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哥林多前书13:4-8
正文:
.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2)
很多时候,我们想自我表现,想引人注意,想让别人承认自己很不错,认可自己、称赞自己。我们过于关注自己,以自己的某种自我形象为满足,想从别人的眼光和口中得着称赞和荣耀。这种心态的背后显明一个人寻求自我满足和自我尊荣的骄傲与自我中心。
有些人会不承认自己自我表现的背后,有他的骄傲。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是想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尊),表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因为别人看他为不好,觉得他不行,贬低他,而且因此而不尊重他,不接纳他,不爱他。这让他内心很受伤,有一种自尊受挫的感觉。于是,他出于本能的自我维护,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就忿忿不平地想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另外,他也需要有一种自我价值感,以某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为此,他需要表现自己,以证明自己,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他在自我证明和自我肯定的过程中,就可能有一种自夸和张狂的外在面貌。
所以,有人说,我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不是因为我本来有多骄傲(非要去显示自己比别人更优越,更强大),而是因为我要去维护自己的尊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接纳,我要通过某种方式去换取别人对我的看重和爱(因为当我不够好,不够行的时候,人家不尊重我,不接纳我,不把我当回事,更不爱我)。
有人为了一种自尊自爱的本能,而想通过某种方式去建立和塑造自己,想让自己最终显出一个被认可的、积极而强大的自我形象,以此证明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另外,他也需要对抗那种对自我价值不确定的虚无感,去对抗他心中那种害怕自己被人藐视和轻看的自卑感,需要去为自己找一个理由,来显明自己的价值,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另外,这个世界,总是根据我们表现的好坏来区别对待我们。这个世界告诉我们,只有强者才配得到人的尊重和喜爱。当我们很强大,很优秀,很耀眼的时候,我们就很轻易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当我们很平凡、很卑微、很穷困、表现很糟糕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被人轻看、藐视,得不到起码的尊重,更得不到所渴望的爱。我们内心为此而深受伤害,被爱的渴求得不到满足,就不得不选择走一条靠“良好的自我表现”来赢得尊重、接纳和被爱的道路。好像只有向人们强调我的强大、我的拥有有多么丰富,我们才能得到人们积极的眼光和情感回应。所以,我们就在自认为自己很不错的时候,迫不及待想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成绩、成就,以此显出一种自夸和张狂的气势。当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的时候,甚至不惜在人的面前呈现出一种虚假的好面貌,这就表现为虚荣。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对无条件的尊重、接纳和被爱,很缺乏安全感,为了对抗这种没有安全感的处境,也为了对抗时常在我们内心折磨我们的自卑感和无价值感,我们就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很不错”,既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很不错,让别人因为我很不错而看重我、接纳我、爱我,又想找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以此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当然,渴望被尊重,这是出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正当的自尊心。
自尊心和骄傲之心是不同的。骄傲之心是一种想要高举自己,想让自己得尊荣的渴望,想要得到一种因为高过别人而有的快感和满足感,而是一种想要成为“王者”和“操控者”的渴望,这种渴望是败坏的,是从罪而来的。
自尊心是一种自爱心,是出于对自己生命本身的尊重的渴望。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我们有一种天然的爱自己,看自己的生命为宝贵的本能。这种自尊、自爱心是正当的,是神所赋予的。神也赋予我们内心一种强烈的被爱的渴望。
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希望自己被爱,这种渴望是正当的。但是,我们活在这个高举强者的世界当中,活在不能无条件爱我们的罪人当中,我们建立和维护自己自尊的途径,是通过与人比较和竞争的途径来显明自己的价值,这种方式是错了。
这个世界让我们把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以及我们被尊重,被爱的前提,建立在自己积极的自我形象上面,要通过我们有什么,表现如何,来确立我们的价值。但是,上帝却让我们透过耶稣基督钉十字架来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耶稣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就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他为了拯救我们的生命脱离死亡,就甘愿替我们舍命。上帝既不爱惜自己儿子的生命,替我们舍了,更愿意将万物白白地赐给我们。这就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每一个罪人,上帝都愿意用重价赎买他的生命。上帝愿意出重价赎买一个罪人的生命,就证明着个人生命的价值。当一个人被拯救,连天上的使者都要因此而欢喜,这就是这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
上帝无条件的爱,在一个罪人身上,这就是这个人生命的价值。当我们偏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去理解自己生命的价值,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一定是要通过自己外在的表现和拥有的丰富来体现,那么,我容易陷入骄傲(轻看他人)或者自卑(轻看自己)的漩涡当中。因为我们最终一定会根据人与人表现的不同来高抬或者贬低他生命的价值,陷入要么高看一个人,要么轻看一个人的陷阱当中。我们也很容易陷入到因为他人比我们拥有更多而内心不平衡,以至于陷入嫉妒别人的苦毒当中。一旦我们觉得上帝的爱是有条件的,是要通过我们的表现去赚取的,那么,我们就会认为,在上帝眼中,人的生命价值也是分为等级的,我们面对他人,就是一种比较高低和好坏的对比关系。我们看待彼此的关系,就是,我比他更圣洁,更爱主,更火热等等,我们目光的关注点永远都在于我和别人怎样不同这个事实,并从这个事实中去按照自己肉体当中那种高举自我,轻看他人的本能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把自己和他人摆在一个爱与被爱,我们一同被上帝同等地爱着的关系当中,以至于不会去关注,我要怎么做,才可以成为别人的祝福和益处。
假如我们认为,在上帝眼中,人的价值是根据他的表现好坏来衡量的,那么,我们就会选定一个标准,来使自己比别人显得更强。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个理由去衡量上帝对我们的爱,和对别人的爱,是不同的。当我们骄傲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在上帝眼中,我一定比别人更重要,上帝一定更喜悦我。这个时候,你面对那些你觉得不如你的人,就找不到动力和理由去爱他。我们真正爱一个人的前提是,体会到上帝对这个人无条件的爱。如果没有这一定确信,你一定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爱一个被你看为不值得爱的人。
当我们自卑(因为不如别人而轻看自己,并且承受痛苦煎熬)的时候,就会怀疑上帝的爱,觉得一定更爱别人,而少爱我。如果我们不相信上帝无条件地爱一个人,那么,当我们认为上帝更爱别人,而不够爱我的时候,在我们确实认识到自己是罪人,无可推诿地发现自己生命的本相是如此地残破与败坏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感到绝望,并在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己的生命毫无价值的痛苦感觉中,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一种厌弃,而厌弃自我生命的极端形式就是自杀。有很多抑郁和有自杀倾向的人,不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绝望的人,更是对自己感到绝望,从自己的自我表现中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他们被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所捆绑,抛开上帝的启示,从世界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们看不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于神爱我,神渴望拯救我,改变我,而认定自己生命的价值是由自己生命的变现和成就决定的——如果我达到了这个世界所认为的成功标准,我们就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和意义。如果觉得自己毫无所成,一生中所充满的只是失败和伤痛,而且没有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他,爱他,他就容易走上一条自我弃绝的道路。
离开主耶稣十字架这个事件背后所启示出来,上帝对我们的无条件的爱,那么,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看待自己和看待他人的眼光和方式,都会深受这个世界的影响和捆绑。
郁郁不得志,沮丧、自暴自弃,甚至自杀,就是那些在上帝的眼光之外,在基督的十字架之外去衡量自己生命的价值的人的生命状态。沾沾自喜,春风得意,自我肯定,自傲,自夸,就是那些在上帝的眼光之外,在基督的十字架之外,去看待自己生命价值的人,就是那些被这个世界定义为“成功者”的生命状态。
我们需要透过十字架去认识上帝,去看待自己生命的价值。神无条件爱我们,看我们为宝贵,甘愿用宝血来赎买我们的生命,这才是我们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需要住在神的爱里,以神的爱来确立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让我们沐浴在神的爱中,单单以神的爱为满足,不以我们的自我形象为满足,也不以别人对我们的认可和肯定为满足,不以自己的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和优秀为我们内心的满足。总之,就是以神为满足,不再以自我为满足,将目光和内心的满足都建立在神对我们的爱之上,唯有如此,我们内心那与生俱来的想求自我满足的自我中心和骄傲,才能够慢慢被对付。如果我们内心不再骄傲,不再以错误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不再把自己的自尊和价值感建立在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上,那么,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否定、批评、责难和贬低,我们的内心不会感到特别地抗拒和痛苦,也不会轻易触动我们的怒气,激发我们心中的报复性愤恨,那就是通过数落和贬低别人来对抗自己自尊受伤的处境。
唯独以神为满足,不以我们的自我为满足,将我们生命的价值感建立在神无条件的爱的根基上,我们就能够在被人轻看,被人否定、小看、不认同,甚至弃绝的时候,内心仍然有平安和力量,有安慰。我们不需要找各样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夸耀自己,自表功劳,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需要条件反射般地抗拒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或者掩盖自己的错误与罪过,或者缩小自己的欠缺与软弱,为自己的过失开脱。我们有勇气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软弱和欠缺,也能够承认自己曾经的过错和罪恶,因为神会开恩怜悯认罪的人,他对渴望他恩慈的人,是不离不弃,我们有勇气向人认错和示弱,因为神对我们不离不弃的爱,成为了我们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和软弱,承认自己的罪过的底气。
对神的爱的确信,使我们面对任何处境,都能够有平安、力量与安慰。我们不需要强调自己没有犯错,强调自己很好,取得过什么成绩或成就,拥有什么恩赐来强调自己的自我价值。就算我一无所有,毫无所长,没有任何恩赐,什么都不如别人,神对我的爱仍然是完全的,完整的。对神的爱的确信,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一种确信,这种确信使我们产生一种真实的,而不是扭曲的自尊心。
神完全的爱,应当成为我们内心完全的满足。所以,这个世界任何人对我们的态度,不管是肯定、认可和称赞,还是否定、批评和责难,都不应该再成为我们内心的介意。别人肯定和认同你,你自己肯定和认同你自己,都不能加增你生命的价值,也不能成为你内心的满足,更不应该成为你的荣耀。别人对你的否定和贬斥,哪怕看你一无是处,这也不能减损你生命的价值,也不能真正成为你生命的羞辱,也不会真正伤到你的尊严,因为你的尊严的根基并不建立在别人对待你的态度上,而是建立在上帝对你的态度上,而上帝通过祂的独生儿子为你而死,为你的罪钉十字架这个事实,已经向你启示了,你在祂心中的分量。
当他人看我们不好,说我们不行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平静地接受,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愿意寻求主的光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应当是激烈地抗拒,迫不及待地也列举别人的不好。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不再建立在我们的表现,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之上,以及我们的自我维护上面。
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对我们的否定,足以验证我们内心深处所真正在乎的,真正追求的,是我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满足,还是神的荣耀、神的喜悦。也足以验证,我们的内心,到底还在以自我为中心,还是在以上帝为中心。如果我们已经彻底放下了自我,那么,面对他人对你的否定乃至弃绝,你的内心仍然可能是平稳的,而不是暴躁的,抵挡的。不管别人怎样侮辱我们,用怎样侮慢的言语来攻击我们,都不能真正伤到我们的自尊,不会让我们被刺激到歇斯底里的地步,以至于非要通过一种报复性的伤害行为,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当我们安息在神的爱里面,我们就不会对他人和这个世界对我们的认可有一种强烈渴求,也不会把自己的尊严和生命价值建立在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态度之上。若是如此,我们被人否定、责难和轻看,就不会成为我们内心的煎熬,而且,我们内心也不会产生一种报复性的愤恨,比如说,当别人说我不好,贬低我,我就列数他更多的不好,来贬低他,以此来寻找我们内心的平衡。
如果我们真的被神的爱所彻底征服,所彻底抓住,如果我们就不需要通过自己的自我表现去赚取上帝的爱。我们深信上帝无条件爱我们,这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满足。
有一个苏联人,从乔治亚作为难民来到美国,获得了三个博士学位,并在一所很著名的大学里任教,虽然如此,他还是感到很沮丧,不快乐。有一天,他在一个擦鞋的摊上停下来,询问那个为他擦鞋的男人为什么总是如此快乐呢。那个男人谦卑却大胆地说,因为他知道耶稣爱他,因为耶稣,所以,他很快乐。
一首歌的歌词——“你为何对我这么好,我虽然不好,你却看我如同珍宝?”
上帝对我们的爱和接纳,使我们有一种真实的,而不是扭曲的自尊,使我们不必通过自我表现,自表功劳,强调自己的拥有和成绩,成就,成功,通过某种方式的自我张扬来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上帝之爱的确信,使我们有力量平静地对待任何人对我们的否定与贬损,都不能真正伤到我们的自尊,因为我们的自尊本来就不是由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所决定的。不管人看我如何,上帝看我为宝贵,祂对我的爱是完整的,祂怎样爱别人,也怎样爱我,不管祂让我今生如何卑微,这就是我们内心的满足,而不是我在人心中的形象,以及我们的自我形象成为我们内心的满足。让神的爱成为我们内心唯一的满足,让神的旨意得成就,神的名被高举,神的荣耀被显现,成为我们内心唯一的渴求,让我们自己在人群中成为低微,这是我们对付自己心中的骄傲和自卑的唯一出路。让我们把目光从自我身上转移到上帝身上。骄傲是以自我的好为满足,自卑是因为自己不好而痛苦。而谦卑并不是把自己看得毫无价值,而是不再关注和在乎自己的自我形象,不再以自我形象为自己的满足,而只关注和在乎我的生命可以怎样彰显神的荣耀,让神的名被高举,被尊为圣,渴求神得着唯有祂配得的荣耀。