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需要五分钟。今晚(2023年6月12日)八点分享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2006年7月版),欢迎各位转发周知。ZOOM号:896 0980 1310 ,密码是:811783
为了美化中国文化及大清帝国,为一夫多妻制辩护,以“茶壶理论”名世的辜鸿铭,极力反对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与《中国乡村生活》二书中对中国的批评。与此相反的是,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极力赞扬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并由阅读此书并影响了包括他在内的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民性的探索,并提出了“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想法。直到今天,此种余绪嗣响,依然不绝。我们得承认中国不好的制度、环境及人民习性,的确在某种程度放大了国民性中糟糕的因素,但这只看到了流,远未看清楚源。
一百多年过去了,明恩溥的“中国观”依然有一定的穿透力,虽然在一些细节与社会习俗上,因社会的变迁,颇有变化。但他所议论到的中国人好面子、上诈下愚、教育依靠死靠硬背、对死亡的无知等,恐怕依然是今天中国人不容忽视的问题。不管你多么本能地想护犊子,民族主义激情饱和到快要溃堤了,但冷峻的现实,使你即便不情愿面对,也无法回避它。
为何明恩溥有比一般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有更多的穿透性的认知呢?有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西方文化的异质性,与中国文化一对比就会产生出来。我不能说这样的看法有错,但不足以传达他为何比别的“中国通”看得更为深透一些。有人说,那是因为他是传教士,深受基督教信仰的影响,自然会看到问题的本质。这种说法从核心观点上来说,并没有错,但还是不足以阐释,与他同有传教士的眼光,为何他显得比别人更为不同?我不是要否认前二者对认识中国所呈现出来的洞穿感,我要提出一点少有人注意到的看法,来帮助大家更深地看到明恩溥的观察,为何奠基在中国人的深层思维与底层逻辑之上?
我们都知道,自马礼逊以降的新教传教士,对传福音有相当大的负担。这些既有火热的心志,对中国又有敏锐观察的人,他们都勤勉地学习中国语言。有些人掌握中国语言的书面语能力,以及口语乃至方言的能力都不错,在自己所服侍的禾场亦有布道的能力。但其总体讲道与观察的能力,以及汉语表达及写作能力,却不足打动人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条就在传讲的过程中,对于听众所习用的熟语——谚语、歇后语、成语、惯用语、字谜、对联、诗歌、绕口令等——并不熟悉,这就会在表达的生动性、修辞的灵活性、传达的有效性上打了折扣。
也就是说,像马礼逊对口语及熟语的看重,对清王朝《圣谕圣训》的重视,以及他编字典时对于小说、戏曲、日常生活中等朗朗上口的俗语例句的重视,都迥异于当时的中国读书人。像米怜最有影响的福音单张《张远两友论》,其用问答的方式,既是承袭古希腊问答与辩论教学形式,也是对基督教要理问答方式,在汉语表达中的一种创新性尝试。虽然此前的耶稣会传教士也曾尝试过,但其影响力有限。后来内地会的校长鲍康宁也在教学中,重视熟语的教学,编纂与熟语相关的工具书,以及狄考文《官话类编》里也不乏这样的尝试。但明恩溥1888年出版的《汉语谚语熟语集》(1902再版),无疑是对熟语研究比较重要的贡献。而他在撰写《中国人的特性》与《中国人的乡村生活》等书时,对于中国熟语的运用,可谓触目皆是。其生动性与可读性,以及对中国人事的洞察力,之所以与他人相较,较有保障,恰当使用熟语,所得的助力之功不可小看。
下面是关于《中国的乡村生活》的分享提纲
一:了解中国历史与社会的方法(2—3页)
二:对中国熟语的普遍运用(51、53、54、56、71、72页等)
三:中国人生活的泛宗教化(151页)
四:中国人的办事特征及其动机(29—30页)
五:中国人的生活为何缺乏真正的庄严性?(152)
六:以庙宇为中心的社会观察(103—104、109页)
七:中国人对大自然的反秩序认知从何而来(131页)
八:集市的协作与乡村经济的运转(113—115页)
九:明恩溥为中国开出的改进办法(268—278页)
2023年6月12日匆匆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