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到朋友离世。
朋友的母亲略有紧张,大概是担心失去自己的孩子,因此对朋友的态度更加温柔了。
母亲的梦也让朋友紧张,问我此梦何解。
中国人有周公解梦,圣经中也有敬虔者倚靠上帝解梦,而我毕竟没有解梦的大能。
我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个梦是一堂人生必修课的开课通知。
人生的课程有选修,有必修,我们总想逃掉不喜欢的课程,但是死亡却是一场必修课,因为人人都会面对死亡。
中国人总喜欢回避死亡这个话题,我们忌讳死亡,甚至只关心活着的事儿,很少思考死亡。
我们的先贤孔子在论语中说:“未知生,焉知死?”
完整的故事是这样的:孔子的学生季路向孔子请教关于鬼神方面的事情。
孔子却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季路又向孔子请教关于死亡的看法,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其实是在思考彼岸世界,无论是鬼神,还是死亡,都是属于对彼岸世界的探讨,甚至可以说是神学和哲学的基础问题。
如果承认鬼神的存在,就意味着有探讨轮回和永生的可能。那么人生就不再是一部随着死亡到来就结束的电影,而只是连续剧中的一集而已。
当代国人的世界观倾向于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立足当下,活在当下,先活下去,拒绝思考更长远的事情已经是一种思维习惯。
且不说思考永生、永恒和轮回这一类话题,就是思考一下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事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然而世人终有一条必走的路,那就是死亡。
这次疫情,将死亡由看起来极为偶发的事件变成了大概率发生的事件。
那么多人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人生旅程,他们中间有多少人会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如此突然地戛然而止?
可能他们对未来都有着很多美好的规划,买房买车,吃喝嫁娶,然而对死亡却毫无预备。
死亡就像偷偷溜进门缝的影子,悄无声息。面对前方巨大的未知,多少人都是手足无措。
湖北电影制片厂常凯导演的遗言,令人不忍卒读。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一家四口相继离世,除夕夜一家人还其乐融融,然而死亡接踵而来,他和姐姐更是在同一天去世。
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思考死亡,如果不思考死亡,不面对死亡,我们恐怕是“未知死,焉知生?”的状态。
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在战场上无法成为一个好士兵,在生活中恐怕也会唯唯诺诺;没有坦然的态度面对死亡,就没有从容的态度应对人生。
我们如果不了解死亡,不思考彼岸世界,我们就很难活的明白。
然而人如何活好,真的是关乎鬼神之事的,因为这涉及终极的价值判断。
死亡如果是彻底的终点,不存在天国地狱、也没有复活审判,那么人在活着的时候可能就会无法无天。
信仰是价值观的核心,如果一个人的信仰不正确,意味着他的价值观也会错谬紊乱。不同的信仰塑造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引发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又导致不同的结局。
基督信仰是相信复活的,不只是耶稣已经复活,而且所有的人都将会复活,因为上帝要在末日施行审判,“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很多无神论者、虚无主义者根本不信复活,也不想复活,他们认为人死后就是尘土,所以任意妄为,放纵自己的私欲,无法无天,敢于行各种恶事。
然而复活的主权毕竟不在我们手中,而是在上帝手中,这也是人们极力否认上帝的原因,因为承认上帝的存在,就必须承认上帝的主权。
《圣经》中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其实敬畏就是害怕的意思,因为上帝创造生命、救赎生命,也是审判生命的主,落在永生上帝的审判之中是可怕的。
我们如果学会害怕祂,就会少做得罪祂的事情;我们若遵守祂的诫命,就免犯大罪;我们若信祂的儿子,就罪得赦免;我们若顺从圣灵,就收获永生。
我们若知道上帝的存在,就会谨慎自守的过今生的日子,也会带着盼望战胜今生的苦难。
因为《圣经》明确告诉我们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死亡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复活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上帝也不是一种选择,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而是祂今在、昔在,并且永远都在,祂也为那信从祂儿子耶稣基督的人预备了永远的国度。
还没有信主的朋友,我为你祈祷,愿你思考死亡,愿意你认识耶稣基督,愿你得着爱与永生。
作者微信:13681218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