又去读他的作品中提到的经典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用了三周的课间读完的,莫言的《生死疲劳》是花了十元钱从盗版书摊上买的。当同学们晚自习都在备战高考时,成绩不好的我躲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享受暂时的安逸。上大学的第一周我读完了陈忠实的《白鹿原》,最难忘的记忆是有一次因为疲惫在图书馆抱着书睡着,那是诗人北岛的散文集《失败之书》,我对西北民族大学的图书馆格外的熟悉,我几乎读完了余华的全部小说作品和鲁迅全集,还有现在回忆不起来已读过的作品。
书是读不完的,可图书馆里走过一排排书架去看那些书目的感觉真的很棒,有时会在没什么阅读兴趣的书架前突然找到让你眼前一亮的书,廖亦武的《中国底层访谈录》就是这样被我在内蒙古大学南区的图书馆发现的,之前真没想到这个“反动”作家的书竟然能出现在这里。有些时候会借上一大摞书,可到期时却发现只读了其中的一两本。
在内蒙古大学读民商法研究生时,曾有一段时间在考博士的问题上纠结,在想考哲学的,历史学的,还是继续读法学的。因为这个缘故,有段时间在图书馆里密集地读了20多本历史学方面的著作,还试着去读《资治通鉴》全卷,那一套书一万多页,最终也只读到了1400多页就作罢。
硕士毕业前有一次试着回忆这些年自己读过的书,列了一个大概的书目,保守估算出来大概有五六百本。我喜欢读书,并不因为读书有用而读书,但读书却的确有用,总结下来大概有如下功用:
其一,阅读训练人提问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反问和追问的能力带来的是人的批判能力。一个有能力的人首先是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能迅速对事务作出判断,在大量信息中抽象出问题的本质,经过大量阅读训练的人可以做到这点。而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需要打磨,乃至专业的训练,中国的教育缺乏这种专业的训练,但是大量的阅读可以弥补,尤其是对哲学书籍的阅读,可以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模式,甚至引发对思维模式的批判。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讲,读书可以致富是毫无疑问的,但致富和成功真的只是读书的衍生产品。
其二,读书可以让人学会深刻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世界。在我的阅读经验中,相当多的世界名著都是深刻的人性论,我读过的比较典型的作家有雨果,他的《九三年》比《巴黎圣母院》更让我触动。
大部分书籍其实都是人论或世界论,一个人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人性和世界的丰富,高中时陪同学到医院看病的间隙我买了一本渡边淳一文集,迅速读了他的《失乐园》和《男人这东西》,这两本书刷新了我对爱情和性的认识。没有错,人与人的不同,大于人与猪的不同,每一个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猪却没有灵魂。
在书籍中,你可以读到一千种人生,一千种爱情,一千种死法。总有一个故事让你震撼,让你胸口发闷,让你流泪,不信你读读《古拉格群岛》,或者《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事》,总有一本书会成为你的镜子,让你看到自己。
其三,读书让人有机会认识上帝。一个人经历得越多,理解得越深刻,就会发现人的尽头和局限,大部分人的一生真的有身不由己的特征。杀人犯并不真的想杀人,妓女并不真的想卖淫,作恶的人无力为善,行善的很可能就是短命。
米兰昆德拉
经典阅读往往会诱发我们对人类终极意义的思考,像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可以说是艰涩的哲学小说,我读了四遍也只读懂了其中的一部分,米兰昆德拉讨论了人类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如果是万物的尺度,那么人的尺度又是什么呢?轻与重,如何选择呢?人类的道德边界是模糊不清的,因为人的本体论就是不够清晰的。你可以给树给狗轻松下一个定义,却无力给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读书多而且喜欢较真的人,往往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始寻求神,其实我就是一直带着这样的困惑的,因为总觉得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本科时读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拯救与逍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直到读硕士时开始通读《圣经》,直到有一天我真的被神触碰,相信上帝,如今我成为基督徒近两年,圣经也成了我读的遍数最多的书籍,最近研读圣经《传道书》一卷,结合自己多年的读书经历,也真的觉得:“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读书多,但是很多书并不真的值得我们读。尤其是未经时间沉淀过的,虽然当时的作品可能帮助我们通达时务,然而这些书籍的精神含量往往有限。
在我读过的众多书籍中,圣经是一部整全地集合了创造论、人论、世界论、神论和终结论的作品,圣经关于人生的教导是全备的,是系统的世界观,完整地解释了“人类从哪里来,人是什么,人的意义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问题。圣经的文学价值也不是任何文学作品可以比拟的,海子相当多的诗歌作品都是取材于圣经。
圣经是神的话,集合了特殊启示和普遍启示,而神的话没有一句是不带能力的,也没有一句不会应验。
如果你有幸读到文末,我最后的忠诚建议就是也许你应该去买一本圣经,淘宝上多家店铺都有销售。以我的阅读经验,如果你错过了圣经,你很可能就错过了书籍的源头。
最后,读书多对我的用处就是我能用三四个小时写出这篇近3800多字的文章。如果你看了,可能会给我赞赏,赞赏的多了会影响我进一步阅读和写作,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张西北民大的学生证上的照片是初中毕业时拍的
也许有一天,我的主要身份不再是律师,而是一个作家。
活在北京,读书作伴好漂泊。就写到这里,下午有一个当事人要见,明天还有个案子要开庭。
自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