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睿欣
重要提示
2023年春季用心生活父母群“用心选择”系列课程内容,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第10篇 选择过程的上上好
1
“愿你的选择反映你的希望,而不是你的恐惧。” ——曼德拉
相对于运用直觉,以比较的方式去选择,更显得更理性、冷静和科学。去市场,我们会在一堆青菜里比较哪一把看起来最新鲜;去买衣服,就轮流试穿,看哪一件穿在身上最好看、价钱最好;要买房的话,可以比较的项目可多啦:地点、格局、采光、学区……只要是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条件,都必须比较比较。
饿了好久,被带到最高级且随你吃到饱的自助餐厅去,每一样看起来都那么好吃,唯一可惜的是肚子容量有限,不然在上百道佳肴中选择最好,将是一趟幸福的路程。
可惜,当一个人走在选择的幸福小路上时,并不一定真的会感到愉悦。
你看过小孩在玩具城里为了选择自己的生日礼物而哭起来的吗?这么快乐的时刻,为什么他要伤心呢?因为他怕,怕自己没选上最棒的那一件玩具,为了“选最好”,而遗失了选礼物的幸福体验。
如果你是在比较哪一个最好,那么请记得:用心选择,也包括享受选择。
生活中有很多选择的时刻,代表的是权利和自由。我们常因在比较过程中的贪心、争竞心,而失去了选择的喜悦,甚至感到急躁、疲惫、想干脆放弃。也有人最后对周遭的人说:我不知道怎么选,你替我选吧!
很多爸妈在这样的景况里,因为急于注视着给孩子“最好”,可能会在孩子开始不耐烦时插手,如此不但让孩子失去了学习选择的机会,也没有帮助孩子体验到享受比较的过程。
我也会这样。
家里第一个孩子申请大学时,我们陪伴她经历了一段压力很大的预备和申请过程。当录取通知一一寄到,与她一同欢天喜地打开一封封“恭喜你……”的录取函时,我决定带她去拜访被录取的学校中,最心仪的几所优质大学。虽然此行千里迢迢,要从美国西部飞到东部,然后在不同学校之间驾车两千多英里,但我把这旅程当成选择大学的高潮,希望她走在几所优质大学校园里时,感谢上帝给她有这样的选择,亲尝每一份礼物打开时的喜悦。
旅程的开始的确很美好,我们母女俩一路聊,一路欣赏不同学校的特色,最重要的是,每到一所学校,当校方问起时,她能笑容满面地回答:是的,我被录取了!然后听见对方说:欢迎你秋天成为xx大学的学生。
但是在拜访最后一个学校的时候,旅程的氛围突然改变了,我们很严肃认真地比较每一个学校的优缺点后,讨论得越细腻,越被“没选到最好”的惧怕缠绕。
因着信仰,我们从客观主观的分析,进入“奥秘”的层次:阿爸父的旨意是什么?我们共同认为如果能翻出那张阿爸天父打的牌,一切就有了保证,不需要选,有了答案,直接抄就行。
当然,因为我相信创造宇宙的上帝也是爱人、带领人的天父,所以在大小事上一定会在乎祂的意见,寻求祂的心意。
就像女儿会想听我的意见,会跟我讨论所有的录取学校。寻求祂,跟祂细诉所有的选择,这是很自然的行动。但,如果这选择的过程是父亲训练孩子判断的方式呢?如果父亲就是喜悦把孩子带到一堆礼物当中,让他去挑自己最爱的那一个呢?
会不会有时候我们太想要“最好”,而没有接到天父给予的选择自由呢?会不会因为在选择过程中的功利心,而让我们失去选择的喜乐呢?
拜访学校的旅行结束之后,我们陷入一场选择的泥沼中,原本得到好学校录取通知的兴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做决定的愁苦和彷徨。
当然,有些现实条件也会介入选择的比较中,例如学费、距离、校风。但最终,怕选错和怕没选上最好,这两个因素让我们面对一桌佳肴拼命叹气,筷子高高举起半天,还是饿肚子。
直到有天安静下来祷告时,心里出现一个奇怪的意念:恩典太多,让你烦恼吗?
是啊!有这些好学校可以比较选择,为什么会这么苦恼?我好像那个紧闭眼睛坐在地上耍赖大叫“在哪里?在哪里?我找不到!”的孩子,发现原来不是找不到,而是自己眼睛不睁开。
那天,我站在女儿身边,决定重启欢喜快乐的心情,一起走完这个选择的过程。
2
那么,对那些“非礼物”性的选择呢?如果每一项选择看起来都不是那么完善,甚至,每一项都有让人受不了的缺陷呢?
“利弊分析”(Pros vs Cons)这个方法也许你已经很熟悉。在评估选择时,拿张白纸,或用一个白板,中间画条线,左边写出每个选择的优点,右边写缺点。这个方法看起来很科学,且被使用了很长时间,听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就已存在。
无论是大人自己,或教导孩子做选择,利弊分析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我特别鼓励在一些重要的家庭决策上,父母可以带着孩子,透过利弊分析,去了解自己的家庭正在面临怎样的选择。
利弊分析通常指的是客观条件和因素,比方孩子要选择学钢琴或小提琴,学费就是一个客观具体的条件。从“我觉得很贵”这种印象派的叙述,进入“一小时三百五十元”的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在比较时的依据更精准。
这个方式对一些喜欢凭“感觉”选择的人,比方青少年,尤其重要。我在训练孩子争取自己所要的选择时,一定会让他们列出利弊,做到有凭有据,在这个过程中,等于让人再一次思考分析和解读自己的选择。有时孩子在利弊分析写到一半时,已经自己投降,改变了选择。
感觉完全不重要吗?当然不是。在写完利弊的客观分析之后,我很鼓励把主观感受写在最后,这才是整个方法的完成。
有的人买车可以完全从客观条件利弊分析中做出最合适的选择,我可能就属于这类人。对生活在无车寸步难行的城市里的我来说,车子就是一个工具,好用且价钱合适最要紧,车不会使我更美,更高尚,更有气质,我也不会用车子来表达自己的品味。
但我周遭有很多人对车子很有感觉。车子就像他们衣服、发型,甚至是身份、地位,或是宠物。我有朋友去买车时会“一见钟情”,虽然没当场付钱开回家,但回家念念不忘。虽然他在利弊分析中得到了一丝冷静,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类似“初恋”的二手车。
所以主观感受重要吗?还是需要考虑进去的。
除了帮助我们比较,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利弊分析也是一个很好的记录。有时我们做了选择,之后又后悔了,回顾当初的利弊分析,可以提醒我们当初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是否忽略了什么?研究得不够?资讯收集不全,造成那个分析太草率,所以不准确。这些检讨能帮助我们在做其他选择的分析时有成长。
有时看了记录,我们发现当时已经尽力了,那么,也就不需要被懊悔控诉,拍拍自己的肩,往下一站前进。
3
利弊分析是个好工具,但在影响比较深远的决定上,这绝对不会是我立刻采取的第一步。
尽管很多优缺点都是客观的条件,人生中的重要决定不应该全是比较出来的结果。
比方婚姻,两个对象,可以有很客观公平的优缺点分析,但如此关联岁岁年年生命交缠的决定,如果是比较出来的更好,将来婚后碰到比更好还要好的人时,该怎么安置自己的心呢?悔恨嫁娶得太快吗?
比方赚钱,不同的途径,可以有不同的优缺点和回收率,但如果从赚钱的角度全胜,却必须舍弃家庭、信仰生活,那么能单由利弊分析做选择吗?
有些重要的选择,不是因为比较好,或是最好,更不是因为在一堆不得已当中,不得不挑出赔损最小的那一个;而是价值观,是真理原则,是爱的取舍在呼唤。
再多的优点,只要一个价值观的冲突,都可以一笔勾销为零。
再多的缺点,只要是为爱的取舍,也可以给人有勇气前往。
用心选择的第一步,不是聆听直觉,不是着手比较,而是对齐,要向你所信的那位,所跟随的真理,所坚持的无价之宝对齐。只有在对齐后,仍然留在线上的,才值得你我去找寻各种方法分析比较,或是关注直觉。
其实,回到自己的心灵安置之处,才能好好使力。选择了结婚的对象,选择了在家当全职妈妈或出去上班,选择了去某所大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要记住选择只是个开始,好像一个跑马拉松的人,千万不能把第一里路跑完就累了。在对齐后,很可能留下来的每一个选择略有不同,但该做决定的时候赶紧决定,好好去经营自己的选择,才能使它成为一个真正的优质决定。
4
儿子病得特别严重的起初,我们要做各式各样不同的选择,每一个选择,看起来都是那么关键,我——战战兢兢,也常会在他的状况不好时,懊悔是否上个选择选错了?
一路晃荡,最紧急的决定,其实都无法等候,我必须选择相信,而不是选择害怕;必须选择勇气,而不是选择退缩。每个清晨,我和他出去走路,边走,边把一切的选择讲给祂听。有时,会有一些清楚的意念同时在我俩心中出现,不过,有更多时候,祂只是听,只是听……唉,真的只是听。
可是彷徨像曾经挥洒的汗干了,不是因为对儿子的病况懂得更多,也不是因为医生保证了什么,或找到了什么更好的疗愈途径。
我只是不再乞求祂告诉我们该选哪一个,单单持续认定祂就在每一个选择的过程中。
我懂,人生里会有一些重大选择可能带来无法逆转的后果,但多数时候,让选择的过程变得很苦涩,让患得患失的情绪勒得喘不过气,是“非要不可”和“以结果论成败”的心态所造成的。
那两年,就算做出来的选择没有太好的结果,甚至要为此受苦,但每次想到决定的过程是在祂慈爱的眼皮底下发生,我的心就可以安稳下来,把该记的经验记清楚,把该放下的自我控诉清理干净。
渐渐,结果的对错,已经比不上过程带给我的成长祝福。
一次次,都让我重新与灵魂深处那个笃定的爱连结,如此我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盼望里选择,而不是在恐惧中下赌注。
原来,在用心选择的路上,有人陪伴真好,但有神同在,才是上上好。
THE END
对孩子的苦心,对家庭的细心,对配偶的耐心,对关系的存心——生活,其实就是一颗心。
公众号:结伴用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