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6 11 月, 2024
spot_img

ChatGPT时代:读书越多越智慧吗?

明天(423日)是读书节,循例也来谈谈关于读书的问题,读毕此文约十分钟。近来难得稍有三两日闲暇,除了校订吾师流沙河先生即将出版的遗著《唐三百首选讲》外,抽看些影像及纸质读物,如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其中的一个角色崔大姐问拍电影的孔导大山说:电影是电的影子,那它的本体是什么?


可是很多人包括许多读了万卷书的知识分子,却一生都可能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书籍亦即知的本体是什么,知识与智慧的源头何在?2023422日于成都


如果你是我的老朋友或老读者,大约会记得我几十年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一天不读书的,因为这真是我一辈子直到如今的喜好。家里面几万册藏书,亦是时常或翻阅、或查找、或细读的,曾有段时间将每月读过的书目罗列出来以自励,也是公诸同好,便于交流。不特如此,我嗜好书就像女性对衣服永远少一件,到了深受捆绑的地步,自然这都是生命被更新被翻转后才真正体悟出来的。


更有进者,到后来我发觉自己喜好读书,到了不愿意将时间花到他人身上的地步,哪怕是对亲朋好友亦是如此。这就像目前很多喜欢撸猫胜过与人交往的人一样,其潜台词便是那句著名的西班牙谚语:我越与人交往,越喜欢狗。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有限有罪,以及缺乏爱与对他人的亏欠,他是不会明白花很多时间在宠物身上,而不乐于关怀自己的亲朋好友,更不用说关心身边的人,这里面的问题到底何在。换言之,读一千本书,并不比关心一个人的身心特别是灵魂更重要。这就是我目下为何依旧爱读书,但却更要学会去爱人的原因。


            一:大数据与厚数据


有数据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告诉我们,大数据产生的过份量化依赖乃至上瘾和偏见,对人类决策的失误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研究人群特别是庞大的低收入人群与技术互动关系的数据人类学者王圣捷(Tricia Wang)在TED的演讲《大数据中缺失的人类视角》,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跑模型做优化的大数据,有一个需要归类从而标准化,便于分析的规范过程,必然会丧失数据背后很重要的人类情感故事及意义。这样的数据被王圣捷定义为与大数据颇为不同,却深有关联的“厚数据”——“厚数据是指利用人类学定性研究法来阐释的数据,旨在揭示情感、故事和意义。据王圣捷女士在演讲中所言,诺基亚的失败,与其不接受她的厚数据观念有相当的关联。


有人或会说,现在都是智能时代了,有了数据,再加上算法,就能无往而不胜,根本毋须考虑什么数据的厚薄。且不说大数据对人类的追踪、监控等方面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就是单说你要学会数字自我防御也会消耗掉你许多精力,更何况一个丧失人类叙事与个体考量的宏观图景,其有限性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大数据与智能时代,不注重对厚数据的研究,仿佛经济学只注重“理性经济人”的前设(如只注意买东西时的理性行为,并不主意那些心血来潮的消费),而忽略了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偏好、好奇心、互动动机等方面对经济的影响,就像忽略米塞斯“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样,其局限性亦是有目共睹的。


人是受意义之网深切影响的受造物,那么站在对方的意义之网中来理解他的文化及其相关行为,显然比只重视看得见的外在行为所产生的数据,更能深入人的内心。更直白地说,要理解一个人,就要理解他行为背后的思想亦即问题,乃至更深层的元问题。问对元问题,也就是大哉问,不仅对“有了恺撒,就有他的布鲁特斯”这样强的因果关系有很深的体认,就是对那些弱关联关系的事物的阐释,其体会也远非那些只从不完全归纳、而放弃追本溯源来理解世界的人,要更加接近本质与真相。


最近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小众电影——伪纪录片风格的《宇宙探索编辑部》里有一个崔大姐的角色,就是导演孔大山在参加一个民间UFO(“首届星际文明探索论坛”)发掘的。她问孔导,你是做什么的?拍电影的?那电影是电的影子,那它的本体是什么?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完全是个可笑的神经病问题。其实这种问问题的方式,常常是中国人最为缺乏的,所以中国人往往停在真理的半山腰而洋洋自得,这也是中国文化只有哲思而没有哲学的真正原因——这是个很深刻的在今天依旧争论未休的问题——不从本体论,顶多从大量混沌的认识论而来的价值论(多体现在实践伦理层面)层面引领国人的人生,其思考方法欠精,思想深度欠奉是必然的。


          二:读无数书与读书中之书


钱钟书先生说,行万里而不读书,不过是个邮差。若仿钱先生的说法,读书却不思考终极问题,不过是个两脚书橱。其实我们常常连两脚书橱都不如,却自认为懂得很多。这是因为我们许多读书人,终其一生,无非一本接一本地读,根本不思考知识从何而来,智慧从何而来的问题,这样的知识分子多到不可胜数。因为在他们看来,知识从何而来,即知识有无前设,其前设何在,只是哲学家才应该思考的问题,实是大谬不然,这是所有读书人都必应关注的深层问题。


很多关于读书的金句,都仅仅指向读书的实用性与功利性,无论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旅行”,还是“读书改变气质,使人呈现多种可能性”等等,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若只停留于此,那么读书在生活之外的目的何在?也就是说,知识能无条件地接受,毋须追溯其从哪里来,何以如此来么?若不仔细思考,所谓“书犹药也,可以医愚”,最终可能只是自欺欺人,就像钱钟书说,不读书上不识字的当,读了书上印刷品的当。老实说,连钱钟书这样的博学之士,都难逃这样的厄运。他一生并没有思考知识与智慧从何而来的大哉问问题,忽略了知识的源,只在知识的流与用上下了些功夫。


在我看来,像钱钟书这样博学的人,基本没有思考过知识与智慧的源头。而另外一些哲学家,的确在用自己的智力思考知识的源头,但他们所思索出来的知识之源头,是自己所构建的知识乌托邦。无论中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还是康德、黑格尔都是如此,因为他们在本质上与“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自然二者在方法论不同——其源头都来自于人的思想杜撰,而非出自真正的启示。虽然,我们要对他们在智识上的游戏性演算与论证,表达我们应有的敬意,但其前设并不令人信服,其结果便不能使人信服,是相当明显的道理。


也就是说人一生哪怕读了许多不是绝对真理的相对之书,固然可以增添许多知识,甚至在可见的世界谋得不错的位置,以及他人的点赞,获得比较丰厚的现实回报。但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理解这句话——“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的精义。若这世界没有绝对真理或知识,那如此之多的相对知识从何而来?若不认识到这一层,著书多与读书多,不就是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么?读了众多的书,却不读那书中之书,终是枉然。


若你说我读不懂书中之书,或者暂不想读书中之书,你有什么可推荐的没有?若有,倘你推荐名著如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我根本读不懂,或者觉得读起来太艰深,那么是否就一定没有其它选择呢?我甚至认为你可以读一些好的绘本,都能明白不亚于一些所谓的名著的道理。比如由简.博恩斯坦、迈克.博恩斯坦著绘的“贝恩小熊——生命之光绘本”一二集共十二册(文化发展出版社2021年版),比如《和平使者》、《最棒的小熊》、《你真可爱》等。虽然看上去很浅显,却是通向认识知识源头的读物。其感人并不仅限于儿童,对成人去寻求那绝对真理的来源,也是相当有帮助的。这种书籍所拥有的开启之功,远不是那些大言玄玄其表,实与人之灵魂无益之“名著”可比的。

总而言之,其实不只是chatGPT时代,就是所有的时代都如此,不是书得越多越智慧,而是用对的方法,读到了那最对的书,这才是我们此生读书的目的。读书的目的影响读什么书,以及如何读,这一点应该成为读书人的一点基本常识,而得以推而广之。


2023421日—22日于成都,22日读书节前一日修订于成都


所属主题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冉云飞 小书卷的甘苦
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